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惡意代碼演化與檢測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309225
- 條形碼:9787576309225 ; 978-7-5763-092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惡意代碼演化與檢測方法 本書特色
本書圍繞惡意代碼演化與檢測方法研究這一主題,通過分析惡意代碼當前主要的演化方式,對混淆規避型惡意代碼檢測、惡意代碼惡意性定位、惡意代碼惡意性解釋、惡意代碼變種家族分類、惡意代碼同源分析、APT惡意代碼的檢測與認知及APT攻擊的檢測等關鍵技術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力圖為構建惡意代碼防護體系提供理論和方法支撐。
惡意代碼演化與檢測方法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惡意代碼演化對抗檢測現狀, 系統分析了惡意代碼為對抗分析所主要采用的演化方式, 研究了綜合畫像和定位機理、特征關聯融合與解釋方法、全局和局部特征結合分類、樣本抽樣與家族分類機制、攻擊傳播特性分析及同源檢測, 以及APT惡意代碼和APT攻擊行為檢測技術, 揭示了惡意代碼多樣性、多變性的復雜規律, 構建了網絡空間環境下惡意代碼檢測框架體系, 在推進網絡空間安全研究方面具有較強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惡意代碼演化與檢測方法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研究背景和意義1
1.2本書脈絡及內容4
1.3本書組織結構10
第2章相關基礎13
2.1引言13
2.2惡意代碼的概念、類型和危害13
2.3PE文件基本結構15
2.4惡意代碼動態分析環境——沙箱17
2.5惡意代碼防御主要任務及常用分析方法24
2.6常用機器學習分類算法及評價指標25
2.7常用機器學習工具26
2.8小結27
第3章惡意代碼檢測領域研究綜述28
3.1引言28
3.2基于機器學習的惡意代碼檢測基本過程28
3.3基于不同特征的惡意代碼檢測方法29
3.4基于不同分析環境的惡意代碼檢測方法46
3.5從不同角度開展惡意代碼檢測的選擇49
3.6典型的惡意代碼家族分類方法50
3.7惡意代碼研究常用數據集51
3.8小結53
第4章惡意代碼演化方式分析55
4.1引言55
4.2惡意代碼演化模型56
4.3惡意代碼主要的演化方式58
4.4惡意代碼演化給檢測工作帶來的挑戰71
4.5小結73
第5章基于綜合畫像的惡意代碼檢測及惡意性定位74
5.1引言74
5.2研究動機76
5.3設計總覽77
5.4實現過程78
5.5評價84
5.6小結94
第6章基于動靜態特征關聯融合的惡意代碼檢測及惡意性解釋95
6.1引言95
6.2研究動機96
6.3面臨挑戰97
6.4設計總覽98
6.5實現過程100
6.6評價108
6.7小結123
第7章基于全局可視化和局部特征融合的惡意代碼家族分類124
7.1引言124
7.2研究動機125
7.3設計總覽126
7.4惡意代碼可視化和分類128
7.5評價135
7.6小結145
第8章基于樣本抽樣和并行處理的惡意代碼家族分類146
8.1引言146
8.2研究動機147
8.3設計總覽149
8.4實現過程151
8.5評價156
8.6小結175
第9章基于攻擊傳播特征分析的惡意代碼蠕蟲同源檢測176
9.1引言176
9.2研究動機177
9.3蠕蟲特征工程分析178
9.4設計總覽188
9.5實現過程195
9.6評價204
9.7小結207
第10章基于系統調用和本體論的APT惡意代碼檢測與認知208
10.1引言208
10.2研究動機209
10.3APTMalInsight設計214
10.4驗證223
10.5小結245
第11章基于APT代碼行為特征和YARA規則的APT攻擊檢測246
11.1引言246
11.2研究動機247
11.3設計總覽248
11.4詳細實現250
11.5評價262
11.6小結268
第12章本書總結及未來研究展望269
12.1本書主要工作及創新之處269
12.2未來研究展望273
參考文獻275
支撐本書的主要學術成果295
惡意代碼演化與檢測方法 作者簡介
韓偉杰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講師,工學博士,2020年博士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惡意代碼檢測、高級持續性威脅攻擊檢測與溯源。博士論文被評為北京理工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博士畢業被評為北京市優秀畢業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EI檢索論文20余篇,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 薛靜鋒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軟件評測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新工科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智能信息網絡專委會秘書長。發表SCI/EI檢索論文6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0余項,編寫教材6部(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