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和孩子一起冒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62947
- 條形碼:9787541162947 ; 978-7-5411-629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和孩子一起冒險 本書特色
★如何讓孩子勇敢、樂觀、有自主性?和孩子一起冒險,就是給孩子真正成長的機會。 ★50個奇趣帶娃建議,易學易用,適合所有操心孩子成長的父母。 ★一份簡單、有趣、實用的日常育兒待辦清單。 ★科學性與實用性雙重加持!獻給家長們的超安心育兒寶典。 ★不畏孩子的將來,讓孩子及早擁有處理風險的能力。 ★精致排版,雙色內頁,干貨滿滿,育兒路上的絕對拍檔。
和孩子一起冒險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向父母和看護者展示, 在孩子們學習承擔自己的風險時, 如何培養孩子們的適應力和獨立性, 為0-10歲的孩子提供簡單、實用的挑戰。有助于在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之前, 培養他們的身體素質和社交技能、責任感和性格。書中提出了50個實際的挑戰或“風險”, 還提到一些非常重要的育兒風險, 鼓勵家長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教育孩子。
和孩子一起冒險 目錄
前言
關于成長,我想告訴你的事
愿你成長為優秀的大人
身體類冒險
社交類冒險
品格類冒險
和孩子一起冒險
成長的四個關鍵階段
育兒新思路——為父母準備的小冒險
1.把寶寶放在毯子上,走開幾分鐘
2.帶著寶寶過你的生活
3.把寶寶交給別人照顧一次
4.育兒不妨大膽一些
5.做**個嘗試冒險的家長
和孩子一起體驗的小冒險
6.給孩子自由探索房間的機會
7.適當接觸微生物和細菌
8.讓孩子幫幫你
9.拼積木
10.搭建城堡
11.爬樹
12.給自己找樂子
13.和成年人交朋友
14.體驗“度假”
15.找零食吃
16.點一杯寶寶奇諾
17.挨會兒餓
18.學習騎自行車
19.品嘗一下輸的滋味
20.爬高腳椅
21.帶著小孩子徒步
22.打掃自己的房間
23.偶爾讓孩子耍耍脾氣
24.永遠地失去一些東西
25.讓寶寶和你一起洗車
鼓勵孩子挑戰自我
26.直面尷尬的社交情景
27.鼓勵孩子做一些不擅長的事
28.向孩子展現自己的弱點
29.點蠟燭
30.讓孩子去搭配衣服
31.明白事情出了岔子
32.可以不給孩子買那樣東西
33.洗衣服時,孩子能做點什么
34.來商量晚飯吃點什么
35.偶爾也可以不同意他們的想法
36.整理書包
37.與他人對話
38.雕刻肥皂
39.讓他們準備好單獨行動
40.養寵物
41.讓孩子自己走一段路
42.坐公交車
43.帶他們一起下廚
44.寫封感謝信
45.加入體育隊
46.露營
47.做手工
48.一起制訂旅行計劃
49.培養有個人邊界的孩子
終極冒險
50.開誠布公地和孩子 談一談“風險”
致謝
和孩子一起冒險 節選
1.把寶寶放在毯子上,走開幾分鐘 當你的孩子尚在襁褓中,不會爬也不會走時,你恨不得像老鷹一樣,整天盯著他。因為他們太可愛了,還會發出各種有趣的聲音,讓你只想時刻待在他們身邊。接下來,孩子要經歷的**場冒險,對你自己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放一塊毯子或毛巾,小心地把孩子放上去,確保周圍沒有任何危險物品,如樂高積木或濃縮鈾。然后走開,但要注意,不要離開太久,幾分鐘就行,如果你實在不放心,也可以躲在暗處悄悄觀察孩子的情況。這個冒險活動看起來也許平平無奇,但它有兩個益處:**,你能擁有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盡管很短,但這段寶貴的時間能有效緩解為人父母后的疲憊;第二,這次小小的冒險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可以短暫地離開爸爸媽媽,獨處一會兒。對于剛剛我所說的情況,你只需要觀察一下家長們對待自己的**個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區別,就能明白我剛才這段話的真實性。