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東極日出-劉先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617685
- 條形碼:9787501617685 ; 978-7-5016-176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極日出-劉先平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探險成長之書。本書以大自然文學作家劉先平的實際考察旅行經歷為基礎,通過說故事、講地理的方式,反映了一個中國人的偉大志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一部生態環保之書。作者通過講述當地的自然環境、動植物資源,以及當地人的生活方式,開闊了青少年讀者的眼界,同時也傳達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態道德理念,引導青少年樹立生態文明意識。這是一部地理百科之書。本書講述了我國東北地區、秦嶺地區的地理形勢、水文特點和氣候特點,同時通過小貼士補充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知識,力求讓青少年讀者在真實情景中掌握地理知識。
東極日出-劉先平 目錄
東極日出
三江口:水色奇異、鮮明
旅行筆記:赫哲人的漁獵風采
撫遠:天之美,中國東極凌晨三時日出
旅行筆記:英雄的東方**哨
地理筆記:西極與東極的時差
三江平原:地之美,生命搖籃的五彩濕地
秦嶺奇觀
旅行筆記:保護區“三劍客”
西安:龍脈的神奇造化
分水嶺和氣候帶、南北分界線是一個意思?
黃土高原與雅丹地貌
黃土從哪里來?
佛坪:海拔兩千米的林海
旅途筆記:登貴州梵凈山
森林里的潛伏高手
旅行筆記: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上山容易,下山難
珍稀植物:野生七葉樹
旅行筆記:巴黎的香榭樹大街、倫敦的格林威治的未解之謎
深山里的家蛇
河谷次生林:尋找金絲猴
旅行筆記:浮溪短尾猴營地
獵人筆記:猴子崖奇遇
大蜀山:又見七葉樹
歷史筆記:一棵樹與一場戰爭
世界上**朵花在中國遼寧朝陽綻放
皖南牯牛降自然保護區:以花紀年
黑龍江:五大連池的火山群
吉林:長白山天池
遼寧:朝陽化石群
旅行筆記:興偉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東極日出-劉先平 節選
東極日出 6月22日,從炎炎夏日的合肥到佳木斯,一下飛機,涼風習習,真爽,周身感到她的魅力。 佳木斯雖是與俄羅斯有449公里邊界的東北邊城,但卻是三江平原的中心城市。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相匯成昔日的北大荒,今日的“北大倉”;她是我國的東極、天涯陸角,是太陽*早照耀的圣土,是中國的“大豆之鄉”、“鱘鰉魚之鄉”,更有“地球之腎”三江濕地自然保護區——中國*美的六大濕地之一……僅僅是這些名稱,已洋溢著強烈的誘惑,極大的魅力。 三江口:水色奇異、鮮明 天藍得晶瑩,云白得耀眼,這才是真正的藍天白云。 離開松花江畔的佳木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碧綠、淡黃、紅艷將黑土地敷衍成了生動活潑的畫面,猶如一幅幅巨大的油畫不斷展現在面前。你絕不會想到那是種植的大豆、甜菜、玉米、小麥,而只是陶醉在色彩迷幻中。 車行兩個多小時到達同江。對面是俄羅斯。高聳的雕塑是同三公路的起點,終點為海南的天涯海角三亞,全長5700公里,是歐亞大陸的通道。江邊一塊巨石,上書“三江口”。 我們登船的碼頭,水色橙黃浩蕩。船溯水而上,江心洲迎面。突然,水色有變:右邊黑綠的水流如龍游曳,奔騰而下,再看來路,仍如黃龍翻滾。船上驚呼四起:是兩江匯流!它們竟是如此平和相見! 我曾觀看過長江和黃浦江相匯,兩江相擁,浪高濤洶,激情澎湃,攝人心魄。至今難忘。 再看這江面,那真是色彩分明,大江之中,黃黑各半,連綿而下。可謂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真是一大奇觀!民間傳說這黃黑二龍為爭奪河道,征戰不息。東海龍王下旨:合江并流吧!可兩龍心中不平,仍是各走各的道。提起這個傳說,是因為地質學家說,大江大河都有襲奪河道的稟性,也就有了匯流,也就有了百川歸海。 黑龍江是條國際河流,全長4370公里,在全世界十大河流中排行老九。北源于蒙古國境內,南源出自我國大興安嶺。流經地域為腐殖土,因而水色黑黝,也由此得名。松花江源自長白山天池,含沙量大,水色橙黃。合江并流之后,下游的地圖上就只有黑龍江了。 我很想再上溯黑龍江,可船已調頭,在黑黃分明的兩江中線行駛,倒也別有一番風趣。 小貼士: 夏至時節也涼風習習? 東北三省氣候冷濕。由于緯度較高,又緊鄰著亞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風源地,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暖。東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東北平原的主要作物有哪些? 東北平原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熱量成為制約東北三省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旅行筆記:赫哲人的漁獵風采 《烏蘇里江船歌》悠揚的旋律中,赫哲族人向我們走來。 赫哲族博物館就建在他們的聚居地三江口的江邊上,建筑風格頗具赫哲人傳統居所撮羅子、地窖子的特色。 赫哲族人口只有4600多人,是我國北方唯一的漁獵民族,有語言而無文字。博物館中,獨木舟、魚叉、吊在頂梁上的樺樹皮搖籃、魚皮衣、狗拉雪橇……都在敘述著歷史的蒼桑,生命的頑強。在歷史上他曾被稱為“魚皮部”、“使犬部”。他們與水、與漁、與犬的不解之緣很容易使人聯想到愛斯基摩人。當你看到他們居住的撮羅子,也自然會想到印第安人的住所。 津街口是赫哲人聚居鄉,大江邊的村落已是磚墻瓦屋。民族文化村正在上演“伊瑪堪”,一位赫哲族的魁梧漢子正用渾厚的中音鏗鏘頓挫、手舞足蹈地說唱民族英雄的業績。當地的朋友說,這種說唱文學與藏族的《薩格爾王傳》一樣,可說唱幾天幾夜。赫哲族口頭傳承的說唱文學現存有50多部經典。 演唱“赫尼哪”民間小調的是一位赫哲族的大嫂,歌聲婉轉多變、悠揚嘹亮。她著一身魚皮服更是光彩照人,衣上流暢的云狀花紋,三兩朵小花洋溢著對美的追求。大嫂說,這套魚皮服是由幾十條鰱魚皮、用魚線縫制的。魚皮要經過不斷捶打鞣制,才綿軟。現在,只作為工藝品了,一套價值一萬多元。
東極日出-劉先平 作者簡介
劉先平,大自然文學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安徽省政協常委、安徽省人口與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安徽省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作品包括四部描寫在野生動物世界探險的長篇小說和幾十部大自然探險奇遇故事;九次榮獲*家級獎項,其中包括三屆“五個一工程”獎、三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2010年獲國際安徒生獎提名,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被列為林格倫紀念文學獎候選人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