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儒學的超越性與實踐性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5823
- 條形碼:9787520395823 ; 978-7-5203-958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儒學的超越性與實踐性問題研究 本書特色
有人認為荀子是經驗主義,其思想沒有超越性。有人認為荀子的性惡論是從性的現實表現來講的,而從人的本性來講,則是善的,因而其思想的超越性是涵藏在其中的。本書認為從荀子化性起偽之后性善來看,荀子的思想是向善的,這相比于現實中的人性有惡的情況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也是一種超越于日常現實之上的目標,因而也具有超越性。荀子的哲學形態顯然與孟子所具有的超越性的天道實體的哲學形態不同,后世儒家分別繼承了這樣兩種不同形態的儒學,因而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思想進路,即孟學與荀學。
儒學的超越性與實踐性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二編,上編為“儒學的超越性”,研究了中國文化“一個世界”的特點、先秦至宋明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超越性與實踐性、船山哲學思想簡論、蘇軾思想的超越性與實踐性、船山的荀學思想及自然氣本論;下編為“儒學的時代性”,研究了先秦儒學的道統及外王表現、漢代的天人感應論與讖緯迷信、王安石對內圣外王的兼顧以及理學家對內圣的偏重、的覺民行道以及儒學外王的現代發展。本書認為儒學同馬克思主義一樣也是深具實踐性的。對于儒家來說,此實踐性與超越性是緊密關聯在一起的,亦即超越性是脫離不開實踐的超越性。
儒學的超越性與實踐性問題研究 目錄
**章 中國文化“一個世界”的特點
一 中國文化中的巫史傳統
二 中西文化之不同
第二章 先秦至宋明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超越性與實踐性
一 孔子思想的超越性
二 孟子思想的超越性
三 荀子的思想有無超越性
四 二程與朱熹哲學的超越性
五 陸九淵與王陽明心學之不同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先秦儒學的道統與外王論
一 孔子對禮樂制度的恪守及道統仁學的確立
二 孟子之仁政
三 荀子重視義與禮
第四章 漢代的天人感應論與讖緯迷信
一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
二 漢代儒學用讖緯迷信論證皇權合法性的荒唐性
第五章 王安石對內圣外王的兼顧以及理學家對內圣的偏重
一 王安石的學術與理學家對它的批判
二 理學家對內圣的偏重
第六章 蘇軾思想的超越性與實踐性
一 再論蘇軾的哲學思想
二 蘇軾的哲學思想及其荀學特色
三 相輔相成:蘇軾貶謫生涯中的哲學與文學
第七章 相與為體:船山哲學思想簡論
一 船山論知覺之心與仁義之心
二 在情才上立其大者
三 存理與遏欲上的相與為體
第八章 船山的荀學思想及自然氣本論
一 船山的兩層存有論
二 孟學與荀學進路的差異
三 自然氣本論與禮教主義的超越性與實踐性
第九章 性可不善乎:論船山在人性善惡上的一個轉向
一 《尚書引論》中的人性論
二 《讀四書大全說》中的人性論
三 《張子正蒙注》《思問錄》中的人性論
四 余論
第十章 論船山《相宗絡索》的獨特性與價值
一 用志來解釋七識是船山的獨特之處與成就
二 八識理論深化了船山前期著作中志與意的關系及其相關思想
三 八識是真如本體,作為真如本體的八識
四 大乘頓悟與唯識宗漸悟的統一
五 對學界《相宗絡索》研究的回應
第十一章 王陽明的覺民行道
第十二章 現代儒學及其實踐性
一 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說及相關批評
二 在鄉村建設中發展儒學
三 賢能政治
四 儒家傳統與中華法系
參考文獻
儒學的超越性與實踐性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胡金旺,安徽省安慶市人,哲學博士,常熟理工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中西文化比較研究以及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廳級項目多項。在《孔子研究》《學術界》《中州學刊》《青海社會科學》《中南大學學報》《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蘭州學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代表作為《相與為體:船山哲學思想簡論》《道在易中:蘇軾哲學體系略論》),出版專著2部。獲得市級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三等獎3項。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