**個出生的孩子總是被大人們過度地呵護著,因此習慣了伸手要這要那,而晚一些出生的孩子們則常常要自己替自己操心。 我熱衷學術研究,但在這里,我卻想引用一段塞斯??梅耶斯在他的單口喜劇《在大廳里出生的孩子》中的一段話。 三個孩子中,我特別喜歡*小的那個。他比其他的孩子有趣多了,聰明又獨立,或許這是因為他從小受到的關注比其他的孩子要少……如果你家里只有一個兩歲的小孩,他會哭著要你給他做沙冰。如果你的第三個孩子是個兩歲的小孩,他就會自己去做沙冰。他會拖著一把椅子走進廚房,站上去,把香蕉扔進榨汁機里。這個榨汁機甚至有可能不是你的,是他自己打零工賺錢買的。 ——塞斯??梅耶斯 2.帶著寶寶過你的生活 在我剛加入一些寶媽們交流經驗的小組時,碰見過一位每次參加交流活動都化著精致妝容的母親,令我驚嘆不已。平時照顧孩子,我忙得連穿褲子的工夫都快沒有了,她哪來的時間化妝?但很快我就意識到,在孩子剛出生時那瘋狂的幾個月里,我們都有一項無論如何也不想放棄的活動。她的是化妝,我的是喝咖啡。 我有一位朋友,她因為擔心寶寶會哭,從來都不去咖啡店。嬰兒原本就會哭的,有些也許會哭得非常厲害,有些也許不怎么哭。但無論如何,在剛剛為人父母的**年里,寶寶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把自己關在家里,活動范圍只是沙發、尿布桌、床之間,那你永遠都無法鍛煉自己帶著寶寶出門的技能,這會讓你在未來幾年遇到更多的困難。如果寶寶只是哭泣都能嚇住你,那他們長大后開始學走路,你又該怎么辦呢? 所以,如果你擔心有了寶寶之后,沒辦法繼續自己熱愛的活動,那就請放輕松一點,不要擔心。無論你是想出門一小會兒、想健身,還是想做些烹飪,想辦法和寶寶一起吧。一開始,也許你會覺得這樣做十分困難,但千萬不要放棄。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找到為人父母的自主性,收獲成就感,甚至長久過后,你還會享受這個過程,相比之下,之前所冒的那些風險,都是值得的。 3.把寶寶交給別人照顧一次 不管你是寶寶的父母還是其他監護人,讓你把寶寶交給別人照顧,一定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當寶寶還需要母乳喂養的時候。但我的建議是,在孩子出生后的六個月之內,父母們至少應該嘗試一次這么做,哪怕只是一個小時。這種做法的潛在風險并沒有超出可承受范圍,對父母和孩子都是極有益處的。 當孩子六到九個月大時,他們開始明白自己和主要監護家長是兩個不同的人。在這個時期,把孩子交給一個對他來說完全陌生的人,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但如果這位監護人之前照顧過他,困難程度就會大大降低。總會有某個時候,你不得不把孩子交給別人暫時照料,還不如提早做好準備。 杰克三歲時,我和丈夫決定出門共進晚餐,父母主動提出幫我們照顧孩子。我事先擠好了母乳,戴好了防溢乳墊,把孩子交給了母親,父親也終于有機會抱一抱杰克了。那天我和丈夫去了一間離家只有五分鐘車程的餐廳,吃飯時還一直擔心杰克的情況。一小時之后,我們回到家,杰克已經睡著了,他絲毫沒有感到不習慣的地方,我和丈夫也松了一口氣,這也能夠證明,對孩子來說,祖父母和父母一樣重要。 出于這個原因,我還建議你們盡量多把寶寶留給伴侶來照顧。安娜貝爾??克拉布在她的書《短缺的妻子》和《論文季刊:工作中的男性》中提到過,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社會問題。她在書中寫道:在寶寶一歲之前,讓你的伴侶多照顧孩子非常重要,不然你很容易覺得“我的伴侶是個蠢貨,連做個維吉麥醬三明治都需要人監督”。這種現象會出現,是因為絕大多數女性已經習慣了,與其看著自己的伴侶在掙扎和摸索中完成家務,還不如自己動手做。“他是個男人嘛”這樣的話,也許在四十年前還說得通,但放在今天就顯得過時了。另外,共同完成家務的夫妻,性生活也會更加幸福,所以父母雙方更應該積極主動地照顧孩子。 4.育兒不妨大膽一些 在所有職業中,*容易被全社會輕率批判的,就是為人父母了,尤其是母親和老師(相信我,我有切身體驗)。老師經常被批判,是因為所有人都曾在教室里待過十三年,從某種程度上講,大家都是教學專家。父母經常被批判,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父母,或自己已經為人父母。 