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可愛的骨頭 本書特色
透過一個十四歲女孩的視角,我們看到一個因為猝然失去至親之人而支離破碎的家庭如何經歷了絕望——修復——重新生活的過程,終真正地完成一次艱難的告別。
※筆法溫柔而殘忍,有一種敘事的魔力,一樁在開頭就透露了兇手的謀殺案,卻將你引向完全想象不到的現實的另一面
※全球銷量500萬,連續一年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No.1,成為一大文化現象,美國亞馬遜4558條評論
※英國《衛報》評選“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本書”;法國《讀書》評選“年度好書”;美國書商協會“年度小說”;奧普拉讀書俱樂部“15年來Z好的15本書之一”
※《指環王》導演彼得·杰克遜執導同名電影,感動萬千人的震撼人心故事
可愛的骨頭 內容簡介
我叫蘇茜。十四歲那年,我被謀殺了。
我被困在完美的天堂里,眼睜睜看著家人在痛苦中迷失,又漸漸地開始忘記。我知道兇手是誰,卻無法傳達,只能任他逍遙法外。
我當然希望爸爸能徹夜守候,直到永遠;但我也希望他放手,讓我就此成為過去。
我死之后,他們所經歷的一切就像綿延伸展的可愛的骨頭,把大家緊密聯結在一起。我終于開始認清,沒有我,他們依然可以活得很好,猶如身體中的骨骼,盡管有時會有缺失,但在不可知的未來終將長出新的骨干,重新變得圓滿完美。
這是一場漫長的告別。等到說再見的那天,我將吹熄蠟燭,轉身離去……
可愛的骨頭可愛的骨頭 前言
爸爸的書桌上有個雪花玻璃球,里面有一只圍著紅白條紋圍巾的企鵝。小時候,爸爸將我抱到大腿上,伸手拿起玻璃球,把它倒過來,讓雪花飄落到玻璃球的一端,然后很快把球翻倒回去。我們看著雪花輕輕地飄落在企鵝身旁。我覺得企鵝待在玻璃球里孤零零的,真為它擔心。我把擔心告訴爸爸,爸爸卻說:“蘇茜,別擔心,它活得好著呢,圈住它的是一個完美的世界。”
可愛的骨頭 節選
我姓薩蒙,念起來就像英文的“三文魚”,名叫蘇茜。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我被謀殺,當時才十四歲。七十年代報上刊登的失蹤女孩的照片,大部分看起來都和我一個模樣:白種女孩、灰褐色頭發。在那個年代,各種種族及不同性別的小孩照片,還沒有出現在牛奶盒或是每天的郵遞廣告上;在那個年代,大家還不相信會發生小孩遭到謀殺之類的事情。
妹妹讓我迷上了一個名叫胡安·拉蒙·希梅內斯的西班牙詩人,我在初中畢業紀念冊上還特意引用了他的一句話:“如果有人給你一張畫了格線的紙,你就偏不要按著格線書寫。”這句話表達了我對四周中規中矩的一切,諸如教室之類的建筑物的輕蔑,而且我覺得選用一句著名詩人的話,而不是某個搖滾歌手說的蠢話,會顯得自己比較有文化氣息。我是象棋社和化學社的社員,可在黛敏尼柯太太的家政課上,不論我每次燒什么菜,都會把菜燒焦。我*喜歡的老師是伯特先生,伯特先生教生物,他喜歡抓起我們將要解剖的青蛙、小蝦,丟在打了蠟的鐵盤里,看它們腳底打滑的樣子就像是在跳舞。
順帶一提,兇手不是伯特先生。請你別把接下來每個即將出現的人當成嫌犯,因為這恰恰是問題所在:你永遠料不到誰會出手殺人。伯特先生參加了我的葬禮,而且哭得很傷心。(請容我插一句:全校師生幾乎都出席了葬禮,我在世的時候可從沒這么風光過。)他的小孩病得很嚴重,我們都知道這件事。因此,每當他說了笑話,自己笑個不停時,即使這些笑話早在我們選修他的課之前就已過時,我們也依然跟著大笑。我們有時還強迫自己跟著笑,只為了讓他高興一點兒。他的女兒在我死后一年半也死了。她得了白血病,但我在我的天堂里從未見過她。
兇手是我家的鄰居。媽媽喜歡他花壇里的花,爸爸有次還向他請教如何施肥。兇手先生認為蛋殼、咖啡渣等傳統肥料比較有效,他說他媽媽都用這些傳統方式施肥。爸爸回家之后笑個不停,他開玩笑說這人的花園或許很漂亮,但熱浪一襲來,八成得臭氣沖天。
但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那天可沒有熱浪,那天飄著雪,我從學校后面的玉米地抄近路回家。冬天天黑得早,當時天色已晚,我記得田里的玉米稈被人踩得亂七八糟,田間小徑也變得更不好走,細雪有如一雙雙小手,輕飄飄地覆蓋大地,我用鼻子呼吸,直到冷得不斷流鼻涕才張嘴吸氣。我停下來,伸出舌頭嘗嘗雪花的味道。哈維先生就站在離我六英尺的地方。
“我沒嚇著你吧?”哈維先生說。
在灰暗的玉米地里,他當然嚇了我一跳。離開人間之后,我想起當時空氣中似乎飄來淡淡的古龍水氣味,但我沒有多加注意,或許那時我以為氣味來自前面的房子。
“哈維先生。”我打了招呼。
“你是薩蒙家的大女兒,對不對?”
“是的。”
“你爸媽還好嗎?”
雖然我身為長女,在機智問答中也時常占上風,但在大人面前我依然覺得不自在。
“他們很好。”我說。雖然覺得很冷,但他是個大人,在年齡上有天然的權威,再加上他是鄰居,又和爸爸談過肥料等事情,所以我還是站在原地沒動。
“我在附近蓋了個東西,”他說,“你要不要過來看看?”
