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幼學瓊林(全譯解說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708956
- 條形碼:9787556708956 ; 978-7-5567-089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幼學瓊林(全譯解說本) 本書特色
◎國學啟蒙教育經典讀本,駢體美文寫成的古代知識百科 《幼學瓊林》全書分為四卷,按33個類目進行編排,內容涵括了天文地理、社會風俗、典章制度、花木鳥獸等方面,可謂古代文化知識小百科。特別收入清人鄒圣脈的增補內容,內容更為充實完善。古人云:“讀遍了《幼學》走天下。”閱讀本書能幫助讀者從多方面了解古代社會,積累中國人需要知道的傳統文化基礎知識和常用詞匯,建立關于古代社會比較全面的認識,為深入學習傳統文化奠定基礎。全書以對偶的駢體文寫成,句式靈活,可供國學初學者品味古文的雕琢對稱之美,培養文言文閱讀語感。 ◎難字注音,難詞注義,逐句精譯,典故詳釋,無障礙閱讀 本書為“全譯解說本”。正文分條列示,后附“譯文”和“解說”,“譯文”部分以白話文翻譯本書正文,“解說”部分對正文中出現的疑難字詞注音、注義,對歷史背景、典故、地理、職官等進行詳略得當的詮釋,并對正文大意略作必要的疏通。全書體例基于兒童、青少年等傳統文化初學者的閱讀習慣和需求進行優化設計,清晰、統一,易于吸收。 ◎深入淺出,修訂增益,符合國學初學者的學習需求 兩位譯注者早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多年來從事古籍整理、校勘、出版工作,學識深湛。本書三十年前曾經出版,當時即以譯文、注釋忠于原文,力求深入淺出而受到讀者歡迎。本次修訂再版時,兩位譯注者又結合今日讀者的需求做了修訂和增益,將不合適的注釋、解說做了調整和完善。全書不做煩瑣考證,以簡明扼要的現代釋讀介紹古代文化知識,注意辨別傳統文化的良莠,必要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很符合國學初學者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 ◎了解古代社會,拓展知識,進階學習國學啟蒙經典 本書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外二種)》《龍文鞭影》組成國學啟蒙經典進階學習的系列讀本。進階學習是古代啟蒙教育行之有效的經驗,也是今天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可靠路徑。包括兒童在內的傳統文化初學者,由“三百千”識寫漢字、打好基礎,再由《幼學瓊林》了解古代社會,拓展多方面的知識,形成對古代社會相對全面、體系的認識,后由《龍文鞭影》汲取歷史典故,逐步深入。這樣可以快速有效地積累傳統文化基本知識,培養文言文與詩詞閱讀語感,在潛移默化中增進寫作技巧、文化水平。
幼學瓊林(全譯解說本) 內容簡介
《幼學瓊林》*初叫《幼學須知》,又有《成語考》《故事尋源》等名稱,明末程登吉編撰,清代鄒圣脈進行增補。全書分為四卷,按類編排,內容涉及天文地理、社會風俗、典章制度、藝術文化、花木鳥獸、名物技藝等多方面,涵括了古代社會的常用詞匯和基本知識,大致相當于古代知識百科。在文體方面,《幼學瓊林》的句子字數長短不等,都是對偶的,這在古時候是為學習寫作文章提供的基礎訓練,在今天則可供品味古文的雕琢對稱之美。
幼學瓊林(全譯解說本) 目錄
卷一
天文………………………………………………… 1
地輿……………………………………………… 12
歲時……………………………………………… 26
朝廷……………………………………………… 40
文臣……………………………………………… 47
武職……………………………………………… 63
卷二
祖孫父子…………………………………………… 75
兄弟……………………………………………… 87
夫婦……………………………………………… 96
叔侄……………………………………………… 104
師生……………………………………………… 109
朋友賓主…………………………………………… 115
婚姻……………………………………………… 128
婦女……………………………………………… 136
外戚……………………………………………… 149
老幼壽誕…………………………………………… 155
身體……………………………………………… 166
衣服……………………………………………… 185
卷三
人事……………………………………………… 197
飲食……………………………………………… 234
宮室……………………………………………… 246
器用……………………………………………… 256
珍寶……………………………………………… 269
貧富……………………………………………… 282
疾病死喪…………………………………………… 291
卷四
文事……………………………………………… 309
科第……………………………………………… 326
制作……………………………………………… 335
技藝……………………………………………… 343
訟獄……………………………………………… 351
釋道鬼神…………………………………………… 359
鳥獸……………………………………………… 372
