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夏商西周史叢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1206
- 條形碼:9787100161206 ; 978-7-100-16120-6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夏商西周史叢考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歷史研究者《夏商西周史叢考》這本小書所收的文章大體上依夏、商、周三代為序分為3組,另有縱論先秦的一些文字編為第4組。
夏商西周史叢考 內容簡介
和春秋戰國,乃至秦漢以降的社會發展相比,從所跨越時間和演進速度這兩個方面看,夏商西周的社會歷史演進過程相當漫長,演進的速度則較為平緩。然而,和我國的原始時代相比,夏商西周的社會歷史演進卻又是較短的,演進的速度卻又很快。在我國自遠古以來的歷史進程中,夏商西周正是連結兩個巨大時代的不大不小的一環。如果說秦漢以降的我國杰出而輝煌的古代文化是銅鑄鐵造的歷史豐碑,那么,激烈動蕩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是鑄造這一豐碑的銅液和鐵水翻滾沸騰的時刻,而夏商西周便正是為這一歷史的浩大工程做出完善的準備。因此,深入考察夏商西周時期的歷史情形,對于我們正確而深刻地理解、把握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是晁福林多年研究夏商周歷史的集成之作。
夏商西周史叢考 目錄
《山海經》與上古時代的“天”觀念
《山海經》與上古時代的“帝”觀念
“山海經圖”與《山海經》成書問題補釋
說《山海經》的“天虞”和“天臺”
黃帝與畏獸——《山海經》研究的若干問題補釋
論圖騰
神之源:中國原始時代社會觀念的萌生及發展
禹 —站在文明門檻的偉人
“時日曷喪”考
試論夏代社會結構的若干問題
我國文明時代初期社會發展道路及夏代社會性質研究
關于中國早期國家形成的一個理論思考
夏商社會性質論綱
從“數術”到“學術”——上古精神文明演進的一個線索
原始時期的人生禮俗初探
卜辭所見商代祭尸禮淺探
補釋甲骨文“眾”字并論其社會身份的變化
試論殷代的王權與神權
從方國聯盟的發展看殷都屢遷原因
從商王大戊說到商周時代祖宗觀念的變化——清華簡《說命》補釋
從盤庚遷殷說到《尚書??盤庚》三篇的次序問題
殷墟卜辭中的商王名號與商代王權
試論甲骨文“ ”字并論商代與之相關的社會觀念
《商頌》難句試釋
說“帝乙歸妹”
甲骨文考釋兩篇
甲骨文“中”字說
從甲骨卜辭說到中國古代的“祲”“暈”觀念
殷墟骨臼刻辭“示屯”及其相關的一些問題
關于殷墟卜辭中的“示”和“宗”的探討——兼論宗法制的若干問題
殷商制度的若干問題試探——兼釋甲骨文封、餼、衰、 等字
說殷卜辭中的“虹”——殷商社會觀念之一例
試釋甲骨文“堂”字并論商代祭祀制度的若干問題
從甲骨卜辭看姬周族的國號及其相關諸問題
試論商族的起源及其在漢民族形成中的作用
殷代貢賦制度述論
商代社會性質研究
說商代的“天”和“帝”
商代的巫與巫術
殷代易卦筮法初探
作冊般黿與商代厭勝
從清華簡《程寤》篇看“文王受命”問題
《中庸》“武王末受命”解
論早周歷史發展的幾個問題
論周初歷史發展的幾個問題
周公為政及其歷史功績
《墻盤》斷代再議
“匹馬束絲”新釋——讀《曶鼎》銘文札記
伯和父諸器與“共和行政”
試論“共和行政”及其相關問題
“共和行政”與西周后期社會觀念的變遷
論封建
試論西周分封制的若干問題
周代社會與“鄉遂制度說”
讀《周禮》札記
“駿發爾私”新解
從清華簡《說命》看《尚書》學史的一樁公案
郭店楚簡《緇衣》與《尚書??呂刑》
從士山盤看周代“服”制
金文“蔑曆”與西周勉勵制度
論周代國人與庶民社會身份的變化
說彝倫——殷周之際社會秩序的重構
從相關彝銘看西周的薦臣之事
試論宗法制的幾個問題
西周易卦與筮法初探
“穆卜”、“枚卜”與“蔽志”——周代占卜方式的一個進展
西周時期史學的發展和特征
論中國古史的氏族時代:應用長時段理論的一個考察
中國早期國家問題論綱
先秦社會*高權力的變遷及其制約因素
試論先秦時期的“神道設教”
認識“人”的歷史:先秦時期“人”觀念的萌生及發展
從先秦歷史觀念的變化看古代中國人類的精神覺醒
論先秦儒家理論視域中的“同”
論華夏族的形成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奠基
澄明之思:文明起源研究的一個視角
試析上古時期的歷史記憶與歷史記載
試談歷史認識論的一個問題:兼論所謂舜的“腐敗”
中國文明起源的若干理論問題新探
人類精神覺醒研究三題
說轉型期的社會形態與社會思潮——先秦史研究的一個視角
從精神考古看文明起源研究問題
觀念史研究的一個標本 —— 清華簡《保訓》補釋
諸子??王官??學統——諸子起源再認識
先秦時期爵制的起源與發展
“五刑不如一恥”——先秦時期刑法觀念的一個特色
略論古代中國民族精神的歷史進程
改鑄歷史:先秦時期“以史為鑒”觀念的形成
論古史重構
先秦時期“德”觀念的起源及其發展
“君民同構”:先秦思想的一個重要命題——上博簡和郭店簡《緇衣》篇的啟示
早期儒家政治理念中的“止民淫”與“見(現)民欲”——簡本《禮記??緇衣》“上人疑”章補釋
從“民本”到“君本”——先秦時期專制王權觀念的形成
后 記
夏商西周史叢考 作者簡介
晁福林,1943年生,1965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1982年于北京師范大學獲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主任。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并擔任國務院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研究方向為先秦史。代表作有《天玄地黃:中國上古文化溯源》《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先秦社會形態研究》、《先秦民俗史》、《先秦社會思想研究》《上博簡〈詩論〉研究》等,并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先秦民俗史》一書獲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先秦社會形態研究》一書獲第三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提名獎;主編的《中國古代史》教材被評為2006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