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播火(插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087669
- 條形碼:9787535087669 ; 978-7-5350-876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播火(插圖版) 本書特色
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將大別山精神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作為中國革命珍貴的遺產,大別山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講好大別山紅色故事,弘揚大別山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鑒于此,我們組織、策劃、編寫了這套“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遴選黨史、軍史方面的學者專家,以飽滿的激情和生動的筆觸,客觀真實地再現當年風起云涌的斗爭場面,展現先烈英模的奮斗犧牲精神,這將對今天的青少年讀者起到培根鑄魂的示范引領作用。《播火/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是其中的一本,主要由五篇故事組成,分別是《牧童從軍記》《華陽游擊隊》《紅色袁家溝口》《紅二十五軍征戰平涼》《雪中送炭見真情》。
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播火(插圖版) 內容簡介
《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叢書 播火》內容簡介《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叢書 播火》由五篇故事組成,分別是《牧童從軍記》《華陽游擊隊》《紅色袁家溝口》《征戰平涼》《雪中送炭》。講述的是紅二十五軍孤軍北上,歷時10個月長征途中傳播革命火種、開辟根據地、領導人民群眾進行翻身解放,和到達陜北后與中央紅軍密切合作,雪中送炭、顧全大局、甘于奉獻的動人故事。紅二十五軍不忘紅軍初心使命,在陜甘人民心中播下了永不熄滅的火種,留下了一段段視死如歸、感天動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史詩,激蕩、傳承、弘揚、光大著革命精神……
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播火(插圖版) 目錄
華陽游擊隊
紅色袁家溝口
紅二十五軍征戰平涼
雪中送炭見真情
大別山紅色經典故事:播火(插圖版) 節選
庾家河會議后,紅二十五軍按照鄂豫陜省委的既定方針,南下鄖西,北達雒南,東人盧氏,西到藍田,一路掃除反動民團武裝和反動政權,摧毀國民黨在鄉村的統治基礎,打擊反動地方勢力,創建鄂豫陜革命根據地。 1935年1月31日,紅二十五軍占領柞水縣城,吸引國民黨陜軍西進,在2月1日的柞水縣蔡玉窯戰斗中殲敵1個營;緊接著,在2月5日的藍田縣葛牌鎮文公嶺戰斗中擊潰敵人2個團,殲敵2個多營,沉重打擊了敵人。隨后,紅二十五軍乘勝在陜東南的藍田、商縣、山陽、鎮安、柞水5縣邊界地區進行土地革命斗爭,發動群眾、武裝群眾,建立游擊隊、抗捐軍,擴大紅軍隊伍。 2月19日,鄂豫陜省委在湖北鄖西召開第20次常委會,決定以擴大紅軍隊伍為中心任務,堅定創建穩固的鄂豫陜邊新蘇區,并決定為了加強對新建蘇區和地方武裝的領導,成立中共鄂陜特委和鄂陜游擊司令部,來統一領導鄂陜邊南部4縣和陜東南5縣邊區根據地工作。郭述申①任特委書記,陳先瑞任游擊司令。不久,紅巖寺和袁家溝口等地建立起第三、第四路游擊師,黨的政權建設也發展迅速,藍田縣的葛牌鎮,柞水縣的紅巖寺、曹家坪,山陽縣的小河口、袁家溝口、杜家溝等地,都建立起了區、鄉蘇維埃政權,第二塊革命根據地初步建立起來了。 紅二十五軍在根據地張貼發布《關于商業政策問題》《告國民黨士兵書》等布告,擴大了紅軍的影響。國民黨陜西警備**旅的一個連發動起義加入了紅軍。群眾也看到紅軍紀律嚴明,連打勝仗,紛紛要求參加紅軍,如山陽縣袁家溝口曾兆祥兄弟帶著他們的3個兒子一家5 El參加紅軍,而在柞水縣紅巖寺,至今還流傳著牧童明道和帶領十幾個小伙伴一起參加紅軍的故事…… 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紅巖寺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鎮上一條狹窄的南北街道,路面由石板鋪就,兩側被不同風格的建筑環繞,店鋪櫛比相連,夾道而設,顯得古樸、雅致,富有山鄉情味。 清代的時候,這里已經成為商縣(今陜西商洛市商州區)、藍田、山陽、長安(今西安市長安區)、鎮安、柞水6縣區行旅必經之地,常常商賈云集,生意興隆。 后來當地人集資在此修建了東岳廟。街道的東側是一座坐南朝北、樓閣式的戲樓,它原本是東岳廟的一部分,在這一帶很有名,每年農歷三月十三Et,當地民眾都要在戲樓唱三天大戲,以祈愿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但后來東岳廟毀損,僅存此戲樓一座。戲樓由樓基、樓臺、樓宇三部分組成。樓基用青磚砌成,中空,樓臺是漆木板合縫鑲鋪。臺前兩根大柱上方,各有一道斜撐,斜撐上雕刻著精致、神氣的雙龍戲珠圖案;前臺與后臺之間的中擋門,一律用椴木雕刻的欞窗,正中是躍躍欲飛的“龍鳳呈祥”圖案。舞臺的天花板用山桃木由里到外鋪了三層,正中為八卦頂,中層畫有蝙蝠、麒麟、鴕鳥等祥獸,外層畫有瓶花、飛鳥和走獸等。戲樓屋脊由從左向右爬伸的兩條龍構成,正中有三層小塔一座。前檐兩角為翹檐,翹檐下各吊著一個小銅鈴,兩個橫梁頂端均有精巧的雕刻圖案,左為“魁星點斗”,右為“劉海戲蟾”。當地群眾說,在紅巖寺戲樓唱戲,遠在千米之外的地方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1935年初春,紅二十五軍來到紅巖寺,軍部首長吳煥先、郭述申在這里召開千人軍民大會,主席臺就設在戲樓上。會上宣布成立中共紅巖寺區委、紅巖寺區蘇維埃政府和鄂陜第三路游擊師,開辟了以紅巖寺為中心的紅色根據地。 P4-6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