花木……………………………………………… 397
幼學瓊林(全譯解說本) 節選
天文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譯文】混沌狀態被打破,天地開始形成。氣中間輕和清的部分向上飄浮成為天,氣中間重和濁的部分下降凝固成為地。 【解說】◎古人認為天地是由陰陽二氣構成的,天地未形成之前陰陽沒分開的狀態叫混沌。乾為陽,代表天;坤為陰,代表地。奠,確定。 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 【譯文】太陽、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來叫“七政”;天、地和人合起來叫“三才”。太陽是各種陽的根本,月亮是太陰的象征。 【解說】◎古人認為日代表陽的極致,所以又叫太陽;月代表陰的極致,所以又叫太陰。 虹名??蝀,乃天地之淫氣;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譯文】虹的名字叫??蝀,是天地之間的水氣形成的;月亮里面有蟾蜍,那是月亮的精神和光芒。 【解說】◎??蝀(dì dōng),虹的別名。古人認為,虹象征二氣交接,所以說是“淫氣”。◎相傳月亮上面有一只蟾蜍(chán chú),就是癩蛤蟆,所以又用蟾蜍來稱呼月亮。 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旋風名為羊角,閃電號曰雷鞭。 【譯文】要起風了石燕就飛翔,要下雨了商羊就跳舞。旋風的名字叫羊角,閃電的稱號是雷鞭。 【解說】◎傳說零陵山有很多石燕,每當風雨大作時就飛起,風雨停了它們又變成石頭。?? ◎據說齊國有人看到一只獨腳的鳥,就派人去問孔子是什么鳥。孔子說:“這鳥叫作商羊,每逢要下大雨時才出現。齊國出現了商羊,是要下大雨了。”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號。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車之女曰阿香。云師系是豐隆,雪神乃是滕六。欻火、謝仙,俱掌雷火,飛廉、箕伯,悉是風神。列缺乃電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譯文】青女是霜神,素娥是月亮的別名。雷部跑得*快的小鬼叫律令,雷部推雷車的仙女叫阿香。云神是豐隆,雪神叫滕六。欻火、謝仙,都主管打雷,飛廉、箕伯,都是風神。列缺是閃電神,望舒是駕駛月亮車的人。 【解說】◎素娥就是嫦娥,月亮中的仙女,通常用來代稱月亮。?? ◎欻(xū)火、謝仙,都是傳說中雷部的小鬼。甘霖、甘澍,俱指時雨;玄穹、彼蒼,悉稱上天。 雪花飛六出,先兆豐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時晏。 【譯文】甘霖、甘澍,都指的是及時雨;玄穹、彼蒼,都是稱呼上天。六出雪花飛舞,預兆明年的豐收;已經日上三竿,是說時間太晩了。 【解說】◎霖(lín)是連下三天的雨,澍(shù)是下得及時的雨。?? ◎玄,黑色。穹(qióng),天空。 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 【譯文】蜀犬吠日,是比喻人見識太少;吳牛喘月,是笑話人過于害怕。 【解說】◎蜀是四川別稱,那里終年多雨,加上山高,所以很少見到太陽,以至于狗看見太陽出來了,就覺得奇怪,拼命地叫。?? ◎吳指長江下游地區,那里氣候炎熱。水牛熱怕了,看見月亮升起來,還以為是太陽又出來了,不禁又喘起來。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譯文】迫切的希望,就好像云霓之望;深厚的恩情,就好像雨露之恩。 【解說】◎云是云彩,霓(ní)是彩虹。久旱不雨的時候,人們渴望見到云彩;暴雨成災的時候,人們渴望見到雨過天晴的彩虹。 參商二星,其出沒不相見;牛女兩宿,唯七夕一相逢。 【譯文】參、商二星,一個出,一個落,見不到面;牛郎、織女二星,只有七夕晚上才能會面一次。 【解說】◎參(shēn)、商是星空中的兩個星座,由于它們的位置,當一個出現時另一個就落下去了,總不能同時看到。傳說它們是古代高辛氏的兩個兒子,由于總是爭斗不已,他們的父親就把他們送到這兩個位置上,使他們無法見面。?? ◎傳說牛郎和織女是夫妻,被王母用銀河隔開,每年只準他們見一面。每當七月初七日晚上,就有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他們過河相會。
幼學瓊林(全譯解說本) 作者簡介
程登吉(1601—1648),字允升。明末西昌(今江西新建)人。學問淵博,生平以授徒為業,以數十年教學經驗著成《幼學瓊林》。 鄒圣脈(1691—1761),字宜彥。清代福建連城人。聰穎好學,以耕讀著書為業。對《幼學瓊林》進行增補,加以注釋。 馬辛民,1965年生。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從事古籍整理工作,現為出版社編輯。 艾俊川,1964年生。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從事印刷史、金融史、文獻學研究工作,現為報社編輯。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