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貴州省地圖(袋裝折疊大全開)(大比例尺1:790000)
-
>
亞洲地圖
-
>
滄桑之變.中國地理卷:中國地理大變遷
-
>
山海經:精選插圖版(全彩)
-
>
實用中國地圖冊紅革皮(2022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盒裝(2022版)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廣西(2018年版)
圖繪山川:古代地圖中的圖像與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54113
- 條形碼:9787559654113 ; 978-7-5596-5411-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繪山川:古代地圖中的圖像與歷史 本書特色
1. 國圖所藏山川名勝典圖文獻的整理研究,目前還處于初始階段,很多地圖并未公之于眾。將國圖館藏山川地圖進行整理研究,對于我國歷史與考古學,歷史地圖與歷史地理學,美術、藝術與建筑史學等學科的研究都具有多重的研究價值。 2.國圖藏山川名勝類典圖在此前國圖古籍館的常規編目與整理工作中,尚未對此類輿圖進行清晰界定與整合歸類,本書以專項研究的形式,對現存于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的中國山川名勝典圖開展集中的調查、整理研究工作。 3. 《圖繪山川》一書版式清新,印制精美,方便讀者的閱讀,兼具閱讀性與收藏性。
圖繪山川:古代地圖中的圖像與歷史 內容簡介
《圖繪山川——古代地圖中的圖像與歷史》,以國家圖書館藏明清山川圖等相關圖像資料為研究對象,是一部通過文獻考證和山川地圖的解讀,研究中國古代山川地圖的學術專著。本書的論述采用一圖一論的方式。首先,每篇文章作者都詳細描述了圖片的畫法以及它反映的主要內容。其次,作者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對每一張圖片都進行了繪制年代的考證,為圖片的年代上限及下限進行界定。*后,作者對該圖片折射出的當時的政治、文化、經濟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圖繪山川:古代地圖中的圖像與歷史 目錄
胡風與漢家
——《陜西輿圖》中的邊墻與河西走廊的胡漢表達《均州附近名勝圖》與清帝一次未能實現的巡幸計劃
封禁與放墾
——從《黑龍江東部屯墾圖》看咸豐七年呼蘭地方的荒地調查
河圖與治河
——《開歸陳汝四府治河圖》與乾隆二十二年豫東治水始末
《衛河全覽》與清初衛河
《湖南西路常辰沅靖河圖》與晚清沅江的水師駐防
禁錮與開放的博弈
——淺析古代海洋地圖的分類及海洋觀
明清時期海運地圖的視角與譜系
重開海運與國家圖書館藏晚清海運地圖
《江海扼隘圖》與近代海疆思想的萌芽
《大沽沿海至山海關圖》與同光年間的直隸海防
明代西湖全景圖的譜系
清代西湖全景圖的譜系
殿船與快船
——國家圖書館藏清宮樣式雷御船圖檔的形制分析
后 記
圖繪山川:古代地圖中的圖像與歷史 節選
形象畫法是中國古代地圖*常見的地圖繪制方法。以 形象畫法繪制的地圖,見山畫山,見水畫水,城池、村落散 布在山水之間,頗具藝術氣息。與實測地圖相比,形象畫法的地圖起源時間更早,表現地形地貌更為直觀,成為中國古代地圖的主流。東晉年間,制圖學家裴秀總結了以往制圖經驗,提出地圖繪制的基本理論“制圖六體”。在此基礎上,計里畫方的畫法逐漸在傳統地圖中流傳下來。計里畫方地圖比形象畫法地圖更為精確,但圖上地理要素的標繪采用抽象的符號來表示,缺少了山水意境的表達。形象畫法比實測畫法更容易實現,于是,在傳統制圖理論形成之后的漫長歲月里,形象畫法仍然是傳統地圖*常用的繪圖方法。傳統形象畫法的地圖大都以水系為脈絡。歷史時期,如果河流水系發生變化,山脈就成為地圖繪制中,除水系之外*重要的參照。無論是城池、村落的分布,還是道路走向、區劃分界,都以水系、山脈為地理參照物。正因為山與水在傳統地圖中如此重要,所以流傳至今的大部分政區圖、綜合地理圖中,山水幾乎成為標配。與此同時,以山水為主題的古代地圖,還形成了一個專門的地圖分類——山川地圖。 由于手繪地圖涉及地域廣大,繪制極為不易,流傳至今的古代地圖,基本上都屬于明清時期。當我們試圖讀懂地圖,了解地圖背后的歷史時,卻發現這些地圖無論是以山川河流為主題的山川地圖,還是以傳統形象畫法繪制的其他門類地圖,很多都缺少*基本的著錄信息。很難想象,筆畫千里,山河意境,洋洋灑灑地布滿幅面,我們卻不知道這幅地圖是什么時候繪制的,繪圖的人是誰,繪圖人為什么要繪制這幅地圖,甚至是地圖的名字,我們都不真的了解,所以我們就很難讀懂這些地圖。正因為如此,考證每幅古代地圖的繪制年代、作者、歷史背景、繪圖緣由,成了必須要做的事情。本書試圖將地圖的基本信息一一考證,把地圖置于當時繪圖的歷史背景之中去考察。國家圖書館藏中國古代地圖,數量龐大,本書以國家圖書館藏古代地圖為研究對象,通過考證,試圖為讀者查閱地圖提供基本參考。 然而,由于地圖上提供的線索有限,并不是每幅地圖的著錄信息都能準確判斷出來。本書選取著錄信息基本清晰的地圖和其他圖像資料,將每幅地圖的考證情況獨立成篇,并將部分類別地圖的源流譜系進行梳理。根據圖像資料展現的內容不同,全書將這些文章分為名山政區、江河湖海及交通工具三個篇章,以示區分。書中涉及的地圖,并不只有山川地圖,還包含了傳統地圖的多個門類。除地圖之外,清代皇家游覽山川園林的舟楫圖像,也一并梳理考證。這些圖像資料,直觀地表現了名山大川的意境,也保存了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歷史事件和地圖思想。只有將這些圖像與相關文獻記載相對應,歷史才能更加形象立體地展現出來。
圖繪山川:古代地圖中的圖像與歷史 作者簡介
任昳霏,2002年至2013年就讀于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13年至今,就職于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輿圖組,副研究館員,從事中文地圖的專項整理研究工作。近年來,作者已發布論文如下:《樣式雷圖檔中的“彩棚”》《比較分析國家圖書館藏“三山五園”地圖》《咫尺天下—揭開國圖館藏地圖的神秘面紗》(《地圖》《地圖中的暢春園》《三山五園入畫圖》等。先后參與2015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國內圖書館藏外國所繪近代中國城市地圖研究”、2015年度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地方志資源調查與數字化加工規范研究”等課題。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