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如何激活學生思維:激勵學生學習與思考的187個教學工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65770
- 條形碼:9787515365770 ; 978-7-5153-6577-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如何激活學生思維:激勵學生學習與思考的187個教學工具 本書特色
★ 基于真實教學場景的實操工具書,提供了教師可以迅速掌握的多種提問技巧與反饋技巧,讓學生在師生互動中獲得更多專業知識與技能。 ★ 實用、方便、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提高學習能力,并突破內心的枷鎖,將心中盤旋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更好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營造注重學生發展和自主探索的課堂氛圍。 ★ 英國著名教育家,英國教育技術創新獎獲得者麥克·格爾森的傾力新作。作者具有豐富的教師培訓經驗,提供高質量的培訓、學校改進服務和教與學咨詢,在小學、中學和大學均舉辦過INSET(In-service train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英國教師的在職教育與培訓)培訓活動,啟發、激勵了參訓教師。
如何激活學生思維:激勵學生學習與思考的187個教學工具 內容簡介
作為教師,我們深知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力和行動力,而恰到好處地激活學生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這些關鍵能力。本書提供了187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運用的教學工具,將教會教師激活學生思維,激勵學生積極學習與思考。通過運用這些教學工具,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幫助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微調教學計劃和互動方式,鼓勵學生更好、更深入、更有創造性地思考。·精心設計課堂活動,讓成績好的學生接受更大的挑戰,更高效地發掘他們的潛力。·提供高質量的反饋,讓學生及時地發現與糾正錯誤。
如何激活學生思維:激勵學生學習與思考的187個教學工具 目錄
前言
**章 培養獨立自主的學習者
01 “獨立自主”課堂活動
02 展示具體表現
03 強調重要性
04 提供具體示例
05 發揮榜樣的作用
06 制訂相關規則
07 后退一步
08 拒絕回答學生的問題
09 先做3件事再來找我
10 發放提問卡
11 讓學生來回答常規問題
12 運用視覺信息來解釋指令
13 共同制訂任務成功的標準
14 反問學生
15 進行反饋
16 學生之間的互動
17 承認自己不知道
18 讓學生深思熟慮后再回答
19 改變學生關注的焦點
20 積極聆聽學生的聲音
21 你……我才會批改
22 讓學生熟悉常規流程
23 各種常規流程實踐
24 提供學習工具
25 重新審視課程計劃
26 布置任務后提出主要要求
27 提供多種作答形式
28 學生自主設定學習目標
29 布置問題導向型研究任務
30 對學生保持正面期待
31 把你的期待告訴學生
32 堅持讓學生論證
33 布置專題研究任務
34 讓學生教家長學科知識
35 條條大路通羅馬
36 提升學生的元認知水平
37 翻轉學習
38 為什么這個答案是對的
39 為什么這個答案是錯的
40 帶著問題來上課
41 5分鐘的課程導入活動
42 讓學生來規劃總結會
43 鼓勵學生尋求反饋
44 調整上課時使用的語言
45 指定學生領袖
第二章 幫助學生擺脫“我不知道”的思維模式
46 距離效應
47 問題中加上“可能”二字
48 給學生提示
49 給學生線索
50 給學生啟發
51 預留等待時間
52 思考—分組—分享
53 靜靜思考
54 與搭檔討論問題
55 把想法寫下來
56 把想法畫出來
57 不要面向全班學生提問
58 明確相關規則
59 演練回答
60 一開始就給個示例
61 討論有爭議的話題
62 扮演助產士的角色
63 你以前學過什么
64 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
65 考慮學生已有的觀點
66 問問別人的看法
67 評價其他學生的答案
68 評價教師的答案
69 給我說個錯誤的答案
70 提一個問題
71 犯錯是有益的
72 書面對話
73 可供選擇的答案
74 學生能回答什么問題
75 問題要更加明確
76 匹配問題和答案
77 告訴我怎樣才能弄清楚
78 你同意誰的觀點
79 我們如何完善這個答案
80 把主題提煉出來
81 把問題寫下來
82 證明答案的正確性
83 給搭檔一個答案
84 把問題分解
85 想象一下,如果……
86 口頭試錯
87 提出更具體的問題
88 從判斷是否的問題開始
89 在討論前先組織學習活動
90 “問題盒”與“問題袋”
91 上次你是怎么做的
92 亮出小丑牌
93 解決更復雜的問題
94 提供新的學習內容清單
95 挑戰高年級的學習內容
96 直面學習中的“不確定性”
97 學生進行預測并說明理由
98 提出相反的觀點
99 創建概念圖
100 提出概念問題
第三章 讓成績好、能力強的學生接受難度更高的挑戰
101 探索概念
102 解釋概念
103 刨根問底
104 進行評價
105 增加測試的難度
106 “擊敗教師”游戲
107 學生的獨白
108 只說開頭與結尾
109 學生完善學習流程
110 關于學習流程的反饋
111 提出針對學習流程的問題
112 嘗試另一種解題方法
113 像專家一樣練習
114 針對弱點進行練習
115 多項要求或任務來襲
116 提出注意事項
117 信息分組
118 加大任務難度
119 提出更復雜的問題
120 創建準備指南
121 問問大家:“如果……”
122 教師扮演唱反調的角色
123 聽聽“不同的聲音”
124 督促學生做得更好
125 讓情況變得更糟
126 利用廢棄鞋盒來“抽獎”
127 學生提出拓展問題
128 提出額外的成功標準
129 更細致以及更深入的學習
130 創建音視頻文件
131 提前閱讀學習資料
132 挑戰更難理解的閱讀資料
133 讓學生來寫教案
134 鼓勵學生試錯
135 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136 要求學生做得更快更好
