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兒童財商故事系列.錢是什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702778
- 條形碼:9787572702778 ; 978-7-5727-027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兒童財商故事系列.錢是什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7-10歲◆《兒童財商故事系列》是一套專為6-12孩子量身打造的財商教育入門讀物,讓孩子接受受用一生的優質財商教育。 ◆孩子財商階梯培養,每一冊都是一個知識點,循序漸進式一步步培養孩子高財商,書中故事貼近孩子日常生活,寓教于樂,孩子讀到停不下來!讓財商啟蒙變得簡單又有趣。 ◆全套書聚焦孩子的“財商”建設,緊扣財商學習要點,在有趣的故事中娓娓道來,內容由淺入深,培養孩子正確花錢意識,引導孩子學會延遲滿足,灌輸投資和風險意識,抓住財商啟蒙關鍵期。幫助孩子塑造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建立現代的理財觀念,從容面對金錢問題培養高財商。 ◆本書主人公“鬼馬咚咚”榮獲國家文化部2016年度全國優秀卡通形象獎 咚咚是氡星族老族長的后人,他擁有神奇的財商智慧,可以發揮超能力,讓小朋友們擁有決勝未來的財商思維。他身負重任去尋找需要財商智慧的小朋友.............
兒童財商故事系列.錢是什么 內容簡介
《錢是什么》 很久很久以前,遠古時期的人也用錢幣買東西嗎?我們現在用的錢幣是怎么來的?外國的錢幣有哪些有趣的故事?錢幣會消失嗎?……生動的圖文講解了漫長的貨幣史和復雜的經濟學知識,太有趣了!
兒童財商故事系列.錢是什么 目錄
第1章 當世界上沒有錢的時候 1
第2章 可愛的貝殼居然是早的錢幣 11
第3章 奇形怪狀的銅錢和鐵錢 19
第4章 通行全世界的黃金和白銀 27
第5章 紙幣出現了 36
第6章 花花綠綠的外國貨幣 46
第7章 看不見、摸不著的數字貨幣 55
兒童財商故事系列.錢是什么 節選
第1章當世界上沒有錢的時候 嗨,小朋友們,我是你們的朋友咚咚。你們都知道錢的用途吧?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錢。我們的爸爸媽媽用錢買了房子、汽車、食物、衣服……我們用壓歲錢買了糖果、書本、玩具……而今天,我要帶你們去一個沒有錢的世界看一看。 沒有錢也能吃美食、穿新衣服、去游樂場、和家人旅行,所有人都過著輕松、愉悅的生活……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該有多好啊! 其實,在幾千年前的原始社會中,真的不需要錢! 那時候,人們過著野蠻而豪放不羈的生活,靠山就打獵,靠水就捕魚,吃的是生肉,喝的是生水,住的是山洞。學會鉆木取火后,人們就經常吃燒烤,好自在啊! 可是,人們經常打不到獵物,沒有食物吃,饑一頓飽一頓的,于是開始開荒種地,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漸漸地,人們的一切吃穿用度都能自給自足,小日子是越過越富裕了。 但是,人們還是有很多煩惱,比如種大米的張三想吃面食了,種小麥的李四想吃大米了,養雞的王五想吃鴨肉了……這時該怎么辦? 為了滿足自己的愿望,人們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以物易物的方法。 李四問:“張三,我想吃米飯,能用小麥換你的大米嗎?” 張三一聽,拍手笑道:“好啊,我正想吃面食呢!” 于是他們商議了一下,李四用一袋小麥換了張三的一袋大米,交易就這樣完成了! 這事之后,張三開了竅,高興地說:“以后我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就用大米和別人交換。”后來,他用大米換了羊、牛、雞、鴨、布匹等,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大家羨慕極了,都學著張三的樣子和鄰居們做起交易來,互通有無,互惠互利。 部落首領們知道這個情況后,直接在部落里設立了市場。市場中午開市,下午散市,村民們可以在市場里以物易物,盡情交易,換取自己需要的物品。他們這種交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呢! 以物易物雖然方便,但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交換物品的價值不均等。比如,一張獸皮換幾個果子,一只羊只換一袋米……在現代的我們看來是賠本的買賣。 當時的人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為了公平起見,他們對以物易物進行了升級。給大家舉個例子吧! 有個工匠想得到兩只山羊,于是就對獵人甲說:“我給你一把斧頭,你給我兩只山羊怎么樣?” 獵人甲一聽,使勁兒搖頭說:“這太不公平了,我不愿意。” 工匠又去找了獵人乙、獵人丙……可是所有人都拒絕了他。 工匠琢磨了半天,覺得應該增加一點兒籌碼。于是他又找到獵人甲,說:“我給你一把斧頭外加一頭小豬,你給我兩只山羊,怎么樣?” 獵人甲還是不滿意,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不同意這種交換方法。 兩個人討價還價半天,終達成協議:工匠用兩把斧頭、一只小豬來換獵人甲的兩只山羊。 這種交易方法的確公平了很多,但是花費的時間太長了!于是人們思考,能不能找一個讓大家都滿意的中間交換品呢? 后來,人們發現,如果有一種物品是大家都比較喜歡的,并且有一定的價值,大家就先把自己想要交換出去的東西換成這個物品,然后用這個物品從他人手中換自己需要的東西就容易多了。這種用于交換的中間物品就是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不是錢,但可以當錢花。 成為一般等價物的物品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方便攜帶;第二,社會需求多。 動物皮毛曾榮幸地登上過一般等價物的寶座,因為一到冬天,人們只能靠皮草大衣來御寒。一塊動物皮毛能換很多糧食和野味呢! 可是到了夏天,天氣炎熱,動物皮毛就不再受寵了,布匹又成為一般等價物。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糧食又成了一般等價物。由于種種原因,牛、羊、石器工具等都充當過一般等價物。 一般等價物隨著季節的不同而改變,這還不算什么,更麻煩的是,區域不同,一般等價物也不同。東村人把糧食當“錢”,西村人卻把牛、羊當寶貝,只隔一條河的兩個村就像兩個世界。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一般等價物的價值太不穩定了。 人們尋尋覓覓,一直在尋找價值更穩定的一般等價物。
兒童財商故事系列.錢是什么 作者簡介
曹葵 畢業于清華大學。現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簡稱人大附中)教師。自2003年起在人大附中開設“經濟學”“中國經濟分析”“生活中的金融”等系列經濟學選修課,深受學生歡迎。他的課堂上走出了許多進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學子。著有暢銷書《依柯的經濟學故事》。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