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梵學與道學:中印哲學精神之會通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53455
- 條形碼:9787208153455 ; 978-7-208-1534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梵學與道學:中印哲學精神之會通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印度文明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之一,印度的哲學思想史人類對世界進行思考的基本思維方式之一,在世界上也有著重要影響。比如深刻影響中國人思想與生活的佛教就是在印度文明中成長起來的,可見印度文明中蘊含著中國文明可以吸收融匯進而促進中國文明發展的可能性與資源。本書奠基與對印度文明的深刻認識,試圖會通中印文明的核心精神,即道學與梵學。
梵學與道學:中印哲學精神之會通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20章,涉及古奧義書、梵經與薄伽梵歌諸經,同時更是涉入了中國的易經、尚書與老莊等古典道學要旨。從不同層面對梵學與道學進行了層層剖析,并對印度哲學史上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哲學思想進行具體闡釋。比如“達到了三億印度人兩千多年來靈性生活的**”的室利·羅摩克里希那,和“接近佛陀的精神高度來思考人類整體命運的智者”潘尼卡的宗教對話,以及維韋卡南達的吠檀多哲學思想。本書還重點論述了四種瑜伽哲學,即行動瑜伽、奉愛瑜伽、智慧瑜伽和勝王瑜伽在印度哲學史上的地位,指出瑜伽在印度所代表的哲學高度。書中關于中國會通中印哲學思想的大家主要以浙江大學的王志成教授和20世紀的“學問淵博。體系精深”的方東美先生為代表。深受印度精神文化影響的王志成教授“不確定”觀念的提出和他的“不執”的精神也印和了印度哲學的精髓,方東美深膺中西哲學研究領域,且成就頗高,他的《哲學三慧》也是其哲學思想的重要表達,但書中未提及印度之哲學思想,因此本書用以整章的篇幅來論證了方東美哲學思想的中的第四慧——功德慧,即他晚年對于印度宗教哲學精義研究的成果,如他為印度哲學的源流正變脈絡做的清晰的系譜學分析:一源一支二本三流六派,還有他對于印度哲學的系統傳述。書中還有關于中國老莊之學的闡述,可以說,本書對于研究中西印哲學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對于思考中國文明的當代價值和未來走向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梵學與道學:中印哲學精神之會通 目錄
序(孫智燊)1
自序1
**章凱洛斯與宇宙幾奧1
第二章新的軸心與新的福音11
第三章宗教對話與人的圓滿21
第四章文化遇合與理性宗教33
第五章原人四足與玄之又玄44
第六章梵我一如與天人合一58
第七章迷狂神思與虛己之愛73
第八章智慧瑜伽與不二法門88
第九章哈達瑜伽與肉身成圣99
第十章行動瑜伽與圣住人間107
第十一章宇宙摩耶與至高實在121
第十二章一位中國學人的千瓣蓮花137
第十三章《阿凡達》與東方元素147
第十四章《伊薩奧義書》的中道精神155
第十五章中西冶鑄成一味,梵道圓融終入神162
第十六章方東美哲學智慧架構中的第四慧190
第十七章藝術真理與物之物化223
第十八章帕坦伽利《瑜伽經》的當代之光242
第十九章宋代老子學與鶴林真逸彭耜251
第二十章八曲:昂首天外、傲視群雄的印度大禪者258
附錄一婆希史多瑜伽精義269
附錄二設計東方:中華智造的哲學基礎與文化精神286
后記299
梵學與道學:中印哲學精神之會通 作者簡介
聞中,中印古典思想研習者,哲學博士,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兼任北京大學博雅商學院教授,浙江大學全球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浙江省“老子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圖書館“文瀾講壇”客座教授,"重新認識印度"譯叢主編。英國伯明翰大學與印度辨喜大學訪問學者。曾漫游五天竺,孤身行走喜馬拉雅群山,跟隨印度僧人修習印度哲學。主要著作及編選整理有:《印度生死書》《行動瑜伽》《吉檀迦利》《從大吉嶺到克什米爾》《太虛大師演講錄》《道德真經集注》等十余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