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圖像環球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6631
- 條形碼:9787100206631 ; 978-7-100-20663-1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圖像環球之旅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藝術、哲學、歷史工作《圖像環球之旅(二十世紀人文譯叢)》作者沃爾夫岡??烏爾里希植根于“藝術全球化”的研究視角,探討不同時間和空間維度的圖像,從而表達一種視覺上的全球化觀念,開啟了一場圖像環球之旅。他在本書中所探討的無關乎圖像的好壞,只為揭開圖像與全球化的謎題。世界的歷史可以濃縮為一部圖像的歷史,*終的問題仍落腳于人類一直期望、鉆研卻又“剪不斷理還亂”的全球化問題。 叢書簡介: “二十世紀人文譯叢”由上海師范大學陳恒教授主編,匯集了二十世紀前后人文領域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典著述之精譯,涵蓋人文各學科、各領域的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既注重學術性與專業性,又強調普適性與可讀性,意在使讀者盡可能豐富地感受到人文研究的多彩魅力。
圖像環球之旅 內容簡介
不同的國家與文化擁有怎樣不同的圖像觀念?何種圖像才可以行銷優選?暢銷圖像的生產又將令藝術付出何種美學代價?在全球化背景下,藝術、地緣、文化與權力之間構成了何種獨特的張力關系?本書作者沃爾夫岡?烏爾里希立足于“藝術全球化”的研究視角,針對上述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以不同時間和空間維度下的圖像分析為基礎,烏爾里希提出了一種視覺上的全球化觀念,開啟了一場圖像環球之旅。在這場旅途中,他向我們呈現了看似相去甚遠的圖像生產者與傳播者之間隱匿的共性:蒙德里安與迪士尼,大航海與互聯網沖浪,阿波羅像與途易集團商標,等等。現代圖像在超越文化界限、引發大眾共鳴、實現優選兼容性的同時卻也在造就一種完美的空洞,漸漸背離了被古典主義藝術視為“永恒”的崇高藝術追求。烏爾里希借用“環球之旅”這一空間隱喻表達了對當代藝術發展的關切,啟發人們重新思考“藝術何為”。
圖像環球之旅 目錄
第1章??圖像的優勢與劣勢/有關圖像影響力的想象/圖像的影響力范圍
第2章??“全球性”思考的困境/被感受到的無限性/被夸大的全球化
第3章??普遍主義的兩種形式:基督教與古典主義/藝術觀賞作為對時空的遺忘/作為寬帶治療劑以及出口商品的藝術?
第4章??通過具有震撼性的圖像傳教/技術優越性的魅力/美學的不受約束性作為圖像跨文化影響力的基礎
第5章??作為全球圖像的內心圖像?/新教的投射/外在圖像作為內心圖像的重影
第6章??“世界文學”作為**次全球化的主題/藝術全球化的資格/圖像全球化的初期困境
第7章 理查德??瓦格納:藝術環球之旅/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戰爭人文主義/“崇高”的誘惑力
第8章 約翰??杜威:藝術作為自然世界語/坍塌的墻/賓夕法尼亞州阿爾伯特??巴恩斯的環球工廠
第9章 作為全球化變體的世界大戰/馬克斯??舍勒的大海憧憬/隱喻轉換
第10章 作為跨國掌權者的藝術家/皮特??蒙德里安:“新造型主義”與爵士樂/向外部翻轉的內心圖像
第11章??阿道夫??希特勒:千秋帝國而非全球化/對國際化的恐懼/漢斯??塞德邁爾的太陽頌歌和寰宇幽默
第12章??作為“自然符號”的圖像/奧托??紐拉特:哲學家的圖示系統/奧運會路標系統
第13章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服務于世界革命的圖示系統/圖示主義及其問題/黃金時代
第14章??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對跨領域媚俗的分析/先鋒派與媚俗的親緣關系/自我對話中的藝術和金錢
第15章??抽象表現主義和無家可歸的理想/始于“走向卡塞爾”:作為世界語言的抽象/直指東歐集團的油畫刮刀
第16章??藍色星球/維克多??瓦薩雷里的星球民間藝術/從太空的亢奮情緒到全球化假象
第17章??作為“非暴力之極權”的媚俗/媚俗與人道主義/華特??迪士尼:以輕視征服世界
第18章??媚俗作為藝術:米蘭??孔克與杰夫??昆斯/對市場經濟美學的預言/從意見調查中得出的圖像?
