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南藩海昏侯 本書特色
《南藩海昏侯》是一部公共考古作品。作者持續關注海昏侯墓的發掘與成果發布,其研究將歷史文獻記載與出土文物相結合,將出土文物與歷史文化傳統相結合。廣大讀者在閱讀中,既可以了解海昏侯及其所生活的西漢中期的歷史,也可以通過出土文物了解中國古代的諸多物質文化傳統(玉器、青銅器、貨幣、飲食)以及古代中國人的信仰世界。劉賀的個人經歷貫穿在作者不同的研究單元中,他的種種生活細節也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南藩海昏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公共考古作品。作者持續關注海昏侯墓的發掘與成果發布, 其研究將歷史文獻記載與出土文物相結合, 將出土文物與歷史文化傳統相結合。廣大讀者在閱讀中, 既可以了解海昏侯及其所生活的西漢中期的歷史, 也可以通過出土文物了解中國古代的諸多物質文化傳統(玉器、青銅器、貨幣、飲食)以及古代中國人的信仰世界。劉賀的個人經歷貫穿在作者不同的研究單元中, 他的種種生活細節也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南藩海昏侯 目錄
壹 名跡
南藩與南昌
一番二問
“南楚”海昏侯問疑
又見“南藩”
哪來的“晦昏”
看漢晉海昏人寫海昏
大漠里的昌邑國子民
貳 幻世
臣服的廢帝,口服心服嗎
那個曾經的“秋請”夢
命懸“醫工五禁湯”
叁 自鑒
神交孔子
圣賢作則
用行舍藏
謹言慎行,寬容自省
“其生也榮,其死也哀”
以言取人和以貌取人
言而有信
“君子好勇無義則亂”
肆 人倫
“妾待”是誰?
長子充國之夢
小女持轡
大劉家的印怎么讀
劉家怎么有個李家杯
緣何滿目舊家什
延年之殤
命交“兩敞”
伍 葬金
關于黃金的一個猜想
隨葬黃金值幾何?
煮酒論酎金
酎金的來路
陸 鑄銅
籍田銅鼎非九鼎之鼎
臥鎮與坐鎮
“定”為何物
柒 琢玉
鸮嘯方寸間
來自戰國的斷袖玉舞女
一枚老舊的玉帶鉤
捌 畫漆
打探劉家私府
有價“工牢”
貨真價實
緒銀漆器
畫盾涂丹
錦瑟多少弦?
屏風之惑
劉賀《衣鏡銘》里說的啥
玖 滋味
其實它不是火鍋
青銅染爐
漢造肉醬
蒸餾器的用處
古今一鍋酒
酒樽酒勺解惑
天大食官
拾 問神
四神雙子玉帶鉤
四神之外原來還有神
當盧見新神
三神與四神玉韘佩
且說《衣鏡銘》里那只鶴
后記
南藩海昏侯 節選
南海國與海昏國
海昏侯與海昏國,因為劉賀墓葬的發掘,已經有了些沸沸揚揚。不過近出現了一個新鮮詞,又讓“海昏”兩字增加了一種迷離的色彩。
媒體報道稱,在墓中出土的黃金中,有“南海海昏侯臣賀元康三年酎金一斤”字樣的墨書金餅,還有一枚木牘上也有“南海海昏侯臣賀……”字樣。南海海昏侯!海昏侯如何歸了南海呢?那個海昏國,近處大江南岸,距南海很是遙遠,如何能稱作南海的海昏侯?當時應當有個南海郡,也只能是位處今廣州附近,不該與海昏國生有什么瓜葛。
我們知道,其實在海昏國之先,曾經有一個南海國,它的范圍跨入到了今江西境內,莫非是它,海昏侯自己為何要與這個歷史疏于記載的邊國連稱呢?
