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純粹理性批判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8635
- 條形碼:9787100208635 ; 978-7-100-20863-5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純粹理性批判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中專院校師生??康德三大批判之“**批判”。 ??*有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
純粹理性批判 內容簡介
《純粹理性批判》(德語: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被認可為是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流傳*為廣泛,擁有影響力的著作,同時也是整個西方哲學歷史記錄重要和影響*深遠的著作之一。初版于1781年,并于1787年再版的該書,常被稱做康德的“批判”,并與其后的《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并稱為康德“三大批判”。在這部西方哲學奠基式的著作中康德嘗試將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接合起來,并以此反對大衛·休謨的經驗主義。
純粹理性批判 目錄
題詞
**版獻詞
第二版獻詞
**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版目錄
**版導論
一、先驗哲學的觀念
二、先驗哲學之劃分
第二版導論
一、論純粹知識和經驗知識之區分
二、我們擁有一些先天的知識,即使普通知性也從來不缺少這樣的知識
三、哲學需要這樣一門科學,它確定了一切先天知識的可能性、原理及范圍
四、論分析判斷和綜合判斷之區分
五、在理性的所有理論科學中均包含有作為原理的先天綜合判斷
六、純粹理性之一般任務
七、關于一種屬于純粹理性批判名義下的獨特的科學的觀念及其劃分
上編 先驗要素論
**部 先驗感性論
第1節
**章 論空間
第2節 空間概念的形而上學闡釋
第3節 空間概念的先驗闡釋
第二章 論時間
第4節 時間概念的形而上學闡釋
第5節 時間概念的先驗闡釋
第6節 從這些概念得到的結論
第7節 闡釋
第8節 關于先驗感性論的一般性說明
……
下編 先驗方法論
《純粹理性批判》主要德、英、中文版本
譯后記
純粹理性批判 節選
《純粹理性批判》: 因此,諸事物的可能性的公設要求下面這點,即它們的概念要與經驗的諸形式條件協調一致。但是,這種形式,即泛而言之的經驗的客觀形式,包含著關于對象的認識所需要的一切綜合。就一個內在地包含著一種綜合的概念而言,如果這個綜合沒有以如下方式屬于經驗,那么該概念就應當被看作空洞的,沒有關聯到任何對象:或者作為這樣的綜合,它是從經驗中獲得的,這時該概念便叫作經驗概念;或者作為這樣的綜合,它構成了先天的條件,泛而言之的經驗(經驗的形式)就是以它為基礎的,此時該概念是一個純粹概念,不過,它還是屬于泛而言之的經驗,因為它的對象只能在經驗中被遇到。因為,就這樣一個對象的可能性的特征來說,它是通過一個先天綜合概念而被思維的,如果人們不是從這樣的綜合——它構成了該對象的經驗認識的形式——得到它的,那么人們要從哪里得到它?在這樣一個概念中一定不能包含任何矛盾,這點盡管是一個必要的邏輯條件,但是,對于該概念的客觀實在性來說,即對于一個通過該概念而被思維的對象的可能性來說,這點還遠遠不夠。因此,在由兩條直線所圍成的圖形這個概念中沒有任何矛盾,因為兩條直線及其相遇的概念并不包含對一個圖形的否定;相反,相關的不可能性的基礎并不是該概念本身,而是該概念在空間中的構造,即空間及其規定性的諸條件。但是,這些條件又有其客觀實在性,即它們涉及可能的事物,因為它們先天地包含著泛而言之的經驗的形式。 現在,我們要將這個關于可能性的公設的廣泛的用處和影響展現在大家面前。如果我如此地設想一個恒常的事物,以至于所有在它那里變易著的東西都僅僅屬于它的狀態,那么我僅僅從這樣一個概念不能認識到這樣一個事物是可能的。或者,假定我設想這樣的某種東西,它應當擁有這樣的性質,以至于如果它被設定了,那么某種其他的東西便總是并且不可避免地跟著發生了,那么這樣的東西的確可以無矛盾地被思維。但是,至于諸如此類的性質(作為因致性)是否會在某個可能的事物中被遇到,我們還不能由此而做出判斷。*后,我可以設想這樣一些不同的事物(實體),它們擁有這樣的性質,以至于一個事物的狀態在另一個事物的狀態中引起了一種后果,并且反之亦然。但是,至于諸如此類的關系是否可能適合于某些事物,這點完全不能從這些包含著一種純粹任意的綜合的概念中得出。因此,只是經由這樣的事實,即這些概念先天地表達了每個經驗中的諸知覺的關系,人們才認識到了這些概念的客觀實在性,即其先驗的真理性;而且,盡管人們自然而然是以獨立于經驗的方式認識到這點的,但并不是以獨立于與某種泛而言之的經驗的形式以及這樣的綜合統一性的關聯的方式認識到這點的,只有在該統一性中諸對象才能被經驗地認識到。 但是,如果人們想要從知覺提供給我們的材料中制作出關于實體、力、交互作用的全新的概念,而又沒有從經驗中獲取這些概念的聯結的例子,那么人們便會陷入這樣的純粹的幻象之中,其可能性根本沒有任何標志,因為人們在這些概念那里沒有把經驗看作導師,也沒有從經驗那里獲取它們。諸如此類的虛構的概念不能像范疇那樣作為一切經驗所依賴的條件而先天地獲得其可能性的特征;相反,它們只能作為由經驗本身所給出的概念而后天地獲得其可能性的特征。而且,它們的可能性必定或者是后天地且經驗地被認識到的,或者根本就不能被認識到。請考慮關于如下事項的概念:這樣一個實體,它恒常地出現于空間之內,而又沒有將空間充滿(比如一些人曾經想要引入的那種處于物質與思維存在物之間的中間物);或者我們的心靈之能夠預先直觀未來(而決不是僅僅推導出未來)的獨特的基礎能力;或者*后,我們的心靈的這樣一種能力,借之我們能夠與其他人處于思想的共存之中(無論這些人距離我們多么遙遠)。這些概念是這樣的概念,其可能性完全是沒有根基的,因為它不能建立在經驗及其眾所周知的法則基礎之上。而且,如果沒有經驗及其眾所周知的法則,那么這種可能性不過就是一種任意的思想連接。盡管這樣的思想連接不包含任何矛盾,但是它不能提出客觀實在性的要求,進而不能要求我們在此想要思考的那個對象的可能性。至于實在,如下做法肯定自動就是被禁止了的:在沒有求助于經驗的情況下,具體地設想這樣一種實在。因為,實在僅僅涉及作為經驗的質料的感覺,而無關乎關系的形式——人們*多可以在虛構中玩弄這樣的形式。 ……
純粹理性批判 作者簡介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云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唯心主義、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定者。他被認為是對現代歐洲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啟蒙運動最后一位主要哲學家。 譯者簡介: 韓林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維特根斯坦哲學的研究,翻譯和撰寫了多部相關著作,在國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主要著作有:《〈邏輯哲學論〉研究》、《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解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