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你一定愛讀的中國戰爭史 北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33551
- 條形碼:9787513933551 ; 978-7-5139-335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你一定愛讀的中國戰爭史 北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國古代史愛好者,大學生、中學生、歷史教師※ 沒有枯燥的史料羅列和單純的分析,用一個個實例啟發讀者領悟北宋對外戰爭失敗的原因。 作者以史料記載為基礎,從人物和戰役入手,用曉暢的文句再現一個個具體的人、一幕幕鮮活的情景,讓讀者對北宋的戰爭史、北宋武將的生存狀況有全盤的了解,進而領悟北宋對外戰爭失敗的原因。 ※ 專門章節講述周邊國家之間的戰爭,展現北宋所面臨的多變的外部環境。 遼國與高麗的戰爭、遼夏戰爭、金遼戰爭,雖然北宋沒有直接參與,但戰爭結果都影響了北宋的外交和軍事決策。 ※ 如聽評書般的閱讀快感。 人物性格鮮明突出,戰役場景畫面感強,時局轉變扣人心弦,讀來倍感身臨其境。
你一定愛讀的中國戰爭史 北宋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北宋遼夏戰爭史的通俗歷史讀物。這一時期,幾個政權同時存在并且互相攻打,因此本書不僅講述了北宋直接參與的戰爭,例如宋與遼、夏、金發生的戰爭,北宋與交趾的戰爭、北宋的農民起義,宋聯金滅遼,金軍南下滅宋;還講述了波及北宋的戰爭,包括遼國與高麗的戰爭、遼夏戰爭、金遼戰爭。作者用評書式的語言,重構了一幕幕戰斗場景,還原了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
你一定愛讀的中國戰爭史 北宋 目錄
**章 折戟幽燕:高梁河之戰
第二章 鏖戰河北:滿城、雁門、瓦橋關之戰
第三章 夢斷岐溝關:雍熙北伐
第四章 易代鏖兵:君子館、唐河、徐河之戰
第五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王小波、李順起義
第六章狼煙起西北:李繼遷的反宋戰爭
第七章鴕鳥將軍:裴村之戰
第八章趙恒雪恥記:遂城、望都之戰
第九章 戰爭與和平:澶淵之盟
第十章 半島風云:遼國高麗戰爭
第十一章 開拓河西:李德明攻甘、涼之役
第十二章 西北狂狼:西夏攻青唐吐蕃之戰
第十三章 烽煙再起:三川口之戰
第十四章 決勝時刻:好水川、定川寨之戰
第十五章 蚍蜉撼樹:遼夏戰爭
第十六章 戡亂西南:宋朝平儂智高之戰
第十七章 雖遠必誅:北宋和交趾的戰爭
第十八章 血濺黃沙:元豐五路西征
第十九章 步步為營:宋夏后期戰爭
第二十章 蛟龍出水:寧江州、出河店、達魯古城之戰
第二十一章 風卷殘云:護步答岡、東京、上京之戰
第二十二章 經略幽燕:北宋聯金伐遼
第二十三章 大漠日落:遼國的滅亡
第二十四章 日落開封城:金滅宋之戰
大事記
參考文獻
你一定愛讀的中國戰爭史 北宋 節選
文摘 雁門之戰 一柄槍,一張弓,一張桌,一盤菜,一壺酒,一匹馬,一老兵,一小兵。老兵和小兵把酒言歡。馬上就要出征了,前途茫茫,生死難料,只有一壺酒方能讓他們獲得暫時的安逸。 “據說,天下*可怕的兵器是一柄槍。”小兵的臉上寫滿了向往之意。 “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使槍的人。”老兵的臉上頓現恐懼之色。 “人?這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當年我隨朝廷大軍援救太原,曾有幸與他見過一面,那可真是天神下凡般的人物啊。當時我軍退走,他曾向漢主請纓,欲帶人襲擊我軍,如果漢主聽他的,我今天就不能和你坐在這里了。”老兵嘆了一口氣緩緩道,“明天,我們就要兵發雁門,對手正是這個人——楊無敵。” 一年前,楊業跟隨他的主公——北漢國主劉繼元降宋,徹底揮別了過去,從此成為大宋的一名將領。天子任命他為代州(治今山西代縣)刺史,跟隨上司潘美駐守三交口(今山西太原市北)。楊業已年屆不惑,在大宋朝卻是寸功未立,想起自己在北漢時的赫赫戰功,心中微起波瀾。他相信,自己在新朝廷一樣能建功立業,一樣是“楊無敵”。 河東三交西北三百里,潘美背著手施施然行走在險峻的關隘上。數月前,他突然襲擊這個叫固軍的關隘,將契丹人趕走。從此,這個地方成為宋軍的軍事據點。潘美在這里積蓄糧草,操練兵馬,隨時等待著契丹人的進犯。 