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百年中國記憶.名家談讀書叢書:好書不厭百回讀.朱光潛談讀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32044
- 條形碼:9787520532044 ; 978-7-5205-320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年中國記憶.名家談讀書叢書:好書不厭百回讀.朱光潛談讀書 本書特色
學會讀書,才真正開卷有益。十部書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說讀書并不在多,*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兩句詩值得每個讀書人懸為座右銘。
百年中國記憶.名家談讀書叢書:好書不厭百回讀.朱光潛談讀書 內容簡介
本書從讀好書好讀書、讀以致用、讀書知味、讀書與人生等方面分別向讀者闡述了讀什么書、如何讀書以及為什么讀書,旨在傳達一個“*是讀書使人美麗”的主題思路。同時也告訴我們如果養成了一個“愛書、釋書、疑書,多向思維、觸類旁通”的習慣,就會像讀書一樣讀生活,讀閱歷,讀社會,讀世界,讀春夏秋冬,讀榮辱盛衰,讀悲歡離合。
百年中國記憶.名家談讀書叢書:好書不厭百回讀.朱光潛談讀書 目錄
談讀書(一)
談讀書(二)
人文方面幾類應讀的書
談學問
如何把“死”知識變“活”
談作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天才與靈感
第二章 熟讀精思,讀以致用
咬文嚼字
作文與運思
選擇與安排
談文學選本
美學的*低限度的必讀書籍
談晦澀
第三章 源頭活水,讀書知味
談書評
談書牘
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
長篇詩在中國何以不發達
眼淚文學
日記——小品文略談之一
隨感錄(上)——小品文略談之二
隨感錄(下)——小品文略談之二
悲劇與人生的距離
《雨天的書》
歐洲書牘示例
第四章 書卷多情,感悟與賞析
《望舒詩稿》
讀《論罵人文章》
《橋》
《谷》和《落日光》
王靜安的《浣溪沙》
讀李義山的《錦瑟》
談李白詩三首
萊辛的《拉奧孔》
但丁的《論俗語》
“舍不得分手”
與梁實秋先生論“文學的美”
第五章 人生唯有讀書好
談升學與選課
回憶二十五年前的香港大學
我與文學
談學文藝的甘苦
從我怎樣學國文說起
精進的程序
舊書之災
百年中國記憶.名家談讀書叢書:好書不厭百回讀.朱光潛談讀書 節選
談讀書(一) 朋友: 中學課程很多,你自然沒有許多時間去讀課外書。但是你試撫心自問: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點鐘的工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點鐘,你每天至少可以讀三四頁,每月可以讀一百頁,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讀四五本書了。何況你在假期中每天斷不會只能讀三四頁呢?你能否在課外讀書,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 世間有許多人比你忙得多。許多人的學問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國有一位文學家、科學家和革命家富蘭克林,幼時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書都是在做工時抽暇讀的。不必遠說,你應該還記得,國父孫中山先生,難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還要忙些么?他生平無論忙到什么地步,沒有一天不偷暇讀幾頁書。你只要看他的《建國方略》和《孫文學說》,你便知道他不僅是一個政治家,而且還是一個學者。不讀書講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竄頭亂撞,終難成功。這個道理,孫先生懂得*清楚的,所以他的學說特別重“知”。 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著跑,便落伍退后,這固不消說。尤其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是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你不看見現在許多叉麻雀抽鴉片的官僚們、紳商們,乃至于教員們,不大半由學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視他們,臨到你來,再看看你的成就罷!但是你如果在讀書中尋出一種趣味,你將來抵抗引誘的能力比別人定要大些。這種興趣你現在不能尋出,將來永不會尋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現在已比不上三五歲的小孩子那樣好奇、那樣興味淋漓了。你長大一歲,你感覺興味的銳敏力便須遲鈍一分。達爾文在自傳里曾經說過,他幼時頗好文學和音樂,壯時因為研究生物學,把文學和音樂都丟開了,到老來他再想拿詩歌來消遣,便尋不出趣味來了。興味要在青年時設法培養,過了正常時節,便會萎謝。比方打網球,你在中學時喜歡打,你到老都喜歡打。假如你在中學時代錯過機會,后來要發愿去學,比登天還要難十倍。養成讀書習慣也是這樣。 你也許說,你在學校里終日念講義看課本不就是讀書嗎?講義課本著意在平均發展基本知識,固亦不可不讀。但是你如果以為念講義看課本,便盡讀書之能事,就是大錯特錯。**,學校功課門類雖多,而范圍究極窄狹。你的天才也許與學校所有功課都不相近,自己在課外研究,去發現自己性之所近的學問。再比方你對于某種功課不感興趣,這也許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規定課本不合你的口味。你如果能自己在課外發現好書籍,你對于那種功課的興趣也許就因此濃厚起來了。第二,念講義看課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養興趣,頗是難事。比方有一本小說,平時自由拿來消遣,覺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來當課本讀,用預備考試的方法去讀,便不免索然寡味了。興趣要逍遙自在地不受拘束地發展,所以為培養讀書興趣起見,應該從讀課外書入手。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沒有一讀的價值。 你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你須慎加選擇。你自己自然不會選擇,須去就教于批評家和專門學者。我不能告訴你必讀的書,我能告訴你不必讀的書。許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讀現代出版的新書。因為許多流行的新書只是迎合一時社會心理,實在毫無價值,經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的書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讀一遍兩遍以至于無數遍。我不敢勸你完全不讀新書,我卻希望你特別注意這一點,因為現代青年頗有非新書不讀的風氣。別的事都可以學時髦,唯有讀書做學問不能學時髦。我所指不必讀的書,不是新書,是談書的書,是值不得讀第二遍的書。走進一個圖書館,你盡管看見千卷萬卷的紙本子,其中真正能夠稱為“書”的恐怕難上十卷百卷。你應該讀的只是這十卷百卷的書。在這些書中間,你不但可以得較真確的知識,而且可以于無形中吸收大學者治學的精神和方法。這些書才能撼動你的心靈,激動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學大綱”“科學大綱”以及雜志報章上的書評,實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與其讀千卷萬卷的詩集,不如讀一部《國風》或《古詩十九首》,你與其讀千卷萬卷談希臘哲學的書籍,不如讀一部柏拉圖的《理想國》。 你也許要問我像我們中學生究竟應該讀些什么書呢?這個問題可是不易回答。你大約還記得北平京報副刊曾征求“青年必讀書十種”,結果有些人所舉十種盡是幾何代數,有些人所舉十種盡是史記漢書。這在旁人看起來似近于滑稽,而應征的人卻各抱有一番大道理。本來這種征求的本意,求以一個人的標準做一切人的標準,好像我只喜歡吃面,你就不能吃米,完全是一種錯誤見解。各人的天資、興趣、環境、職業不同,你怎么能定出萬應靈丹似的十種書,供天下無量數青年讀之都能感覺同樣趣味發生同樣效力? P2-5
百年中國記憶.名家談讀書叢書:好書不厭百回讀.朱光潛談讀書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1986),筆名孟實、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和翻譯家。曾在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大學任教,并曾任中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作協顧問等職。 朱光潛是中國美學界的權威,是中國系統研究西方美學思想第一人,為中國美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蜚聲中外。著有《談修養》《談美》《談美書簡》《西方美學史》等,譯有《歌德談話錄》《文藝對話集》《拉奧孔》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