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美術學院留學生優秀論文選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326460
- 條形碼:9787550326460 ; 978-7-5503-264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美術學院留學生優秀論文選編:::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美術學院教研成果作品集之一, 收集了中國美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的歷年留學生的30余篇, 比較全面地體現了國際生對當代藝術學科的理論與實踐狀況 ; 其中不少論文對中國美術實踐進行了反思, 對傳統學方法和現代實踐的相關問題作了頗具啟示性的探索, 展現了學院的學術理論水平和學術高度。具有一定的教學實用性和學習價值。
中國美術學院留學生優秀論文選編::: 目錄
論文
《蕙園傳神帖》的畫題和圖像研究
朝鮮南宗畫之形成——兼及玄齋沈師正的山水畫風
論南宋山水畫和朝鮮山水畫的關系
明代浙派與朝鮮中期漁父題材繪畫比較
淺論南宗山水畫在日本江戶時代的傳播與體現
論吳昌碩的藝術
韓國的魏碑書風
金正喜書學思想中的崇古觀念
馬爾羅藝術理論要素與形式世界的誕生——時間與藝術的變革
馬克西莫夫繪畫藝術研究
塞尚之后的藝術界
巴基斯坦當代版畫的文化反思
模仿性復制——關于復制品與原樣品之間關系的調查
陳箴的藝術
關于墨西哥——美國邊界的邊境藝術的分析
關于動畫敘事演變的研究
孟加拉國獨立后的達卡陶藝
媒介的力量——當代纖維藝術作品中材料的運用與表達
藝術作為對自由的吶喊——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勞德的藝術
木馬計——中國錄像藝術的觀念、實踐與文化代理
張泰階“想像的美術館”——一個晚明文人的偽畫收藏
中國美術學院留學生優秀論文選編::: 節選
朝鮮初期的山水畫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朝鮮中期,在壬辰倭亂、丙子虜亂等動亂和激烈的黨派之爭中也帶有了獨特的畫風。在繼承發展安堅派畫風、“浙派畫風”等朝鮮初期以來的傳統的同時,還在翎毛、花鳥、墨竹、墨梅、墨葡萄等領域發展了全新的韓國特征。金禔的《童子牽驢圖》、金明國的《血中歸路圖》、李霆的《墨竹圖》等畫很好地展現了當時的畫風7。但是真正展現韓國畫風是在朝鮮后期。英祖和正祖在位期間的朝鮮后期是韓國繪畫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以真景山水*具代表,從金弘道、申潤福的風俗畫中可以看到濃厚的韓國特色。在這個時期出現了風靡南宗時期的文人畫風,通過清朝傳進來的西洋畫法等,都具有與以前不同的繪畫傾向8。此外,在這時期的民間流行了民畫。 鄭善的真景山水就如《金剛全圖》和《仁王霽色圖》一樣,以全新的畫風畫出了韓國實際存在的山川,給后來的畫院和民畫家帶來了很大影響。鄭善的弟子沈師正留下了很多混合了大膽的筆線和高雅的淡彩技巧的作品。鄭善派的山水畫明顯不同于從前的山水畫,因描述韓國實際存在的山川而引起了韓國人的共鳴。大概是因為那個時代突出的自我意識、旅行熱潮、地圖制作技術的發展等原因,促使了真景山水畫的流行。以詼諧的手法畫出平民生活全景的金弘道和金得臣的風俗畫和描述了閑良及妓女等男女間浪漫的申潤福的《美人圖》等風俗圖,都充滿了韓國特色。在經歷韓國畫風鼎盛時期的朝鮮后期后,到了末期,隨著秋史金正喜和追隨他的畫家們崇尚南宗文人畫,真景山水畫和風俗畫開始急劇衰退。在這個時期,奠定了湖南畫壇基礎的金正喜弟子小癡許鍛和吾園張承業形成了充滿個性的畫風,后來這個傳統通過其弟子安中植、趙錫晉等人一直傳承到現代畫壇。有些可惜的是,他們的畫風中帶有強烈的中國畫風。 朝鮮后期(約1700年以后)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出現了多種變化。其中對繪畫造成*大影響的是思想和經濟上的變化。朝鮮發達的理學和實學促成了重視自我意識和現實實用的思考方式的社會氛圍。這種社會氛圍也對繪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畫人和文人們從原來的中國山水畫中脫離出來,發展了以朝鮮實際景觀為對象的真景山水畫,隨后描述平民生活的風俗畫發展成為了純粹的觀賞畫。 經濟上農業生產力和商品貨幣經濟的發達改變了繪畫的制作需求階層。朝鮮后期之前,繪畫的需求階層主要限定在王公士大夫和文人階層。到了朝鮮后期,原來的兩班階層之外的中人階層在經濟上變得富裕,平民中也出現了通過農業和工商業積累財富的人群,且這一人群在逐漸增加。他們并沒有像西方的中產階級那樣成長為近代社會的主體,他們只是根據自己的財力滿足了文化上的欲望,從而繪畫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比起純粹的觀賞用繪畫,更能通過裝飾用繪畫顯現這些變化。從年初張貼在房屋里的歲畫,到瑤池宴圖、文字圖、花鳥圖等華麗細致的裝飾圖的廣泛使用,涵蓋了從士大夫家庭到一般的平民階層。他們在漢陽的廣通橋(如今的廣橋附近)進行了繪畫的買賣。據19世紀的文獻中記載,一般平民即使不理解繪畫的內容也會把畫張貼在家中。 這些擴散到底層的裝飾用繪畫成為了可以反映平民意識和情感的全新方式。曾經只在王公士大夫家中的裝飾用繪畫逐漸開始反映了平民的審美取向。 ……
中國美術學院留學生優秀論文選編::: 作者簡介
高聽丹,香港大學藝術學博士。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副教授,從事來華留學教育十余年,編譯出版《風格與觀念:高居翰中國繪畫史文集》《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等圖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