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二十四節氣與禮樂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98561
- 條形碼:9787520198561 ; 978-7-5201-9856-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二十四節氣與禮樂文化 本書特色
本書對二十四節氣做了深入分析及論述,不僅從起源、內涵及傳播三個方面介紹了二十四節氣,還從節氣與禮樂傳統的關系做了深入分析,節氣與度量衡傳統、禮俗傳統的關系做了獨到的解讀,同時對節氣與日常生活、農耕生產的關系也做了分析。本書指出節氣不僅有規范度量衡傳統的作用,還有助于建構地方民俗系統。本書共分為八個部分,前三個章節是對二十四節氣做了詳細分析,有助于深刻認識和理解二十四節氣,后五章分別是對節氣與傳統秩序、人生習俗、日常生活、農耕生產之間的關系做了深入解讀。
二十四節氣與禮樂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對二十四節氣做了深入分析及論述,不僅從起源、內涵及傳播三個方面介紹了二十四節氣,還從節氣與禮樂傳統的關系做了深入分析,節氣與度量衡傳統、禮俗傳統的關系做了獨到的解讀,同時對節氣與日常生活、農耕生產的關系也做了分析。本書指出節氣不僅有規范度量衡傳統的作用,還有助于建構地方民俗系統。本書共分為八個部分,前三個章節是對二十四節氣做了詳細分析,有助于深刻認識和理解二十四節氣,后五章分別是對節氣與傳統秩序、人生習俗、日常生活、農耕生產之間的關系做了深入解讀。
二十四節氣與禮樂文化二十四節氣與禮樂文化 前言
前言
2016年11月,我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曾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激發了一波對傳統文化的反思熱潮,筆者也熱切關注著與此相關的各種文化動向。2017年12月2日下午,恩師趙宗福先生在□□上發來“2018年中國·嘉興二十四節氣全國學術研討會征文啟事”,我以為是要求寫文參會,便放下其他事,集中精力查閱資料做功課,草成一文,后來得到《貴州民族大學學報》編輯部陳剛博士幸愛,發表在該報2018年第2期上。原以為石沉大海的論文又有幸入選了嘉興征文,這篇論文構成了本書的基本思想。2019年9月,筆者在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編輯溝通拙稿《塔爾寺造型藝術研究》出版情況時,其間聊到二十四節氣,激起我的熱情。回寧后,在恩師指導下開始查閱資料,整理文稿,年底又被抽調從事其他工作而幾乎停筆兩個月。2020年農歷新年來臨,原計劃正月初一單位值班之后,初二開車全家人去四川旅游,不料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外出計劃泡湯。整整一個月,除去單位值班,就宅在家里查資料,趕書稿,常至丑時未敢上床。母親、妻子、女兒操持全家,我唯是事為任,內心禱祝書稿趕結之日疫情霾散天晴,還□□以健康生活。至2月28日晨,除去前言、后記外,完成了書稿主體部分。
對于節氣文化的認識,我覺得應該關注國家傳統和民俗生活兩個層面,才有可能得到較為完整的理解。進一步說,在鐘敬文先生傳統文化三層次說中,上層和下層社會中節氣的意義和功能完全不同,在上層社會,節氣周期性地檢驗著禮樂文化傳統,昭示著統治的合法性;在下層民俗生活中,節氣建構著地方文化小傳統,表達著“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的民俗文化特點。又因為禮樂文化具有“以上率下”的特點,不少國家禮儀久后都□成了地方性民俗文化事象。特別重要的是,二十四節氣還具有很強的紐帶性,它在上下層......
二十四節氣與禮樂文化 目錄
**章節氣的源起與傳播1
**節節氣源起的探討3
第二節節氣演□與設置16
第三節二十四節氣影長25
第四節節氣與星宿關系27
第五節歲差、驗氣與諭節氣32
第六節節氣的傳播36
第二章節氣的基本內涵43
**節何謂節?何謂氣?45
第二節節氣名內涵49
第三節節氣對應的物候55
第四節節氣與歷法置閏62
第五節天文、地文與人文65
第六節現代節氣68
第七節節氣的特征70
第三章節氣與傳統秩序79
**節我國傳統中的文化結構81
第二節節氣檢驗著禮文化秩序87
第三節□□上的宮懸雅樂傳統96
第四節節氣規范律度量衡秩序105
第五節節氣影響國家法治秩序114
第六節節氣建構地方民俗秩序116
第七節以上率下和地域差異性121
第四章節氣與日常生活125
**節上層節氣安排吉禮127
第二節民俗節氣生活內涵141
第三節傳統民俗節氣符號152
第四節傳統節氣禮俗禁忌203
第五章節氣與人生禮俗209
**節帝王求子傳統禮制211
第二節傳統節氣求子習俗218
第三節宋代清明成年禮俗219
第四節民間節氣婚喪習俗220
第五節傳統節氣祭□□俗223
第六節人生禮俗節氣符號247
第七節人生儀禮分層解讀259
第六章節氣與農耕生產265
**節傳統農業離不開節氣267
第二節勸農傳統與民間時令269
第三節節氣祈豐收儀式傳統287
第四節節氣日的保莊稼習俗290
第五節節氣與傳統農事占候292
第六節節氣與民間農事禁忌301
第七章節氣指證及啟示305
**節節氣指證的禮樂是兩大基石307
第二節禮主差異,主導著社會秩序311
第三節樂主和,建立社會公平機制314
終章329
參考文獻336
后記342
二十四節氣與禮樂文化 作者簡介
霍福,□,漢族,1969年11月生,青海湟中人。青海省圖書館副館長,研究館員。自2000年以來,在《民族研究》《民間文化論壇》《青海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獨著2部,合著3部,其中獨著《多元村落民俗文化研究——以青海蘇木世村落為個案》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主持完成國家社科□□西部項目2項,今年獲批國家社科□□年度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項目3項。獲得省級社科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連續三次獲得青海省文學藝術創作獎(省政府獎)。2009年6月,被評為“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