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是什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51774
- 條形碼:9787100051774 ; 978-7-100-05177-4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是什么? 本書特色
該書是英國著名史學家卡爾的一部享譽世界的歷史理論名著,雖然是學術著作,但卡爾妙筆生花,使人讀來愛不釋手。作者在書中對“歷史”從各個側面進行了剖析,廣征博引,提綱挈領,提出了“歷史就是與現實不斷的對話”的著名命題。
歷史是什么? 內容簡介
該書是英國有名史學家卡爾的一部享譽世界的歷史理論名著,雖然是學術著作,但卡爾妙筆生花,使人讀來愛不釋手。作者在書中對“歷史”從各個側面進行了剖析,廣征博引,提綱挈領,提出了“歷史就是與現實不斷的對話”的有名命題。
歷史是什么? 目錄
導言 理查德??J.埃文斯
導言注釋 R.W.戴維斯
第二版序言
來自卡爾的檔案:《歷史是什么?》第二版注釋 R.W.戴維斯
**章 歷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事實
第二章 社會與個人
第三章 歷史、科學與道德
第四章 歷史中的因果關系
第五章 作為進步的歷史
第六章 擴展中的視野
索引
附錄:卡爾年譜 陳恒
歷史是什么? 節選
《歷史是什么?/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和科學家不同的是,歷史學家因使用材料的特性而陷入道德判斷這類主題,難道這一事實不正暗示歷史屈從于一個超歷史的價值標準嗎?我認為并不是這樣。讓我們設想“好”與“壞”這樣的抽象概念以及這些概念更加復雜的發展,處于歷史領域之外。但是,即便如此,這些抽象概念在歷史道德研究方面所起的作用與自然科學研究中的數學公式、邏輯公式所起的作用非常相同。抽象概念是思想中不可缺少的范疇;但是如果不把特定的內容放入這些抽象概念之中,抽象概念是沒有意義的,也沒有用途。如果你喜歡另一種比喻,我們在歷史或日常生活中應用的道德概念就像銀行里的支票:支票有印刷好的部分,也有等待填寫的部分。印刷部分由包括自由、平等、正義和民主這類抽象術語組成,這是基本的范疇。但是,我們要填寫支票的其他部分,支票才有價值,要寫上我們打算給誰多大程度的自由,我們把誰認為是我們的平等者,以及數目達到多少。我們填寫不同時代的支票,這一方式就是一種歷史。把特定的歷史內容輸入到抽象的道德概念,這一過程是一種歷史過程;事實上,我們的道德判斷是一種在概念框架內運作的判斷,而這一概念框架本身也是歷史的產物。當代國際上關于道德問題的爭執*喜歡采取的形式是,要求與自由、民主對立的觀點進行辯論。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但是放入概念之中的內容則隨著歷史而發生變化,內容隨時隨地發生變化;這些概念運用的實際問題只有通過歷史的眼光才能理解,也才能辯論。舉一個不太通俗的例子,有人試圖把“經濟理性”的概念當作一種客觀的、毫無爭議的標準,通過這一標準就可以檢測、判斷經濟政策是否符合愿望。這種試圖立即失敗。由古典經濟學法則培養出來的理論學家在原則上指責計劃是非理性對理性經濟過程的入侵;比方說,計劃者拒絕價格政策受供求律的約束,計劃政策下的價格不可能有理性的基礎。當然,計劃者常常采取非理性行為,因此也是愚蠢的行為,或許這也是事實。但是,判斷他們的標準不是古典經濟學那種陳舊的“經濟理性”。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加贊同相反的論點:不受控制的、毫無條理的自由放任經濟(laissez-faire)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而計劃則嘗試把“經濟理性”引介到這個過程中。但是,目前我想特別強調的是,要建立一個抽象的、超歷史的標準,通過這一標準來判斷歷史行動,這是不可能的。爭執的雙方都不可避免地把這樣的標準理解為適合他們自己歷史條件與愿望的特定內容。 這就是對這樣一些人的真正控告,他們要追求的是建立一個超歷史的標準或超歷史的準則,通過這一標準或準則可以對歷史事件或歷史環境做出判斷——不管這標準是來自神學家所假定的某些神圣權威,還是啟蒙時代哲學家所假設的靜態理性(Static Reason)或靜態自然(Static Nature)。并不是在應用標準時發生了錯誤,或標準本身就存在缺陷,而是建立這類標準的想法就是非歷史的,是與歷史的真正本質相抵觸的。這就為歷史學家根據其天職要不斷提出的問題提供了教條的答案:事先接受這些問題答案的歷史學家就是被蒙蔽著眼睛而從事他們的工作,就是放棄他的天職。歷史是運動;運動包含比較的意思。這就是為什么歷史學家比較喜歡以“進步的”、“反動的”這類比較性的詞語來表達他們的道德判斷,而不是以“好”、“壞”這類沒有比較含義的絕對詞語;這就是不以某些絕對的標準來定義不同的社會或歷史現象,而是依據它們之間彼此的關系來定義。此外,當我們檢測這些假定為絕對的、超歷史之外的價值時,我們發現這些價值實際上蘊藏于歷史之中。特定時間或特定地點出現的特別價值或理想要依據時間、地點的歷史環境來解釋。像平等、自由、正義、自然法這類假設的絕對觀念的內容是依時間的不同、地點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每一個群體都有扎根于歷史之中的自我價值。每個群體都自我保護,反對那些外來的、不合習俗價值的入侵,可以用像資產階級的和資本主義的、不民主的和集權的這類該詛咒的名稱,甚或用非英國的和非美國的這類更加粗魯的名稱來詆毀那些價值。抽象的標準或價值脫離于社會,脫離于歷史,就像抽象的個人一樣是一種虛幻。嚴肅的歷史學家是那些認為所有價值具有受歷史限制特性的人,而不是那些宣稱自己的價值超越歷史客觀存在的人。 ……
歷史是什么? 作者簡介
愛德華??霍列特??卡爾 (1892~1982)英國歷史學家。專門研究前蘇聯問題和國際政治。他是20世紀后半期西方國家最透徹地說明“歷史”這一概念的歷史學家之一,批判了“只有史料才能如實地反映歷史事實”的觀點,一再告誡人們不要盲目相信史料,是一位試圖把歷史的主觀性和客觀性結合起來進行研究的學者。 譯者簡介: 陳恒,男,1968年7月出生,漢族,籍貫安徽懷遠,全日制研究生,歷史學碩士,在職研究生,歷史學博士,教授,1996年7月參加工作,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