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老書記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09136402
- 條形碼:9787209136402 ; 978-7-209-1364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書記 本書特色
《老書記》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其故事原型是淄博市淄川區(qū)羅村鎮(zhèn)一段歷史時期農(nóng)業(yè)、工副業(yè)發(fā)展歷程。 本書符合主旋律,頌揚新時代勞動楷模的生活工作經(jīng)歷,用歷史寫實的手法對老一代共產(chǎn)黨員的精神面貌進行謳歌。
老書記 內(nèi)容簡介
“是年, 天大旱, 縣內(nèi)許多村莊顆粒無收。”《淄城縣志》上的這幾個字兒, 異常簡潔。僅憑“顆粒無收”這詞兒, 當然還感覺不深“天大旱”能旱到啥程度, 究竟有多惡劣! 或者說, 你沒設身處地, 就沒有那種事關細枝末節(jié)的、深入骨髓的切身體驗。這體驗, 是人們抖動著干裂的嘴唇, 張著空洞的雙眼, 長久地立于地頭, 仰望蒼穹 ; 是泉眼旁邊兒蔓延的漫長隊伍, 在等待那幾乎是一滴一滴的泉水……
老書記 目錄
上任
龍門
烈士祠
耩地記
會戰(zhàn)
川河大壩
魏家
錦川
萬山紅遍
搶收
萬米山洞
農(nóng)建大隊
悲歌一曲
回家
老書記 節(jié)選
龍門村里有一老一小兩個羊倌兒,一到冬天,就戴上羊皮帽子,穿上肥大臃腫的羊皮襖。爺倆兒常年在崮頂上放羊,一般不下趟山。山下的人偶爾碰見到他們,忍不住想哈哈大笑。人們參照電影《林海雪原》里的土匪,給這一老一小都起了外號,小的叫“小爐匠”,老的叫“老爐匠”。 為此,王樹義去問計于上一任書記。姜還是老的辣,老書記給他提供個信息:據(jù)此地二十多里的博城縣,有個七里寺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出一個兩個小皮匠。 一個區(qū)域,有一個區(qū)域的傳統(tǒng)文化。說起制造大爆仗、小鞭炮,人們不約而同就會想到祝家莊;做年畫的,印灶王爺、門神的,則是杏花村;打造硯臺的,就是龍門西北的那個竹西村。當然,好長一段時期,有些題材的年畫以及硯臺等,幾近絕跡。那些玩意兒,彌漫著濃郁的迷信色彩,屬于“四舊”范疇,好長一段時間,沒人敢鼓搗。祝家莊倒是還有人在做鞭炮,產(chǎn)量也很小。至于煙花,那時候更是極少極少,僅供市里、縣里大型活動需要。普通老百姓家哪能買得起呀? 七里寺距離龍門,得有二十來里路。要是交通便利,這么一骨節(jié)路,倒也不遠。可一者交通不行,再一個農(nóng)村人口流動不頻繁。別看區(qū)區(qū)一二十里山路,卻分別屬于兩個縣,這兩頭就變成兩個封閉區(qū)域。人員之間,除丁走親串友,互相往來的極少。更何況,在山里可用的交通工具,基本就靠兩根腿。乘坐驢車、牛車,已經(jīng)比較高級啦。可驢車、牛車屬于大隊集體,一般人家哪里有?想坐你也坐不上。 王樹義揮著鞭子,趕著大隊的驢車,前往七里寺。 驢車上,還坐著一位本家嬸子。 這位嬸子的娘家,便是七里寺的。饑餓年代,山旮旯里的日子比山外好過些。這位嬸子當時還是沒嫁人的姑娘,一路逃荒而來,到龍門村口,餓得實在走不動,身子搖晃幾下,轟然躺倒在地。恰好,王樹義一個沒出五服(不是直系,但血緣關系比較近)的叔叔經(jīng)過,把她背回家。沒想到,讓他爹他娘好一頓罵,讓他從哪里撿的再送回哪里去。那時節(jié),哪一家也沒更多糧食呀,多一個大人,就多一張嘴,多一分艱難。這個叔叔,背著姑娘往家走的時候,興許也不完全是憐憫之心,內(nèi)心恐怕也有點兒小想法。