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廣州城市社區更新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434347
- 條形碼:9787507434347 ; 978-7-5074-343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州城市社區更新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社區作為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的單元,是存量更新和高質量發展的空間主體,也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高質量的社區更新規劃,不僅包括提高規劃設計成果的質量,更需要提高規劃過程的質量,后者涉及規劃方法和規劃過程的創新。如何從改善規劃方法、優化規劃過程角度,促進存量社區高質量發展是社區更新規劃的重點內容。以人為本的城市社區更新,不僅需要推動社區的居住環境、公共服務設施、環境衛生等物質空間的優化:還需在產權復雜、涉及眾多主體的背景下,兼顧社區內各方利益的平衡,處理好政府治理、市場調節和居民自治的關系,為實現中國基層社區治理現代化奠定基礎.有效推動現階段中國城市社區更新的高質量發展。在城市社區更新進程中,通過多元協作形成多方良性互動格局,也符合現代城鄉規劃理論與實踐演進的趨勢。城鄉規劃在“交往轉向”后,形成了協作規劃理論,該理論強調規劃并非理想藍圖和理性模型的推導結果,而是一個多方溝通協商的過程,邀請相關利益方進入規劃程序,共同體驗、學習和建立公共分享意義的過程,要求利益相關者采用辯論、分析與評定的方法,通過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廣州城市社區更新理論與實踐》即在規劃轉型背景下,以協作式規劃理論為基礎,研究廣州市城市社區更新的歷程、更新規劃模式、協作機制及其適用性等。第1章闡明現階段城市社區更新的社會發展和學科轉型背景,界定該書相關概念,說明研究方法、數據來源與案例選取原則。第2章綜述城市社區更新的基礎理論,重點分析協作式規劃理論的形成、內涵、研究進展及研究趨勢。第3章闡釋廣州城市發展與城市社(住)區發展歷程,基于已有研究和歷史文獻,劃分廣州社區類型、分析空間分布和社區發展特征:系統梳理了廣州城市更新的政策演變歷程,總結城市社區更新的機遇與挑戰。第4章選擇廣州6個不同類型的社區更新案例,分析項目背景、社區更新歷程、更新規劃模式和協作反思等。第5章提煉了在政府、市場、社會三種力量主導下的社區更新規劃協作機制:從參與主體、協作過程、協作結果等方面總結了社區更新的特點,對比分析了三種協作機制的適用性與優缺點。第6章從協作提效、多元主導、政府支持等方面提煉主要結論,并在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完善社區規劃師制度、完善公眾參與機制等方面展望了社區更新的未來方向。 《廣州城市社區更新理論與實踐》的讀者對象為城市規劃、城市管理和基層社區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也可作為城鄉規劃、地理學、社會學、公共管理等相關學科的科研、教學人員和大專院校在校學生的參考書籍。
廣州城市社區更新理論與實踐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城市社區更新的意義
1.2 基本概念
1.3 案例選擇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城市社區更新規劃的理論
2,1 現代規劃思想的理論轉變
2.2 協作式規劃的內涵
2 3 中國協作式規劃研究進展
2.4 國外協作式規劃研究進展
2.5 本書理論框架
第3章 廣州城市社區和城市更新發展
3.1 廣州的城市發展歷程
3 2 廣州社(住)區的發展歷程
3.3 廣州社區的類型劃分及其空間分布
3.4 廣州城市更新的政策演變和內容特征
3.5 廣州城市社區更新的機遇與挑戰
第4章 廣州城市社區更新的類型
4.1 基于專業服務組織的協作——蔡一村村莊規劃
4 2 基于公益組織的協作——恩寧路歷史街區保護更新規劃
4.3 基于開發商公司的協作——恩寧路永慶坊微改造
4.4 基于居委會和街道的協作——仰忠社區微改造
4.5 基于監督組織的協作——同德街綜合整治
4.6 基于共同締造委員會的協作——泮塘五約微改造
第5章 廣州城市社區更新的協作機制
5.1 城市社區更新的參與主體
5.2 城市社區更新的三種協作機制
5.3 城市社區更新的協作結果
5.4 三種協作機制的適用,陡與優缺點分析
第6章 城市社區更新的思考與展望
6.1 城市社區更新的思考
6.2 展望
附錄1 廣州市微改造相關政策
附錄2 廣州市社區更新項圈一覽表——以仰忠社區為例
附錄3 廣州市老舊小區微改造規劃設計方案競賽簡介
參考文獻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