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小詞語 大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103934
- 條形碼:9787205103934 ; 978-7-205-1039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詞語 大文化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歷史文化語義學”領域的核心著作。作者由字通詞,由詞通道,以“中國”“文明”“封建”“科學”“民主”“共和”“革命”“自由”等常用詞匯展開中-西-日三邊文化互動的壯闊圖景,探索近代以來漢字新語的文化內蘊, 發現眾多詞語、概念生成和演變的過程。
小詞語 大文化 內容簡介
歷史文化學家馮天瑜教授在本書中以11個司空見慣的詞語進行深度辨析,深入淺出的講述這些詞語的來龍去脈和不同歷史時期的特定文化含義。通過他的講述,讓我們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而他的切入方式是“由詞通道”。“字”和“詞”本是不同的概念,單個字曾經也可以作一個獨立的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詞語的含義是不同的,它隨著歷史的更迭、人們的使用習慣等等的諸多因素,導致自身含義的變遷。這些詞語的內涵以及詞義變遷的情況,相當于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 除此之外,本書另附馮天瑜先生關于文化史、師友漫談錄以及馮先生將全部家藏古代文物捐獻給國家的回憶錄等文章,因此本書也能夠讓我們從不同的側面了解一代文化史家的治學方法和文人的精神風骨。
小詞語 大文化 目錄
001?????? ????寫在前面的話 周積明?? 孫東明
001?????? ????由詞通道
017?????? ????近代“日語借詞”辨析
025?????? ????文明
043?????? ????中國
066?????? ????革命
094?????? ????科學
111?????? ????封建
173?????? ????與三先生議“封建”
186?????? ????自由
210?????? ????社會
232?????? ????民主
249?????? ????幾何
268?????? ????地球
287?????? ????共和
303?????? ??????明清之際“四杰”創識——“近代性”語義辨析
310?????? ????從張之洞忌諱“新名詞”說開去
320?????? ????中國傳統文化兩極評判的當下啟示
338?????? ????觀照文化史的兩個重點:開創期與近代轉型期
342?????? ????“預流”與“不入流”
346?????? ????《馮永軒集》序
350?????? ????《馮氏藏墨》序
363?????? ????《馮氏藏札》序
377?????? ????《馮氏藏幣》序
388?????? ????憶家藏梁、王條幅
391?????? ????精神家園——湖北圖書館住讀八年小記
小詞語 大文化 節選
言及“借詞”及中外語文涵化,必須討論中—日語文互動問題。古代日本從中國進口包括大量漢字詞在內的漢字文化系統。此點評議甚多,此不贅語。在文化傳播方向上,近代中日間發生逆轉,僅就詞語而論,日本便從輸入國變成輸出國,中國則由文化供應源轉為文化受納處。清末民初中國從日本引入大量譯介西學概念的新名詞,張之洞稱“日本名詞”,林琴南稱“東人之新名詞”,劉半農稱“東洋派之新名詞”,20世紀50年代語言學者稱其為“日語借詞”。a 有人認為,近代漢字新語中,“日源詞”占了七成,若去掉“日語借詞”,近代中國人便難以說話作文。然而,經具體考析便可發現:近代中國使用的反映新知識的新名固然不少來自日本,但稱新名多半為“日語借詞”,則是過甚其辭。筆者以下將陳述此種夸張之誤,決非要給“詞匯民族主義”b 張目,不是為了證明“老子先前比你闊”,以獲得阿Q式的“精神勝利”,而是從近代漢字文化史的實況引出的結論。而持平允態度,較之堅執極端,于人于己有益無害。一、近代“日本名詞”入華鳥瞰1894—1895年爆發中日甲午戰爭,中方慘敗,促成國人“大夢初醒”,決意向強敵學習,自1896年開始派遣青年學子赴日,研習日本人消化過的西學,此后十余年,漸成留學東洋高潮。經中日兩國人士的努力,尤其是數以萬計的中國留日學生和少數“亡命客”(梁啟超等以此自名)的轉輸,漢字新語從日本大量涌入中國。a 康有為在1897年撰《日本書目志》,收錄大量日制學名(“經濟學”“倫理學”“人類學”“美學”等)和“繃帶”“方針”“手續”“國學”等新詞,一時朝野注目。清民之際從日本入華的漢字新名,有如下幾類:(1)音譯詞( “瓦斯”“俱樂部”等 ),(2)日本訓讀詞( “入口”“手續”等 ),(3)日本國字( “腺”“膣”等 ),(4)日文譯語( “基于”“對于”等 )。(5)將中國古典詞原義放大、縮小或轉義,以對譯西洋概念。以“現象”為例,本為漢譯佛語,義為佛、菩薩現出化身,日本哲學家西周(1829—1897)的《人生三寶說》(1875)在“現象”詞形中注入新義,成為與“本質”對應的哲學術語。(6)運用漢字造詞法創制新詞,以對譯西洋術語。
小詞語 大文化 作者簡介
馮天瑜,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中國圖書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湯用彤學術獎、獲得者。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