137 提出一些抽象的問題
138 讓學生互相學習
139 口頭反饋
第四章 提高課堂反饋、作業批改的質量
140 反饋的重要性
141 只有反饋還不夠
142 正式上課前的反饋意見
143 表揚學生的努力,而非特質
144 將反饋視作一份禮物
145 讓學生明白反饋的目的
146 注意工作記憶的容量限制
147 一次只做一件事
148 確保學生采取了行動
149 使用一些標記符號
150 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記
151 面向全班同學設定多個目標
152 提前給學生反饋
153 制作錯誤明細表
154 示范一下該怎么做
155 針對思維過程提出意見
156 展示你的思維過程
157 突出不同作業之間的差距
158 讓學生對照心理預期行動
159 反饋分類法(1)
160 反饋分類法(2)
161 反饋前的流程描述
162 把評價標準隨時備著
163 批改作業時目的要明確
164 你想讓我批改什么
165 你想讓我給出什么樣的反饋
166 我應該注意哪些變化
167 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反饋
168 提出關鍵問題
169 明確不同性質的錯誤
170 中期測試
171 整理一份錯題集
172 設計一個檢查清單
173 讓學生高效使用檢查清單
174 先從3個渠道完善作業
175 批改學生匿名提交的作業
176 批注作業范本中的亮點
177 批注錯誤之處
178 批注不同質量的作業樣例
179 學生及時采納反饋意見
180 寫下來—行動—反思
181 D.I.R.T.反饋法
182 活動—反饋—活動
183 反饋記錄紙
184 測試練習
185 間隔練習
186 口頭的自我評估
187 學生將評價標準內化于心
如何激活學生思維:激勵學生學習與思考的187個教學工具 節選
179 學生及時采納反饋意見 確保學生有時間采納反饋意見至關重要。如果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做出調整,那反饋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從你自己的角度考慮一下:如果有個同事通過觀察你的行為,給你一些反饋意見,但你沒有時間來修正自己的行為,那會發生什么呢?反饋肯定會被拋到九霄云外去了。你不但沒有發揮反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你錯失了改進的機會。 你可以采用多種方法確保學生有時間實現反饋中提出的目標。在接下來的方法介紹中,你可以參照一些具體案例。在此之前,請先考慮幾個問題: 在備課時,你考慮到學生實現學習目標的時間了嗎? 你留出多少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采納你提供的反饋意見呢? 你有時間給學生示范如何參照反饋意見做出改進嗎? 對你而言,學生實踐反饋的時間有多重要?在課堂上,相比給學生充足的改進時間,你總是優先講解課程內容嗎?如果是的話,這種做法對嗎? 上次你和學生討論反饋信息并讓學生積極采取相應行動,是什么時候呢? 教師應該常常問問自己這些問題,反思一下,學生是否有機會有效利用反饋意見。 …… 181 D.I.R.T. 反饋法 D.I.R.T.代表定向改進和反思時間(D.I.R.T.:Directed Improvement and Reflection Time的縮寫)。 實施這一技巧的前提很簡單。你需要從課堂上空出一定的時間,讓每個學生專門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反思、改進。這一前提的意思是永遠不要讓別的事情把這段時間占用了。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你的課堂上有時間來采納你給的反饋意見。 教師可以每隔3節課,開始上第四節課時,留出2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定向改進和反思。例如,學生可以重寫部分作業,與此同時,教師要在教室里來回走動,給學生做示范,教他們如何利用反饋意見來完善作業。 你還可以通過這一技巧,讓學生反思作業是如何完善的以及是否需要設定新的目標。這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因為學生可以決定是否需要更多的反饋意見,而這通常是由教師決定的。 …… 183 反饋記錄紙 學生可以準備一張反饋記錄紙,在上面寫下教師的反饋意見,然后把這張紙放在方便查看的地方。學生可以把反饋記錄紙粘在書的內頁上,或者放在收納試卷的文件夾的*前面,隨時參考反饋記錄紙上的反饋意見,也可以用這張紙來追蹤自己取得的進展。這樣他們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績有沒有提高,也知道自己是不是一次又一次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沒有反饋記錄紙,那學生會很難找到一些之前寫的作業或試卷上記錄的反饋意見。反饋記錄紙可以把反饋意見整合起來,這樣反饋意見就會集中在一起,也方便學生查找。有些教師會直接把反饋意見寫在學生的反饋記錄紙上,有些教師會寫在學生的作業本或試卷上,然后讓學生將一些重點信息抄到反饋記錄紙上。教師使用第二種方法時,學生需要積極思考,不過學生也有可能不動腦子,只管全部抄寫。 *后,你可以將每一條反饋意見與學生成功實踐反饋的時間列成一個表格。學生成功實踐反饋后,就在表格中記錄下具體時間。你還可以在表格中增加一列,這一列由教師在學生已經實踐反饋后簽字確認。
如何激活學生思維:激勵學生學習與思考的187個教學工具 作者簡介
麥克·格爾森,英國著名教育家,英國教育技術創新獎獲得者,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分享教學經驗,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實踐。格爾森還創建了一系列受教師喜愛的在線課程,與歐洲各大教育組織及機構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合作。他研發的在線教學資源已在18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下載使用,成為非常受教育行業歡迎的教師培訓資源。著作有《從備課開始的50個創意教學法》《如何在課堂上使用學習評估》《如何在課堂中培養成長型思維》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