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皮膚病中醫外治法及外用藥的配制(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30497
- 條形碼:9787117330497 ; 978-7-117-3304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皮膚病中醫外治法及外用藥的配制(第3版) 本書特色
理論清晰,通俗易懂;實踐豐富,有方有證。有師承,有古籍,文字簡練,皆是為師為法之處。如法炮制,用之臨床,得益于醫者,有惠于患者。 本書經驗均來自古人,或由專著,或由師承,但作者完全用近代人之觀點,不過多地引證,而是以實用為主。作者學自師傳,但又能突破師傳,而且吸收很多現代制劑之先進技術,可以說是改進了劑型,擴大了適用范圍。
皮膚病中醫外治法及外用藥的配制(第3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基礎篇,對皮膚、皮膚的功能、皮膚的保護、皮膚病發生的原因及其加重因素、皮膚病的預防、皮膚病的“辨證”與“辨病”、中醫外科學發展等內容,給予簡要解讀;系統介紹外用藥配制的基礎知識,以及常用工具和使用方法。下篇為劑型各論,按照目前臨床常用外用藥的劑型,分述了散劑、水劑、水粉劑、油劑、酒浸劑、軟膏、糊藥、膏藥、丹劑、熏藥的功能、適應證、作用機制、常用方劑、注意事項等。全書簡明扼要,具有臨床實用價值,可為皮膚科醫生、藥劑師和新藥開發人員等進行各種外用藥的配制和研究提供幫助。
皮膚病中醫外治法及外用藥的配制(第3版) 目錄
|上篇|基礎篇
**章 皮膚 / 002
一、皮膚與皮膚的構成 / 002
二、皮膚顏色的由來 / 008
三、皮膚的分類及其特點 / 011
四、健康皮膚的標準 / 013
五、男女皮膚的差異 / 015
第二章 皮膚的功能 / 017
一、皮膚具有屏障作用 / 017
二、皮膚是重要的感覺器官 / 019
三、皮膚參與體溫的調節 / 019
四、皮膚是重要的排泄器官 / 020
五、皮膚具有吸收功能 / 020
六、皮膚參與新陳代謝 / 021
第三章 皮膚的保護 / 023
一、新生兒和嬰幼兒的皮膚保護 / 024
二、老年人的皮膚保護 / 026
三、不同部位的皮膚保護 / 027
四、不同季節的皮膚保護 / 029
五、不同體型的人如何保護皮膚 / 030
六、女性特殊生理狀態下的皮膚保護 / 031
七、特殊患者的皮膚保護 / 032
八、保護皮膚的具體方法 / 035
第四章 皮膚病發生的原因及其加重因素 / 048
一、皮膚病發生的原因 / 049
二、皮膚病加重的因素 / 052
第五章 皮膚病的預防 / 054
一、保持皮膚清潔 / 054
二、謹防日光的過度照射 / 055
三、讓皮膚合理休息 / 056
四、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 / 056
五、感染性皮膚病的預防 / 058
六、如何防止兒童患上皮膚病 / 059
七、幾種常見皮膚病的預防 / 060
第六章 皮膚病的“辨證”與“辨病” / 064
一、病因辨證 / 064
二、八綱辨證 / 070
三、臟腑辨證 / 072
四、氣血辨證 / 073
五、皮損辨證 / 076
六、自覺癥狀辨證 / 082
七、觀色知病 / 084
八、“辨證”與“辨病”的關系 / 086
第七章 中醫外科學發展概述 / 088
一、遠古時期 / 088
二、先秦到三國時期 / 089
三、晉唐宋元時期 / 092
四、明清時期 / 095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至今 / 097
第八章 外用藥的來源及使用原則 / 102
一、外用藥的來源 / 102
二、外用藥的使用原則 / 104