其實,那個南海國,已經消逝在歷史中。前些年,有關方面還出了個奇招,要懸賞尋找南海國,福建龍巖市文管會正式向外征集“南海國”古遺址的線索,提供“南海國”王城遺址線索并
經考古發掘確認,將給予提供線索人3 萬元獎勵。
西漢初年,在今閩贛交界處曾設南海國,據《漢書·高帝紀》記載:十二年(前195)三月,“詔曰:南武侯織亦粵之世也,立以為南海王”。說的是那個叫織的越王勾踐后裔,因功受封南武侯,又晉封為南海王。《史記·淮南厲王傳》和《漢書·淮南王傳》也都記有南海王織的故事。《漢書·嚴助傳》中提到淮南王劉安上書稱:“前時南海王反,陛下先臣(淮南王劉長)使將軍間忌將兵擊之,以其軍降,處之上淦。”南海王立國不久即反叛漢廷,請降后被遷徙安置到上淦(即今江西省清江縣一帶)。淦后“復反”,再次受到鎮壓。
雖然南海國封地已不可確考,可是被鎮壓后的活動區域卻是清楚的,到了上淦。這樣一來,南海王離海昏侯就很近了,甚至可以說是如同鄰居一般,或者相互雜處也未可知。有了這南海王為近鄰,海昏侯將南海與海昏連稱,雖是比較牽強,但似乎也有了些因緣。
再說回來。即使沒有南海國這樣的由頭,海昏侯身處南國,言說自己是南海人,也在情理之中。春秋之時的楚王也曾自稱南海人,事見《左傳·僖公四年》:“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伐楚的齊侯就是齊桓公,帶兵的似乎就是管仲,發問自稱居南海的是楚成王。
居于大江北岸的楚成王可以自稱南海人,在江南的劉賀也說自己是南海人,是不是也能接受呢?能,南海都是遙遠距離的比喻,非是確指。
不過,還是有些疑問,海昏侯會自稱南海人?
問題沒有這么簡單。雖然他可以這樣自稱,但他確實又沒有這樣自稱。細審墨書金餅與木牘,那上面寫的真不是“南海”,有“南”但無“海”。以木牘文字而論,“南”字之后,如果是兩個“海”字,雖然字跡都有缺省,但保留下來的左半邊應該相同,而目前所見之兩字左半邊卻完全不同。第三字可以明確是海字,左邊是三點如橫,下接著昏字。可第二字看到的是四橫,下面三橫如是三點,可認作海字,那上面多出來一橫,此字絕非海字。根據殘損筆跡,復原出來一字是“藩”字,與馬王堆帛書上的字并無二致。這一列字的前二字認作“南藩”,應確定無疑!
再觀金餅墨書,也與木牘類似,字為南,第三字為海,第二字左邊并不能確定是三點,所以不會是海字,那它只能與木牘一樣,也是“藩”字無疑。這樣一來,我們才知道“南海海昏
侯”,應是“南藩海昏侯”。
劉賀的海昏國,與那個南海國無關。雖然劉賀知道南海國,他卻不能將兩國合稱一國,不能同時也是南海侯。
南藩,是個什么概念?
南藩,就是南方的藩國。據此推斷,自然也有東藩、西藩和北藩。東方的藩國,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所載:“臣請得奉明詔說齊王,使為漢而稱東藩。”三國曹植《洛神賦》有“余
從京域,言歸東藩”。西藩,可見《晉書·桓伊傳》:“臣過蒙殊寵,受任西藩。”南藩,唐杜甫詩中云:“身在南蕃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南蕃即南藩。
不過歷代有關“藩”的概念有些區別,在此不備多言。與現在討論相關的漢代的藩國,尤其東藩與南藩,都應當是朝廷分封的王侯,而且以同姓為主。《史記·吳王濞列傳》載 :“蓋聞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非者,天報之以殃。高皇帝親表功德,建立諸侯,幽王、悼惠王絕無后,孝文皇帝哀憐加惠,王幽王子遂、悼惠王子卬等,令奉其先王宗廟,為漢藩國,德配天地,明并日月。”能封的都封,所以《漢書·武帝紀》有言:“于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
有人說,藩國的作用有兩個,一是穩定一方,皇帝將親屬派到遠離京城的地方,可以起震懾作用;二是保住皇室血脈,萬一京城有變,皇帝有難,不會被一鍋端掉。有難時藩王可以興
師勤王復國,還可以就地為王,再圖進取。
這樣說來,劉賀不僅可以自稱南藩,而且還足以表明他對朝廷是心向往之,海昏國在南方是屏障,護衛大劉家的大南方。
南藩海昏侯 相關資料
海昏侯墓發掘與研究促成諸多新的學術成果問世。王仁湘教授著《南藩海昏侯》是新見為豐富,考論堪稱確當,風格亦尤富意趣的一種。這部著作中的許多內容已經通過新媒體的傳播,引起反響,受到歡迎。然而編入本書,當然又有新的學術升華。內容有所增益,文字有所加工,認識有所提煉。相信《南藩海昏侯》的面世,將會顯著推進對海昏侯劉賀、海昏侯墓及相關學術問題的研究。
——王子今(秦漢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
南藩海昏侯 作者簡介
王仁湘,考古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先后受聘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特聘研究員。主編、主撰各類著作一百多種,主要學術著作有《史前中國的藝術浪潮》《中國史前考古論集》《半窗意象》《凡世與神界》《藏王陵》《混沌初開》《飲食與中國文化》《往古的滋味》《善自約束——古代帶鉤與帶扣》《大仰韶》《方圓一體》等。近年重點關注早期中國藝術品中的信仰內涵研究,相關撰述即將陸續出版。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