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朗讀美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31235
- 條形碼:9787565731235 ; 978-7-5657-3123-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朗讀美學 內容簡介
張頌(1936—2012),河北省易縣人。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名師。中國播音學理論的主要奠基人,中國播音學學科體系的開拓者,中國播音主持藝術教育的重要創始人之一。
1959年8月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做播音員、編輯。1963年9月調入北京廣播學院從事播音教學工作。1984年擔任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主任。1996年擔任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首任院長。1998年獲得廣播電視藝術學中國播音學方向首位博士生導師資格,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主要著作有《朗讀學》《播音創作基礎》《播音語言通論——危機與對策》《朗讀美學》《語言和諧藝術論——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的品位與導向》;論文集有《語言傳播文論》《語言傳播文論(續集)》《語言傳播文論(第三集)》《播音主持藝術論》《情聲和諧啟蒙錄》等;主編有《中國播音學》《廣播電視語言藝術——中國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研究》等。
《朗讀學》獲廣播電影電視部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及政策研究成果二等獎、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
《播音創作基礎》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首屆優秀學術著作二等獎、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張頌(1936—2012),河北省易縣人。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名師。中國播音學理論的主要奠基人,中國播音學學科體系的開拓者,中國播音主持藝術教育的重要創始人之一。
1959年8月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做播音員、編輯。1963年9月調入北京廣播學院從事播音教學工作。1984年擔任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主任。1996年擔任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首任院長。1998年獲得廣播電視藝術學中國播音學方向首位博士生導師資格,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主要著作有《朗讀學》《播音創作基礎》《播音語言通論——危機與對策》《朗讀美學》《語言和諧藝術論——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的品位與導向》;論文集有《語言傳播文論》《語言傳播文論(續集)》《語言傳播文論(第三集)》《播音主持藝術論》《情聲和諧啟蒙錄》等;主編有《中國播音學》《廣播電視語言藝術——中國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研究》等。
《朗讀學》獲廣播電影電視部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及政策研究成果二等獎、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
《播音創作基礎》獲中國廣播電視學會首屆優秀學術著作二等獎、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
《朗讀美學》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文科著作類)一等獎、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第四屆廣播電視學術專著評選二等獎;
《中國播音學》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教材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
《廣播電視語言藝術——中國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研究》為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成果。
1991年獲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1992年獲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被評為教學名師。
朗讀美學 目錄
朗讀美學 作者簡介
強調有聲語言和語言功力的重要性,分析朗讀的民族性特質、風格化特質、意境美特質和韻律美特質,講解朗讀的語感、語氣、節奏等的美學意義以及詩歌、散文、小說、戲劇、新聞、評論、文言文的朗讀美感,探討朗讀美學的規律性拓展和創造性發展。 第一版于2002年由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出版,第二版于2010年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次修訂主要在每個章節增加思維導圖和知識梳理,并對部分文字做了潤色和加工,既保持作品原貌,又做出一定新意,使本書在多年積淀的基礎上,煥發新的生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