第九章 皮膚科外用中藥制劑的常用術語 / 109
一、藥物 / 109
二、成藥 / 109
三、制劑 / 109
四、方劑 / 110
五、藥劑 / 110
六、劑型 / 110
七、粉碎度 / 110
八、粉碎 / 111
第十章 制備各種劑型的基本操作 / 112
一、稱量 / 112
二、粉碎 / 114
三、混合 / 120
四、浸提 / 120
五、軟膏和乳劑的調配 / 123
|下篇|劑型各論
**章 散劑(粉劑) / 126
一、散劑的要求 / 126
二、散劑的功能 / 126
三、散劑的適應證 / 127
四、散劑的使用方法 / 128
五、使用散劑的注意事項 / 128
六、散劑常用方劑(共計75 方) / 128
第二章 水劑 / 154
一、濕敷法(溻漬法) / 154
(一)濕敷的準備 / 154
(二)濕敷的操作方法 / 154
(三)濕敷的功能 / 155
(四)濕敷的適應證 / 155
(五)開放性冷敷的注意事項 / 155
(六)濕敷劑常用方劑(共計8 方) / 156
二、洗療法 / 159
(一)洗療法的功能 / 159
(二)洗療法的適應證 / 159
(三)洗療的操作方法 / 159
(四)洗療法常用方劑(共計8 方) / 160
(五)洗療法的注意事項 / 162
(六)泡洗方常用方劑(共計13 方) / 163
第三章 水粉劑 / 168
一、水粉劑的功能 / 168
二、水粉劑的適應證 / 168
三、水粉劑的使用方法 / 169
四、使用水粉劑的注意事項 / 169
五、水粉劑常用方劑(共計12 方) / 169
第四章 油劑 / 174
一、油劑的適應證 / 174
二、油劑的使用方法 / 174
三、使用油劑的注意事項 / 175
四、油劑常用方劑(共計16 方) / 175
第五章 酒浸劑 / 182
一、酒浸劑的制作方法 / 182
二、酒浸劑的功能 / 183
三、酒浸劑的適應證 / 183
四、酒浸劑的注意事項 / 183
五、酒浸劑常用方劑(共計26 方) / 184
第六章 軟膏 / 193
一、概說 / 193
二、油脂類軟膏 / 194
(一)油脂類基質的分類 / 194
(二)油脂類軟膏的特點 / 195
(三)各種油脂類軟膏基質的特點 / 195
(四)油脂類軟膏常用方劑(共計23 方) / 198
三、乳劑 / 206
(一)乳劑形成的原理及其分類 / 206
(二)乳劑的功能及其特點 / 207
(三)乳劑的適應證 / 208
(四)乳劑基質配方舉例 / 208
(五)乳劑基質的配制方法 / 209
(六)配制乳劑的注意事項 / 211
(七)水包油型乳劑常用方劑(共計6 方) / 212
(八)油包水型乳劑常用方劑(共計1 方) / 214
四、水溶性軟膏 / 214
(一)概說 / 214
(二)水溶性軟膏常用方劑(共計5 方) / 215
五、臨床對軟膏基質的選擇 / 217
六、軟膏的使用方法 / 218
第七章 糊劑 / 220
一、糊劑的功用 / 220
二、糊劑的適應證 / 220
三、使用糊劑的注意事項 / 221
四、糊劑常用方劑(共計4 方) / 221
第八章 膏藥 / 224
一、概說 / 224
二、膏藥的分類及其作用 / 225
三、膏藥的配制方法 / 226
四、膏藥的使用方法 / 228
五、膏藥常用方劑(共計5 方) / 229
第九章 丹劑 / 233
一、丹劑的制作工具 / 233
二、丹劑的制作方法 / 234
三、丹劑常用方劑(共計4 方) / 234
第十章 熏藥 / 237
一、概說 / 237
二、熏藥常用方劑(共計3 方) / 237
方劑索引 / 240
皮膚病中醫外治法及外用藥的配制(第3版) 作者簡介
張大萍,首都醫科大學副教授,張作舟之女,潛心研究其父親張作舟的治病經驗,從事高等院校醫學教學和臨床工作30余年。 張作舟,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