-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伊朗五百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68960
- 條形碼:9787511568960 ; 978-7-5115-6896-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伊朗五百年 本書特色
◆ 既受西方制裁,又被中東孤立!
◆ 從1501年什葉派信仰的確立講到21世紀,從宗教、地緣講到石油、戰爭與革命
◆ 5個王朝的更替,至少3次革命、3次內戰、4次外國占領,以及1個伊斯蘭共和國的成立
◆ 耶魯大學伊朗裔專家講透到底誰在左右伊朗的命運
◆ 美國《選擇》雜志2018年度“杰出學術著作獎”
◆《泰晤士報》《華爾街日報》《紐約書評》《經濟學人》鼎力推薦!
◆ 數十幅地圖,超百幅插圖,重現五百年動蕩歷史!
◆ 翻開本書,追溯伊朗為何會成為國際局勢的風向標
伊朗五百年 內容簡介
1501年,什葉派伊朗誕生,并與信奉遜尼派的奧斯曼帝國彼此攻伐。
18世紀后期,四分五裂的伊朗再次統一,卻在幾十年后成為英、俄的演兵場。
1908年,伊朗搶先發售開采出石油。不久后,伊朗的石油被運往歐洲,攪動一戰戰場。
冷戰時期,美國將伊朗視為制衡蘇聯的地區盟友。
1979年,震驚世界的伊斯蘭革命取得成功,美伊從盟友變為仇敵。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為本就動蕩的中東更添戰火。
2015年,“伊核協議”簽訂,但伊朗核問題并未終結,至今仍牽動著各國的神經。
宗教、地緣、石油、戰爭、革命,到底誰在左右伊朗的命運?
5個王朝的更替,至少3次革命、3次內戰、4次外國占領,以及1個伊斯蘭共和國的成立……講透伊朗為何會成為世界局勢的風向標!
伊朗五百年 目錄
前言
緒論
**部分:什葉派帝國
**章 什葉派與薩法維革命(1501—1588)
第二章 阿巴斯一世時代與薩法維帝國的形成(1588—1666)
第三章 薩法維王朝的覆滅與動蕩的空窗期(1666—1797)
第二部分:“戍衛領地”的重塑
第四章 愷加時代的形成(1797—1852)
第五章 納賽爾·丁·沙赫與維持脆弱的平衡(1848—1896)
第六章 立憲革命:一條通往多元的現代化之路(1905—1911)
第三部分:重振伊朗
第七章 **次世界大戰與禮薩·汗的崛起(1914—1925)
第八章 禮薩·汗與巴列維王朝的建立(1925—1941)
第九章 混亂的民主、石油國有化和被打破的希望(1941—1953)
第十章 白色革命和它的反對者(1953—1963)
第十一章 發展、混亂和不滿(1963—1977)
第十二章 官方文化和抗議文化
第四部分:革命和伊斯蘭共和國的興起
第十三章 伊斯蘭革命的形成(1977—1979)
第十四章 教法學家監護制度及其支持者
第十五章 鞏固伊斯蘭共和國(1979—1984)
第十六章 面對敵人:人質危機、兩伊戰爭及其后果(1979—1989)
第十七章 伊斯蘭共和國時期的社會和文化
后記
譯后記
尾注
伊朗五百年 作者簡介
阿巴斯·阿馬納特(Abbas Amanat)
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長期擔任耶魯大學伊朗研究項目主任,研究方向為近現代伊朗、什葉派伊斯蘭和現代中東,出版過多部伊朗史著作,本書是阿巴斯數十年研究心血的結晶。
阿巴斯出生于伊朗,20世紀70年代在德黑蘭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作為伊朗現代史上諸多大事件的親歷者,他對伊朗的社會、文化、歷史有著切身體悟。在本書中,他以學者和一個在外的伊朗人的視角,全面而深刻地剖析了伊朗。 冀開運: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導,伊朗研究中心主任,第八屆(2018年起)中國中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伊朗友好協會理事、中國亞非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
邢文海:合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李昕: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現任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