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植物園 : 一部圖文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44051
- 條形碼:9787569944051 ; 978-7-5699-4405-1
- 裝幀:9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植物園 : 一部圖文史 本書特色
1. 收錄50余幅牛津大學圖書館、牛津大學植物標本館珍藏的精美插圖和版畫; 2. 融知識性與可讀性為一體,詳述植物園四百年的魅力與傳奇; 3.一段科學與藝術的盛宴,一部是植物歷史的縮影。
植物園 : 一部圖文史 內容簡介
16世紀初,歐洲植物園的主要作用是為醫生提供草藥。但從17世紀開始,歐洲社會的各個階層都開始對植物感興趣。歐洲人不斷從世界各地引進植物,并對植物進行研究,發現植物的經濟價值。植物園成了科學家們的實驗室,用以研究不同種類植物的特性以及培育稀有植物品種的技術。本書介紹了1501—1900年植物園的歷史,并配有來自牛津大學圖書館和牛津大學植物標本館珍藏的插畫。1501年是一個起點,當時zui早的一批植物學書籍得以出版,這是受過教育的人們不再依靠已知的非常不錯而開始直接觀察自然的一個轉折點;1900年標志著人們開始通過遺傳學研究植物,人們對植物及其功效的研究也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盡管過去一百多年間基因研究的巨大作用使人們于植物學知識取得了驚人的進步,但人們對于植物如何移植和培育的大多數基礎知識還是在1501—1900年建立起來的。
植物園 : 一部圖文史 目錄
**章 人類與植物多樣性
四季的植物
植物多樣性與新品種
被子植物
第二章 走近植物
植物學考察
圖書館
植物園
植物標本館
第三章 植物神秘主義、神話與怪物
天堂般的花園
創造伊甸園
形象學說
占星植物學
植物奇珍
第四章 實用的植物
藥用植物
食用植物
生活中的咖啡因
第五章 植物:權力的象征
歐洲帝國
植物運輸
以植物謀權
意外遷移
“逃出”植物園
第六章 讓植物適應環境
溫度與溫室的發明
肥料的魔力
繁殖植物
第七章 理解植物
分類和命名
植物性別與雜交
理解變異
植物園 : 一部圖文史 節選
第四章 實用的植物 美妙的小東西,歸根結底, 是我們父輩了解的美妙之物。 他們半數的藥方可以讓你起死回生, 他們大多的教導都是謬誤。 ——魯德亞德·吉卜林《我們的老父親》,1897 人們與食用和藥用植物有著密切聯系。因此,zui早一批現代植物園與醫藥、農業等植物研究實踐有關也并不稀奇。自古以來,對植物及其保存方法的研究都被明確證實以人類為中心、為了滿足人類填飽肚子和改善健康的需求。埃及的《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前1550)涉及的藥用植物至少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公元后1500年歐洲的植物研究則是被迪奧斯科里德(“植物藥理學之父”)和泰奧弗拉斯托斯(“植物學之父”)兩人的著作所引導的。 植物研究通常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視角:哲學視角和應用視角。在西方文化中,哲學方法起源于希臘。收集植物學常識被歸為醫學等研究領域。然而“實用”常常被認作貶義詞,“這是個模糊而愚蠢的詞,從柏拉圖時代至今,人們一直試圖用這個詞向別人隱瞞他們在一般性知識上一無所知的事實”。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1627—1691)將煉金術士分為兩類:重實踐的“實驗派”和重理論的“經驗派”,他認為前者大多數是騙子,而后者態度認真;兩者之間是通過經驗獲取知識和通過知識獲取經驗的差別,這種區分含有貶低的意味。 藥用植物 在歐洲的醫學界,診斷疾病的醫生和直接為病人提供草藥的藥劑師各有分工。醫生認為,細致的研究對有效利用植物制作藥品非常重要;對植物錯誤鑒定可能有致命的效果。而收集、處理和售賣藥用植物原料正是那些被污蔑的草藥師和藥劑師的工作。他們的技藝通常被歸為迷信和秘術。泰奧弗拉斯托斯甚至嘲諷過用劍、狗和神奇圓圈采集曼德拉草的“繁文縟節”。形象學說的支持者威廉·柯爾曾抱怨醫生們將采集藥草的工作留給了藥劑師,他們“通常聽信那些愚蠢的采藥姑娘的話,這些人帶回的草藥也通常并非他們所求,沒有比這更令人難過的事了”。普林尼也在公元70年表達過類似的擔憂:“可是漸漸地,經驗這個在各領域,尤其是在醫學領域zui為出色的老師讓位于為文字,甚至只是言語。因為坐在講堂聽講比起在特定季節去野外找尋各種植物更令人感到愉悅。” 1889年,牛津藥劑師、植物學家喬治·德魯斯抱怨道:“我們從事醫學的朋友……幾乎把植物學從他們的科學訓練項目中除名了。他們要研制新的催眠藥或者高效的可降溫有機化合物,放在吱呀呀作響的藥劑架上,我恐怕這種強烈的狂熱會妨礙他們,讓他們不再關注治療學這更謙遜、更不張揚的‘仆從’。 ” 植物志 《大植物志》法語原著的英文譯本(1526)是早期英國植物志中zui著名的,它強調了植物重要的實用功效,強調了上天賦予植物舒緩人類疾病的作用和自然界的啟示。書中寫道:“哦,這卷宏偉之書的讀者或實踐者,這本高貴的書是為你們準備的。我懇求你們運用智慧,審視上天賜予人類的恩典,使人類擁有完備的知識,認識到這本廣博之書中所有草木的價值。” 16、17世紀的放血等療法十分殘忍,因此當時的人看起來也比今天的人更堅壯。盡管《大植物志》創作于大約五個世紀以前,它卻持同樣的看法:“古時候人們常常用它(白藜蘆)入藥,就像我們今天運用膠旋花一樣。由于那時人類的體質更為強壯,或許可以忍受白藜蘆的強藥性,而現在人的體質則要弱得多。” 《大植物志》也靈活運用基督教神話和羅馬、希臘神話。那些被瘋狗咬過的人被勸誡去懇求圣母瑪利亞,“你要是被咬了,就趕緊去教堂向圣母獻上祭品,祈求幫助和痊愈”。而苦艾的醫療價值則被歸功于羅馬神話中的女神狄安娜。這本植物志zui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揭露了“制造假藥”的方法以保護社會大眾:“為了讓你們遠離那些販賣假藥的騙子”,也關注獲取醫療信息的途徑,“讓你們了解人類如何利用花園綠植和田間野草,如何利用藥劑師配制的昂貴藥物”。 植物園提供了一個培訓醫生的機會,訓練他們辨認自己所開藥方中的植物,也就此鏟除了賣假藥的江湖騙子。17世紀初,藥劑師約翰·帕金森出版了兩本書,即《帕金森的人間天堂》和《植物劇院》,這兩本書強調了關于植物的實用知識對于醫生和藥劑師的重要性。然而這兩本基于帕金森實踐經驗的書,與約翰·杰拉德那本虛構的,甚至帶有幾分神話色彩的《植物志》(或稱《植物通史》)(1597)相比,實在是鮮為人知。
植物園 : 一部圖文史 作者簡介
史蒂芬?哈里斯,牛津大學標本館館長,德魯斯策展人,大學研究講師,格林坦普爾頓學院理事,著有《牛津大學植物園和花園簡史》《壯麗的植物群:它們如何從地中海來到英國的花園》。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