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生物多樣性的一次次危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44442
- 條形碼:9787519044442 ; 978-7-5190-444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物多樣性的一次次危機 本書特色
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探索生物世界漫長的英雄史詩——長達35億年!只要我們走出詩意的觀察,就會發現大自然非常復雜。本書中我們會努力描述紛繁蕪雜現象之中的幾個方面,闡明在實踐與空間的維度上各種因素相互關聯、彼此影響。
生物多樣性的一次次危機 內容簡介
氣候變化、火山活動、自然災害、物種消亡……四十億年間,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既遭遇過毀滅性的滅頂之災,也經歷過新物種的繁盛涌現。而如今,導致這顆星球上物種滅絕的主要因素,恰恰是我們人類!只有理解了生物多樣性的歷史,才能理解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也才能避免被情緒擺布,回歸基本的科學視角。
生物多樣性的一次次危機 目錄
1 生命星球
起源時間
生物在地球上定居的歷史:大事記
2 曾幾何時,生物多樣性
既神奇又神秘的化石
根據不完整的畫面重構整個影片
3 相互影響
與其他圈子相互作用的生物圈
生物創造巖石
水圈:水的故事
大氣、生命、氣候
甲烷的故事
飽受爭議的假設:蓋亞假說
4 從變化到危機
您說的是危機!
造成危機的因素
模型與曲線
“五大危機”
今天的生物多樣性
5 濕婆之舞
附錄
感謝
生物多樣性的一次次危機 節選
起源時間 年輕的地球有46億歲!說它年輕,因為宇宙的年齡是地球的三倍。而在我們眼里地球如同一位垂垂老者。地球從何處來?太陽和太陽系其他行星誕生于氣體塵埃云——那是一片由自身坍縮形成的星云,形成碟子的形狀。由于中心強大的引力,物質向中心聚集形成了一顆星:太陽。這片“碟子”當中的物質各自聚合,由于吸積作用,物質不斷聚集在一起,形成地球與太陽系其他行星。這一過程持續了數億年。在*初形成的5億年里,太陽系里的天體遭受隕石雨的襲擊。當時初步形成的地球遭到一顆火星大小的巨型隕石撞擊,包裹在地球周圍的原始大氣發生脫氣,部分氣體被“吹”走。這顆巨型隕石名叫忒伊亞(Theia),從一個傾斜的角度撞擊了原始地球,于是地球表面外層物質可能汽化,向空間拋射了1000億噸的石質“蒸汽”,這些“氣體”在太空中凝結形成月球。①因此,據推測地球*初的大氣層發生過變化,當時太陽系的隕石和彗星數量眾多,它們攜帶的可揮發成分取代了部分大氣層。在“死亡”的天體——月球上,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隕石撞擊的諸多痕跡,由于月球的地質構造,加上月球上沒有侵蝕作用,因此這些痕跡始終清楚地保留至今。這種隕石撞擊的頻率在逐漸降低,但仍然存在:地球每天仍然接到大約1000噸隕石。②今天人類在地球表面上能夠看到大約一百個撞擊形成的隕石坑,因為大多數隕石落人海中失去蹤跡。地面上的大量隕石坑或者由于外力作用被抹平,或者由于沉積作用被填滿,或者由于地質潛沒區域被吞噬。所謂“潛沒”指的是一塊地質板塊俯沖潛入另一塊地質板塊,然后進入地幔(比如南美洲的西岸)。 直到20世紀,人們仍然不會考慮宇宙年齡的問題,當時人們覺得宇宙始終如此,永恒不變。愛因斯坦甚至曾經拒絕有其他可能性的存在。在1959年科學家的一份調查中顯示,三分之二的人認為宇宙始終存在。因為愛德文·哈勃(Edwin Hubble)③發現了宇宙在向外膨脹,于是產生了新的問題。宇宙從什么時候開始膨脹?起源在何處?如果宇宙不是始終存在的,那么宇宙從什么時候開始存在呢?宇宙的起源后來被稱作“大爆炸”,宇宙起源存在的證據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1965年,阿諾·彭齊亞斯(Amo Penzias)與羅伯特·威爾遜(Robertwilson)在黑暗的天空里發現了大爆炸的回聲,這個發現證實了哈勃的假設——宇宙存在起點。科學界原有的概念被徹底顛覆,宗教典籍上的言語似乎得到證實,證明上帝創造了一切。大爆炸的輻射符合“圣經))中上帝所說“要有光”的段落。所以1951年教宗庇護十二世(Pie XII)在一次預言性質的講話中說道:“似乎今天的科學回溯到數百萬個世紀前,成功地證明了《圣經》里‘要有光’這句話,從那一刻開始從虛無之中突然進發出光的海洋與輻射,各種化學粒子分開,組成了數以百萬計的星系……”似乎流傳到今天的“創造”與“起源”兩個詞的混淆造成了各種爭論。“創造”不是一個科學概念,“從虛無之中創造出宇宙”(出現化石、同位素、突觸等等)不能用科學的方法證明或者駁倒,這不是一個科學概念。相反,給某一現象總結特點、為某一時間確定時間屬于科學行為,因為這是對經驗或者觀察現象的考察(獲得假設)。 P3-5
生物多樣性的一次次危機 作者簡介
帕特里克·德·維沃,1949年6月5日出生,法國自然歷史國家博物館教授,地球歷史專家。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