二十年前,后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潘美作為信使快馬返回開封城,懷著必死的決心通知后周朝廷接受趙匡胤的領導。英雄自有天命,潘美并沒有死。潘美進城后,得到消息的后周眾臣馬上投向趙匡胤的懷抱,潘美一時成為開國功臣。真是世事難料啊。 從此,潘美成為大宋的一員虎將。他曾率軍穿過嶺南的崇山峻嶺,將偏安一隅的南漢小朝廷連根拔起;他曾作為先鋒在江南的水汊河道上縱橫馳騁,讓南唐后主李煜望風而降;他曾率軍鏖戰在太原料峭的寒風中,拔掉了這個頑固不化的河東堡壘。縱觀北宋名將,筆者認為潘美當居**,李繼隆當居第二。 高梁河之戰后,為防備遼軍南侵,潘美被任命為三交都部署,負責河東防線。他率軍偷偷攻占固軍,厲兵秣馬,等待著契丹人。對于抵御遼軍的進犯,潘美有著絕對的信心,這不僅是因為他出色的軍事能力,還因為他有一個強悍的副手——代州刺史楊業,人稱“楊無敵”。 潘美隨軍征討北漢時,作為北漢軍隊頂梁柱的楊業驍勇善戰,給潘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兩人合作,可謂是珠聯璧合。滿懷信心的潘美和迫不及待立功的楊業,都充滿了戰意。契丹人,放馬過來吧! 說曹操,曹操到!太平興國五年(遼乾亨二年,980年)三月,契丹十萬南侵軍隊在大將蕭咄李、李重誨的率領下直撲雁門(今山西代縣北)。蕭咄李,契丹后族,此前名不見經傳。李重誨,本為漢人,但和韓德讓父子一樣對遼政權忠心耿耿。這兩個并無輝煌履歷的將領此次南侵,當是懷著建功立業的雄心,期待著自己如幽州城下的耶律休哥一樣一鳴驚人。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冷酷,等待蕭咄李和李重誨的是一場噩夢。 經過千里急行軍,遼軍主帥蕭咄李和李重誨早已是滿面風塵,而他們手下的契丹士兵也已是一群饑餓的野狼。他們急需吞噬宋軍的血肉之軀,來填滿心中欲望的溝壑。 當蕭咄李到達雁門時,眼前的一幕令他目瞪口呆:偌大的關口門可羅雀,空無一人。莫不是宋軍被大遼來襲的消息嚇破了膽,提前作鳥獸散了?還是說……突然,一個可怕的念頭閃過蕭咄李的腦海。白馬嶺的耶律沙、滿城的韓匡嗣……契丹軍隊遇襲的情景一幕幕涌上他的心頭。“大家小心行軍,提防宋人的伏兵。”蕭咄李謹慎地提醒道。 小心翼翼地進入關內,卻連個宋軍伏兵的影子都沒看到。“看來是自己謹慎過頭了,這幫南人本就是膽小如鼠之輩,韓匡嗣是他自己太蠢。”蕭咄李心中暗暗興奮,想不到,成功來得這么容易。 風乍起,已經是日落時分,蕭咄李忽然聽到后隊一陣騷亂。“少安毋躁!少安毋躁!”蕭咄李迅速安撫了隊伍,并撥轉馬頭,前去查看情況。 夕陽堪堪隱沒于遠山之下,一個沉默的人倒提著一柄銀光閃閃的大槍,動也不動地坐在一匹高頭大馬上,黑色的頭盔下,是一張棱角分明的臉。 “楊無敵!”遼軍將士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驚呼。 “是我。”楊業淡淡地說道。他平靜的語調仿佛有著攝人心魄的力量,全場一片安靜。 “賊將受死!”一位初出茅廬的遼軍將領縱馬出陣直取楊業。 楊業的瞳孔突然收縮,一陣寒光閃過,來人的身子如一攤泥一般軟了下來,他就這么倒了下去,他*后一眼看到的,是楊業那冰冷的目光。 蕭咄李知道,此時必須拼命了。楊業雖然驍勇,但他手下將士畢竟不多,只要遼軍采用人海戰術,不愁困不死他。蕭咄李令旗一揮,遼國鐵騎如洪流般涌動,迅速將楊業這隊人馬圍了起來。 楊業奮勇沖殺,所向披靡,但畢竟寡不敵眾,眼瞅著宋軍將士一個個倒下,他不禁心急如焚。“潘美呢?潘美率領的主力哪里去了?” 蕭咄李率遼軍到了雁門后,潘美并沒有正面迎戰,而是采取關門打狗的策略,放蕭咄李進入雁門關,然后派楊業率數百騎走小路從西邊繞到雁門關北,從遼軍背后襲擊。就在楊業所部快要抵擋不住的時候,潘美率領宋軍主力加入戰團。在宋軍的兩面夾擊之下,遼軍撐不住了,開始呈現崩潰之象。 “為了大遼國,拼了!”蕭咄李已經殺紅了眼,他縱馬沖入宋軍陣中,宋軍將士紛紛倒下。蕭咄李微提韁繩,正欲繼續沖殺,就看見了一個人。突然蕭咄李感到喉頭一疼,一陣惡心感襲來——他中槍了。 天上地下,從沒人看清過楊業的槍是如何出手的,因為看到過的,都成了死人。楊業的槍是正義之槍,楊業的槍亦是善良之槍,銀槍出手的剎那光彩是世間*絢爛的美麗。 雁門之戰,宋軍在潘美、楊業的指揮下大破遼軍,遼軍主帥蕭咄李戰死,李重誨被宋軍俘虜。連續兩場敗仗大大刺激了遼景宗的神經,他覺得,要止住屢次戰敗的頹勢,只有一個辦法——御駕親征!
你一定愛讀的中國戰爭史 北宋 作者簡介
公子棄疾:八〇后,讀史二十年,致力于唐宋五代政治史、戰爭史、經濟史的研究,以大眾風格講史,以小說筆法寫史。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