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六朝史叢札/乙種論集/南京大學六朝研究所書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52853
- 條形碼:9787305252853 ; 978-7-305-25285-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六朝史叢札/乙種論集/南京大學六朝研究所書系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上、中、下三編:上編“學術瞻顧”收錄了14篇學術史討論短文,所論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總體特點及諸重要方面研究需要注意的問題,其中不少均曾刊載,并在魏晉南北朝史界產生過重要影響。中編“專題綴拾”收錄了10篇專題論文,所論多為六朝區域史和族群研究的相關問題,對各相關領域具有廓清基礎前提的重要意義。下篇“追思紀念”收錄了5篇追悼文章,分別紀念田余慶、程應镠、韓國磐、簡修煒、徐連達5位在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成就的先生,可供相關學術史研究參考。
六朝史叢札/乙種論集/南京大學六朝研究所書系 目錄
總序
自序
上編 學術瞻顧
一、貫穿于魏晉南北朝史的諸多發展周期
二、四十年來魏晉南北朝等斷代史研究的幾點思考
三、關于學術繼承與發展
四、建構中古各時期的歷史場景和發展脈絡
五、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三個增長點
六、中古史研究方法的“三結合”問題
七、“新政治史”及其研究旨趣
八、制度史研究的新局面:《中國古代文官制度》修訂版序言
九、關于“漢化”與“民族認同”
十、僚學研究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十一、洛陽與客家人的歷史淵源
十二、六朝建康城研究的新階段
十三、建康與魏晉以來的南北關系
十四、《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刊》復刊感言
中編 專題綴拾
一、魏晉時期的“革命”話題
1.漢魏與魏晉間所說的“革命”
2.圍繞“革命”的質疑與辯護
3.“革命”的傳統及其流衍
二、古代東北亞民族關系的若干問題
1.古代東北亞的民族關系格局
2.東胡族系與西拉木倫河、老哈河一帶的地位
3.東北各族的發展與中國歷史
三、漢唐間的“絲綢之路”與河東
1.漢唐間絲綢之路的基本格局與河東地區的重要地位
2.漢唐間河東地區與絲綢之路地帶的相互影響
3.東胡、北狄南下路線與漢唐間的河東
四、漢唐間“武川與白道”研究的幾個問題
1.呼和浩特-大同一帶與武川、白道的地位
2.北朝至隋唐白道與武川的名與實
3.北魏六鎮中的武川鎮及其特殊性
五、漢魏以來涼州所出的若干符讖
1.漢晉間涼州一帶所出的符讖
2.“胡運將終”之讖的西涼文本
3.北魏再現的張掖柳谷石讖
六、諸葛亮經營南中及相關問題
1.吳蜀相爭與諸葛亮經營南中
2.由蜀入滇之東、西線及弄棟之要
3.諸葛亮南征傳說與武侯祠之分布
七、羅含研究與評價四題
1.《晉書·文苑羅含傳》所示其生平要節
2.《 生論》反映的思想潮流及羅含地位
3.《湘中記》與羅含的學術和治學特點
4.后世記敘的羅含身后之名及其影響
八、六朝浙東人文與“浙東唐詩之路”
1.關于浙東唐詩之路形成的條件
展開全部
六朝史叢札/乙種論集/南京大學六朝研究所書系 作者簡介
樓勁,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長,長期從事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出版多部著作,發表數十篇論文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