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長征路上兒童軍(插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087645
- 條形碼:9787535087645 ; 978-7-5350-876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長征路上兒童軍(插圖版) 本書特色
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大愛無疆的家國情懷,鐵血丹心的英雄史章。“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叢書遴選黨史、軍史方面的學者專家,以飽滿的激情和生動的筆觸,客觀真實地再現當年風起云涌的斗爭場面,展現先烈英模的奮斗犧牲精神,這將對今天的青少年讀者起到培根鑄魂的示范引領作用。本書講述了長征路上“兒童軍”的故事。
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長征路上兒童軍(插圖版) 內容簡介
《長征路上兒童軍》內容簡介 本書描繪了“兒童軍”紅二十五軍在長征途中的英雄群像故事。1935年,有這樣一支以“兒童軍”著稱的隊伍,人數有一千余名,年紀在13~18歲之間,他們是紅軍隊伍中的“紅小鬼”, 年紀雖小,卻英勇無畏,一往無前,威震敵膽;他們在戰火硝煙中成長,或成為功勛赫赫的將軍,衛國戍邊,或在革命中灑下熱血,壯烈犧牲……本書展現了民族危亡之際革命先輩勇擔重任的大無畏精神,刻畫了英雄們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的光輝形象,譜寫了一曲動人心魄、砥礪前行的青春之歌。
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長征路上兒童軍(插圖版) 目錄
“少隊長”孫家山傳奇
吳華奪與“小豁牙”
小號兵
從放牛娃中走出的三位將軍
兩個小紅軍
吳小鎖和他心愛的小馬刀
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長征路上兒童軍(插圖版) 節選
“少隊長”孫家山傳奇 巍峨雄壯的秦嶺山脈,像一條巨龍橫亙在中國的中間,把祖國大地隔為南北兩段。秦嶺支脈眾多,連天交錯,氣勢恢宏。鮮為人知的孫家山,是秦嶺南麓的一支小小山脈,位于陜南商洛山腹地,地處商縣與洛南交界的商縣一邊。孫家山境內群山重疊,溝壑交錯,交通閉塞,地瘠民貧。這里,流傳著一個紅二十五軍手槍團二分隊領導窮人鬧翻身的故事——一個紅軍“少隊長”機智英勇的傳奇經歷…… 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少隊長”,1915年生,湖北省紅安縣紫云區謝家嘴人,姓程。他雖然出身貧苦,但還是個讀書人呢,父母給他起名“啟文”,就是希望他能夠改變命運,不再受苦。父母省吃儉用,拼著命供程啟文讀書。在父母的關愛下,程啟文讀了三年私塾,有了一定的文化,很早就知道了只有革命才能挽救國家命運和改變窮人受苦的道理。在1929年,14歲的程啟文迫不及待地參加了革命,參加了紅軍,1932年時他已經是個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了。他有文化,有知識,又富有革命激情,干起工作來不怕苦、不怕累,在紅軍隊伍里成長很快,長征時,已是紅二十五軍政治部少年宣傳隊的隊長了,所以人們都親切地稱他“少隊長”。 “少隊長”可是個響當當的活躍人物,長征路上他張貼傳單,刷寫標語,還給連隊教唱歌曲。每路過一個新的村鎮,就地搭臺子演幾個小節目,繪聲繪色地向群眾宣傳革命道理。這些,都是他的拿手好戲。他人長得英俊,又生就一副好嗓門,聲音清脆嘹亮,悅耳動聽,人們都很愛聽。 長征路過圍寨林立的豫西平原時,不時遭到圍寨武裝的騷擾阻攔,紅二十五軍處境艱難,前有阻敵,后有追兵。為了盡快通過圍寨地區,宣傳黨借道北上的抗日主張,他一路上領著少年宣傳隊隊員不畏辛苦,不停地對著每一座堡壘圍寨大聲歌唱: 老鄉老鄉,不要驚慌。 紅軍所向,抗日北上。 借路過往,不進村莊。 奉勸鄉親,勿加阻擋…… 紅軍紅軍,炎黃子孫, 北上抗日,意志堅貞。 出發宣言,宗旨在先, 收復失地,還我河山。 長征人陜以后,程啟文被軍政委吳煥先派去做地方工作,組建地方游擊武裝,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而“少隊長”和他所帶領的一支紅軍小分隊的傳奇故事、英雄佳話,在商洛腹地的孫家山一帶傳播開來,至今仍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一)血與火的洗禮 這段英雄的故事,是從1934年12月開始的。紅二十五軍長征到達陜南以后,立足于商洛山區開展斗爭,創立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為了開辟新區工作,當時決定成立中共商洛特委。1934年12月29日,中共商洛特委在洛南縣景村成立,由手槍團政委宋興國任特委書記,軍政治部干事張勤和少年宣傳隊隊長程啟文同志任特委委員,程啟文同時擔任特委少共書記。從此,程啟文就離開紅軍主力部隊,走向與眾不同的崢嶸與坎坷之路。 在中共商洛特委的領導下,當時組建起一支地方武裝力量,以手槍團第二分隊為骨干,對當地的一支“紅槍會”農民武裝加以整頓,共同組成“陜南抗捐**軍”,總共300多人。原“紅槍會”首領劉實通、岳新明二人,分別擔任正、副司令,特委書記宋興國兼任政治委員,直屬特委領導,就地開展斗爭。誰知抗捐**軍成立不久,就遭到陜軍**二六旅兩個營和洛南縣保安團的包圍進攻。敵眾我寡,敵強我弱,剛剛組建起來的300多人的隊伍,武器非常差,還沒有來得及整訓,沒有形成戰斗力,就被敵人突然襲擊,包了“餃子”,被打得七零八落,傷亡過半,散了攤子。戰斗中,正、副司令劉實通和岳新明一個當場犧牲,一個被敵人殺害。宋興國率領手槍團第二分隊30余人,于危急關頭殺開一條血路,奮力沖出敵人的包圍。程啟文也跟隨二分隊突圍出來。就地播下的一團火種,還不曾燃起斗爭的烈焰,就被敵人撲滅了,新組建僅有7天的一支革命武裝,剛剛打出中共商洛特委和抗捐**軍的旗號,就不復存在了。斗爭多么殘酷,犧牲多么慘痛啊! 幸存的紅軍小分隊,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之下,一邊戰斗,一邊奔走。他們接連翻過幾座大山,整整奔跑了六七十里,終于擺脫了敵人的追擊。當天晚上安全轉移到一條深山溝里,找到一戶人家,進行宿營休整。這時,身為特委書記的宋興國,看到抗捐**軍被打散,犧牲了那么多人,張勤同志也在戰斗中陣亡,深感損失慘重,內心愧疚萬分,他飯也不吃,抱著頭悲傷痛哭,戰士們勸也勸不住。他趁戰士們不注意,一個人悄悄走到外面,把手槍對準腦袋扣動了扳機。只聽“砰”的一聲槍響,宋興國同志倒在了血泊之中…… 宋興國自殺身死,如同雪上加霜,嚴重挫傷了二分隊的信心與士氣。每個人心里都像壓著一塊石頭似的,有的唉聲嘆氣,有的痛哭不止,情緒十分低落。生死關頭,大家都茫然不知所措。特委的領導成員,就剩下“少隊長”一個。 在此危難之時,“少隊長”挺身而出,毅然決然地擔負起了領導重任,他立即把戰士們召集起來,鏗鏘有力地說:“同志們,我們走了幾千里路,來到商州這個地方,就是要建立一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