每一代人的育兒方法,都跟他們的上一代有很大的不同,以后也會一直如此。四十年前可沒有嬰兒監視器,更沒有安裝在搖籃里的心率監測器。那時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注僅限于閱讀學校發的學習報告。每一代人都覺得自己做得*好。每一對沒有孩子的夫妻都知道如何正確養育孩子——沒有電子產品,沒有糖果,更沒有對現實的任何認知。作為父母,你一定會被批判,甚至會被公交車上和超市里那些你根本就不認識的人批判。 我是個勇敢的人。有一次,我在一家咖啡館給杰克哺乳,有一個六十歲的老頭一直瞪著我。我指著杰克對他說:“他以后交的稅會拿來付你以后的養老金,你*好希望他被喂得好好的。”那個老頭嚇了一大跳,我差點以為我交的稅要給他付心臟病的醫療費了。我反駁他的那句話并不是當場想出來的,因為他不是**個對我投來譴責目光的人。提前準備好一句反駁的話是很有必要的,那些批判你的人聽到你的反駁之后,一般都會說:“我只是覺得你做得很棒,很了不起,尤其還是在×××的情況下。”或者“我不知道你們這些年輕人是怎么做到的,我們年輕的時候事情可沒有這么復雜”。準備反駁的話固然很好,但也只是表面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對自己的育兒方式有信心,不要因為陌生人批判的眼光就懷疑自己。相信、支持自己的判斷,才是*強有力的反駁。另外,如果你并沒有養育幼兒,那么請不要批判那些正在奮戰的父母。 我小的時候,得在晚上十點半起床,比上床睡覺的時間還要早半個小時。吃的是有毒的工業廢料,在工廠一天工作二十九個小時,這樣工作了一輩子……如果我把這些事說給現在的年輕人聽,他們會相信嗎? ——《四個約克郡人》 5.做**個嘗試冒險的家長 不論是在家中、和朋友相處時,還是在學校,做**個具有“冒險精神”的家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放任孩子玩滑板,或者當孩子在游樂設施上掙扎的時候,你比其他家長晚一分鐘才進行干預,就可能會感受到來自他人的側目。但不要因此退縮。 提醒自己,到底是為什么要和孩子們一起冒險:你是想培養他們的能力和品質,如堅韌性、靈敏性和共情能力。這樣,他們將來就會成長為更優秀的大人。你和孩子一起冒險,不是為了獲得其他父母甚至祖父母的認同。 另外,和當地社區的領導者聊聊。如果孩子已經上學了,可以向校長或者家長與公民協會咨詢,讓他們提供一些確鑿的答案,比如到底孩子幾歲時,才能被允許自己上下學。問問當地警察,孩子能不能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如果你打算讓孩子獨自走去附近的小超市買牛奶,*好提前跟店員說一聲,以免造成恐慌。 你還可以和其他支持孩子冒險的父母們結成聯盟,首先可以在家附近的社區里搜尋——畢竟孩子們都不想放學之后獨自騎車回家。如果其他父母對你說,你竟然允許孩子這么做,他們絕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做這樣的事,那么你應該抓住時機,和他們好好聊聊冒險這個話題。不要因此而惱火,跟他們認真解釋一下,你這么做,是因為想培養出具有自我驅動力和堅韌性的孩子。或者,你也可以談談自己的童年。那時候,大人們都允許孩子們做這些事,而我們如今可是生活在一個比那時更安全的世界里。
和孩子一起冒險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澳]戴西??特恩布爾(Daisy Turnbull) 一名深諳健康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的媽媽和老師。她曾在悉尼圣凱瑟琳學校任教八年,還在一所特殊學校教導過有社交障礙行為的兒童。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的孩子叫杰克和愛麗絲,她喜歡跟孩子一起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小挑戰。 譯者簡介 張鹿崖 青年譯者,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擁有豐富的中英互譯經驗,已出版譯作《蝙蝠俠:哥譚大冒險》(6-10冊)、《B 面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