因為,他年紀已大,還是條老光棍!撬開嘴巴,灌進一點點兒地瓜糊糊,姑娘好不容易醒過來,把臉一擦干凈,咦?這叔叔頓時眼睛一亮:姑娘看上去挺俊呀!他爹他娘一瞧之下,對視一眼,也動起心思來。等姑娘身體恢復過來,他娘曲里拐彎一打聽,姑娘是沒定過親的!于是,把話頭挑明,姑娘也覺得,龍門這地方還不錯的,外面連榆樹皮都刮下來吃光啦,山里居然還有地瓜秧子可以填飽肚子。干脆留下不走,嫁給救他回家的男人,成就一段佳話。 多年過去,這家孩子還問她娘:“那么遠,你咋跑到這山溝溝里來啦?”她娘只管笑,笑過后說:“還不是你爹,心眼子不好使!他把我硬扛到你家來的。” 在嬸子引薦下,王樹義跟七里寺大隊李書記順利接頭,聊得很是盡興。 “去,抓只小雞兒燉上!”李書記好客,幾句話過后,扭頭咋呼老婆。 常年見不到肉的年月,能殺雞來招待客人,算是相當熱情啦!王樹義雖然做過準備,提一粗陶罐子散酒去,可心里覺得還是不大好意思。 幾盅子酒下去,李書記一拍大腿:“忘個事兒!我介紹個人給你認識認識。”扭頭又喊老婆,“你去看看清泉走了沒?他要沒走,把他喊來,一塊兒哈點兒酒!” 當?shù)胤窖裕芎染平泄啤! ⊥鯓淞x沒想到,這樣一次機緣巧合,讓他跟李清泉結(jié)識。 他更不可能想到,這個人,接下來將和他結(jié)緣大半生。他們會在一起摸爬滾打,一起喝酒,一起暢談,一起共渡難關。 一直過去許多年,有一天,王樹義的小兒子給他打來電話,哽咽著說:“俺李大爺,去世啦!” 那一刻,已是白發(fā)蒼蒼的王樹義舉著電話,呆愣良久,淚流滿面。 事實上,后來很多個瞬間,王樹義也都會想起在七里寺的那個夜晚,想起三個人頭對著頭,眼睛里閃著亮光,一起暢談未來的那個場景。 李清泉來之前,李書記做簡單介紹。此人的經(jīng)歷可謂跌宕起伏,相當精彩。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十五歲就扛起槍,跟著民兵,上前線打鬼子。在一次戰(zhàn)斗中落單,自己一個人鉆進玉米地里往回跑。十八歲被調(diào)到區(qū)里,按他的話說,自己大字不識一籮筐,干的卻是掃盲工作。接下來,相繼擔任博城縣某區(qū)團委委員、某鎮(zhèn)團委書記,等等,后來調(diào)任淄城縣,任某鄉(xiāng)黨總支書記,成為掌舵二十多個山村五千多口人的一把手。那一年,人家才二十七歲!因為性格耿直,說話不拐彎兒,在區(qū)委會上直接提問題,批評不正之風,遭到排擠,官降一級,任了鄉(xiāng)總支副書記。人民公社成立后,改任公社宣傳委員。直到一九六零年,當選淄城區(qū)管莊公社社長。 “剛好,他這兩天回老家來辦點事兒。你倆認識一下,山不轉(zhuǎn)水轉(zhuǎn)啊,你倆一個縣的,說不定,哪天他就到你們公社去當領導了呢?” 這不,李書記這句話,轉(zhuǎn)眼竟變?yōu)楝F(xiàn)實。 ……
老書記 作者簡介
宗利華,1971年出生,現(xiàn)居山東淄博。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簽約作家,公安部文聯(lián)簽約作家。曾就讀于魯迅文學院第13屆、第2 8屆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已出版長篇小說《佳城》、小說集《天黑請閉眼》等11部,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法、西班牙、朝鮮等文字。獲全國小小說“金麻雀獎”、“金盾文學獎”、“泰山文學獎”等獎項。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經(jīng)典常談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