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治新論——重述兩千年法治思想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3517
- 條形碼:9787100203517 ; 978-7-100-20351-7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治新論——重述兩千年法治思想史 本書特色
本書是關于法治政體問題的一點“新論”。 本書主要注重于經驗性(事實性)、分析性(結構性)與邏輯性的描述和探討,其重點在于盡可能客觀地尋繹政體與法治之間的關聯性、契合性,以及確立法治政體的類型學,而不追問“應當是什么”的問題,即不從事規范性、價值論上的評判與想望,尤其不從事法治政體之理想(藍圖、愿景)的描繪及其對策的尋究。在當下種種法治理論與觀點紛然雜陳,規范性的法治理論幾乎已經有點泛濫的局面下,本書將有助于我們認清法治問題的真實涵義、理論解釋與建設方案。
法治新論——重述兩千年法治思想史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重點的人物、文本、時代和論題,以思想家的經典著作或文本為中心,以古典政治哲學與法律哲學(法理學)為起始,旨在從政體的角度重述(西方)兩千多年的法治思想史與理論史,研究歐洲從古典社會到啟蒙時代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家、法學家對法治政體問題的思索與探析。具體來說,就是依據政體論與法治論相貫通的觀點,特別是類型學的方法,重新解讀過去已經被人們多次書寫的法治思想史,從而分疏出法治政體的思想史、理論史。
法治新論——重述兩千年法治思想史 目錄
引言 從政體出發重寫法治思想史
**章 古希臘:通過政體定義法律和法治
一 古希臘城邦:各種政體與法律的試驗
二 通過政體定義法律和法治的政法哲學
第二章 柏拉圖:法治政體分類學的始創
一 一個“驚人”的計劃:“哲學王”的出世
二 向“法律統治”靠攏:法律的必要性
三 法治的與非法治的:政體類型學的重要創舉
四 次好的理想:混合型法治政體
第三章 亞里士多德:現實與理想:法治政體思想的二重展開
一 政體的定義及其類型
二 希臘城邦現實的法治政體
三 優良的法治政體
四 *優良的法治政體
五 可能實現的優良法治政體
六 建立、保全和鞏固法治政體的正當方法
附錄: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政體”與“非法治政體”列表
第四章 西塞羅:混合政體與法治
一 生平及其著述
二 法治的共和國
三 混合政體與法治
四 “政體法”:混合政體的法律構成
第五章 英國中世紀:君主制與“法在王上”思想
一 12世紀索爾茲伯里的約翰:國王服從法律
二 1215年的《大憲章》:肯定“法律至上”的法治思想
三 13世紀的布雷克頓:“國王應受制于法”
四 15世紀的福蒂斯丘:英格蘭的政制與法律的統治
第六章 16世紀歐陸:“反君主專制”
一 從專制主義到“反暴君論”
二 布魯圖斯的“反暴君論”與法治思想
……
第七章 愛德華·柯克:“國王應受制于法律”
第八章 詹姆士·哈林頓:法律的王國與共和國的政制設計
第九章 斯賓諾莎:“政體法制是國家的生命”
第十章 啟蒙時代:法治政體思想的哲學建構
第十一章 孟德斯鳩:政體與法治
第十二章 大衛·休謨:政治科學與法治政體
結語 法治政體思想史的基本脈絡
主要參考文獻
法治新論——重述兩千年法治思想史 作者簡介
程燎原,1959年生,重慶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法學理論(中國法理學與法治原理)。代表性專著有《法治論》(合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法學變革論》(合著,重慶出版社1989年)、《從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清末法政人的世界》(法律出版社2003年)、《中國法治政體問題初探》(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年)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