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長征路上的地質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978370
- 條形碼:9787535978370 ; 978-7-5359-7837-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征路上的地質故事 本書特色
初心質樸的萬里革命烽火,地質輪回的億年滄海桑田,見證一段不朽的東方傳奇! 長征作為一次戰略大轉移,紅軍的每一次防線構筑和輾轉騰挪,其背后都蘊藏著對地形地貌的軍事考量。 《七律??長征》中萬水千山的地質特征,皆是軍事部署的關鍵要素。
長征路上的地質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首部從地質的獨特視角解讀長征的科普原創作品,是一次創作和出版的全新探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長征,艱苦卓絕,可歌可泣。國內外無數文人學者曾從不同角度刻畫和解讀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本書從地質變遷的角度入手,以紅軍長征史為經,以沿途各地的地質狀況為緯,通過探討長征路上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機制,來解讀長征作為一次戰略大轉移,其背后深層次的軍事考量。全書共分為動態地球、揚子克拉通的形成、出發!井岡山、五嶺逶迤騰細浪、行進云貴高原、從黎平到遵義、四渡赤水、蒼山洱海等閑看、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越夾金萬里險、跋涉松潘草地、紅旗漫卷六盤山、會師!黃土高原十四章,文后附有地質概念科普解釋和地質年代表,向讀者提供準確、詳實的地質資料。全書以故事的形式反映了紅軍在崎嶇長征路上對中華地貌的親歷和探索,巧妙構建了地質科普知識與主題出版的雙蘊含,將科學普及和黨史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讓讀者在了解長征偉大意義,傳承長征精神的同時,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氛圍,培育讀者了解大自然的興趣,提升科學素養,激發愛國奮進的情懷,為中華地質文明譜寫濃墨重彩的篇章。
長征路上的地質故事 目錄
**章 動態地球??001
第二章 揚子克拉通的形成??011
第三章 出發!井岡山??021
第四章 五嶺逶迤騰細浪??031
第五章 行進云貴高原??045
第六章 從黎平到遵義??053
第七章 四渡赤水??061
第八章 蒼山洱海等閑看 073
第九章 巧渡金沙江??081
第十章 強渡大渡河??089
第十一章 翻越夾金萬里險 097
第十二章 跋涉松潘草地??105
第十三章 紅旗漫卷六盤山??113
第十四章 會師!黃土高原??119
附錄 地質概念科普解釋??126
后 記??133
插頁 地質年代表
長征路上的地質故事 作者簡介
劉青松,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系講席教授,校黨委委員,人力資源部部長。2005年獲得歐盟瑪麗??居里獎學金(Marie Curie Fellowship)。2007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青島海洋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首批“鰲山人才”卓越科學家。主要從事古地磁學基本理論及其在地質學中應用的基礎與綜合研究,在巖石與礦物的復雜磁性機理、沉積剩磁獲得機理與地球磁場演化、海洋磁學、大陸架沉積物年代學與古環境演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發表SCI論文200余篇。2010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8年入選教育部“特聘教授”,2019年榮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是2020年國家第二批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負責人。開創南方科普大講堂,出版少兒科普圖書《碳寶歷險記》,是《十萬個高科技為什么》系列科普書雙主編之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