“哈維先生,我覺得有點冷,”我說,“況且媽媽希望我能在天黑前回家。”
“現在已經天黑了,蘇茜。”他說。
我當時若察覺出異樣就好了。我從未告訴過他我叫什么名字,我想或許爸爸曾提過我。爸爸總喜歡跟大家說我們小時候的糗事,覺得說說無妨,他只想借此表達他多疼我們。有些爸爸喜歡把小孩三歲時光身子的照片放在樓下的客用衛生間里,我爸爸就是這樣,感謝上天,他放的是妹妹琳茜小時候的照片,*起碼我躲過了這樣丟臉的事。但他喜歡跟大家說我的另一件糗事—他說琳茜剛出生時,我非常忌妒這個小妹妹,有一天他在另一個房間打電話,從他站的地方正好看到我走到沙發旁邊,爬到搖籃旁,試圖在琳茜的頭上撒尿。爸爸把這件糗事告訴我們教堂的牧師和鄰居史泰德太太,史泰德太太是心理醫生,爸爸想聽聽她的分析,而且還不只這樣,每次只要有人說“蘇茜很活潑嘛”,爸爸就重復這個故事,每次都讓我覺得特別難為情。
“活潑?!”爸爸總回答說,“我告訴你這個小孩有多活潑。”說完他馬上興高采烈地又講一遍“蘇茜在琳茜頭上撒尿”的故事。
事實上,爸爸從沒向哈維先生提過我們,哈維先生也沒聽過“蘇茜在琳茜頭上撒尿”的故事。
事發之后,哈維先生在街上碰到媽媽時,他對媽媽這么說:“我聽說了這個不幸的悲劇,真是太可怕了!您女兒叫什么來著?”
“她叫蘇茜。”媽媽勉強打起精神回答,提到我的名字讓她心情沉重,她天真地希望心頭的重擔總有一天能放下,殊不知在未來的日子里,這個陰影始終揮之不去,在她的一生中不斷造成新的、各式各樣的傷害。
哈維先生像大家一樣對她說:“我希望他們早點捉到這個渾蛋,您痛失愛女,我真替您難過。”
他說這話時我已經在天堂,我氣得四肢發抖,不敢相信他竟然如此厚顏無恥。“這人真不知羞恥。”我對弗蘭妮說,弗蘭妮是天堂指派給新成員的輔導老師。“沒錯。”弗蘭妮回答,簡簡單單兩個字就表達了她的觀點。在我的天堂里,大家就是這么簡單直接,沒有人多說廢話。
哈維先生說,過去看看花不了多少時間,所以我就跟著他走進玉米地深處。沒有人從這里抄近路到學校,此處的玉米稈很少遭人踐踏。我弟弟巴克利曾問為什么鎮上的人都不吃田里的玉米,媽媽告訴小巴克利說田里的玉米吃不得,媽媽說:“玉米是給馬吃的,人不吃玉米。”巴克利接著又問:“狗也不吃嗎?”媽媽回答說:“不吃。”巴克利繼續追問:“恐龍也不吃嗎?”他們就這么一問一答,持續了好久。
“我蓋了一個簡單的地洞。”哈維先生說。
他停下來,轉身盯著我。
“我什么也沒看到。”我說,察覺到哈維先生看我的眼神非常奇怪,自從我長成少女、擺脫小時候胖嘟嘟的模樣之后,一些年紀比較大的男人曾用同樣的眼光看我,但當時我穿著寶藍色的風雪大衣和黃色的喇叭褲,這副模樣通常不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哈維先生戴著金邊圓眼鏡,此時,他正透過小小的鏡框盯著我。
“你再仔細看看,蘇茜。”他說。
我本該馬上設法逃走,但我沒有這么做。為什么沒有呢?弗蘭妮說這些問題都是白問:“當時你沒逃,沒有就是沒有,別再多想了,想再多也沒用。你已經死了,你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再試試看。”哈維先生說,邊說邊蹲下來敲敲地面。
“那是什么?”我問道。
我耳朵都快凍僵了。媽媽在圣誕節幫我織了一頂雜色的帽子,上面還有一個絨球和一對鈴鐺,當時我沒有戴,而是把帽子塞進了大衣口袋里。
我記得我走過去,踩了踩哈維先生旁邊的田地,冬天天寒地凍,但我腳下的地面顯得比凍土還要堅硬。
“你踩到的是木頭,”哈維先生說,“搭上木頭,入口處才不會崩塌。除了入口處之外,地洞里其他東西都是泥土做的。”
“都有什么東西?”我問道,那時的我已經感覺不到寒冷,也忘了他奇怪的眼神,我就像在上自然課一樣,心中充滿好奇。
“進來看看。”
可愛的骨頭 作者簡介
艾麗斯·西伯德(Alice Sebold),美國作家。曾師從于著名小說家雷蒙德·卡佛、托拜厄斯??沃爾夫、詩人海登·卡魯斯等。一九九九年,在沃爾夫的啟發下,她將自己大學時代遭受強暴的傷痛經歷寫成《他們說,我是幸運的》一書出版。她的筆法節制、冷靜,充滿坦率的自我剖析和細致入微 的情感,引發讀者巨大的共鳴,也使得性暴力這一社會問題引發熱議。她因而被媒體譽為“*潛力的作家”。二〇〇二年初,她的長篇小說處女作《可愛的骨頭》出版,全球銷量達到五百多萬冊,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三十周之久,甚至成為一大文化現象,并于二〇〇九年被著名導演彼得·杰克遜改編為同名電影。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