第19章??“圖庫攝影”:如何讓圖像兼容一切?/*純粹的圖像/富人的百搭格哈德??里希特
第20章??笑容作為世界貨幣/ “耶和華見證人”的全球美學/心靈、耶穌與媚俗
第21章??“關鍵刺激之美學”/幻想場景的圖像世界/對陌異性的追求
第22章??全球性異域色彩中的藝術/超越性的旅游業/作為“全球玩家”的藝術和經濟
第23章??被感受到的無限性的商標/身體上的身份延伸/全球的無家可歸
注釋
致謝
譯后記
圖像環球之旅 節選
迪士尼影業成就了遵循圖像志的總體藝術,但米老鼠卻在地球儀上跳舞(圖20)。迪士尼影業的大標語之一也與此對應:“這是個小世界”的廣告在迪士尼樂園或是迪士尼之歌的歌詞中處處可見(這句口號還啟發了IBM公司,令其設計了相似的標語“四海一家的解決之道”)。在將世界還原化的同時,迪士尼精明地創造出新的激情,其廣告語像是從遠離地球的宇航員,或者舍勒所謂“世界大戰之哲學家”(Welt-Kriegs-Philosophen)的視角提出的。就這點而言,廣告表達出一種強烈的情感:人擁有超脫日常視角的力量。將星球看成渺小之物,并能催發一種凝聚所有民族與文化的歸屬感:米老鼠庇佑下的世界和平成為可能。 在迪士尼休閑公園內,這種樂觀的世界圖景隨處可見。來自各個國家的景致在園中毫無過渡地陳列在一起,文化沖擊或是不同文化氣質間的界限在此蕩然無存。迪士尼家族的人物形象微笑著朝每位游客招手。過于宏大的事物得到了還原:一條擁有歷史建筑群的街道被縮減至八分之一,馬特洪峰 被縮減成1%大小的假山。在迪士尼樂園的入口處,游覽者便已經認同了下面的標語:“在這里你跳出今天,走進昨天、明天和幻想的世界。” 這樣的承諾和古典主義的說法不謀而合:人們可以跳出當下,體驗時空旅行,忘記身處的日常環境,*終在一個同質化的整體、一種統一性的人類之存在中感受到自身。然而,虛擬空間的經歷所賦予的崇高感正挑戰著古典主義藝術的受眾,使之實現“成為與偉大藝術對象相稱的、更好的人”這一愿望,在迪士尼樂園卻沒有向人提出這樣的要求。這樣一種集體主義的還原 化卻無法使觀眾自我純凈,或使其認識到改變自身的需求:他們只需維持消費者的角色,打開腰包,為了——按照迪士尼的說法——在一天結束之后, 能笑著走出休閑公園。 ……
圖像環球之旅 作者簡介
[德]沃爾夫岡??烏爾里希(Wolfgang Ullrich),1967年出生于慕尼黑, 1986年起開始學習哲學、藝術史與德語語言文學,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藝術史、藝術概念及文化學研究。2006—2015年擔任卡爾斯魯厄國立造型藝術學院教授。2015年起負責克勞斯??瓦根 巴赫出版社“數字圖像文化”系列圖書選題的策劃工作。主要著作有《藝術是什么》《信仰藝術》等。 譯者簡介: 史良,北京外國語大學與柏林自由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后,現任教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學院。獨立或參與翻譯的著作有《二十世紀哲學簡史》《普陀山建筑藝術與宗教文 化》等,參與編著《中國德語語言文學研究文獻匯編》,此外在《外國文學》《同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德語人文研究》等多家刊物上發表論文十余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