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逆向思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411514
- 條形碼:9787515411514 ; 978-7-5154-1151-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逆向思維 本書特色
《哈佛學者看中國和世界》作者張梅副教授全新力作 本書由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僑聯顧問喬衛,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終身教授、加拿大民族研究聯合會原會長郭世寶,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陳奉林,三位先生作序推薦。
逆向思維 內容簡介
逆向思維即不正面解決問題,而是從反面或側面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如塞翁失馬、近代的流水線從人移動變成物體移動、洗衣機的硬軸變成軟軸等,這些都是經典的案例。 本書分為九章,從如何用逆向思維提高溝通效果、“逆向管理”、快速化解經營難題、“財務自由”、不分市場只分頭腦等方面,揭示了在生活、工作與學習中如何正確運用逆向思維。 正確運用逆向思維,可以讓我們在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時變得更有力量與智慧,有更多的收獲,特別是在遇到困難或是挫折時,它能為你指出一條逆襲之路。
逆向思維 目錄
**章 什么是逆向思維
生活不會虧待擁有逆向思維的人 / 2
*短的路,走起來未必*快 / 4
拒絕瞎忙,跳出思維的“舒適區” / 9
以果導因,倒推事情的發展邏輯 / 12
反向推理,尋找解決問題的捷徑 / 15
逆向剖析,看到假象背后的真相 / 19
第二章 逆向思維如何修煉
焦慮的根源可能在于反芻思維 / 26
不自信?一定是思維出了問題 / 30
突破思維局限,理性消除負面情緒 / 33
打破思維魔咒,提升幸福指數 / 37
在自我反省中實現思維進階 / 41
思維受限,越努力越迷茫 / 44
第三章 如何用逆向思維提高溝通效果
逆邏輯表達:別被問題堵住嘴巴 / 52
拒絕尬聊,逆轉思維找話題 / 56
說話太直?分明是腦子不拐彎 / 59
笑納吐槽,壞事也能變好事 / 63
反向提出觀點,提升可信度 / 68
調不在高,拉低是為了抬升 / 72
第四章 “以終為始”,把握做事的主動權
不要拿起錘子就想到釘子 / 78
逆轉思維,使問題簡單化 / 81
反套路,就是*好的套路 / 85
做事要真,但也不要忘了“虛” / 88
轉換思路,化被動為主動 / 92
避免落入逆火效應的陷阱 / 96
第五章 “逆轉處世”,方能實現社交自由
和優秀的人相處,思維也要跟上 / 102
正看他人不順眼,就反過來看自己 / 105
不怨天尤人,懂得逆向操作 / 107
別怕被“利用”,就怕你沒用 / 110
害怕談錢?說明你不自信 / 113
弱者未必“有理”,強者未必“應該” / 117
第六章 “升維思考”,逆轉人生困局
淘汰你的不是對手,是舊思維 / 122
以退為進,合理運用彈性思維 / 126
危即是機,不畫地為牢 / 129
運用破局思維跳出人生的“怪圈” / 132
擺脫囚徒思維,在更高層面解決問題 / 135
跳出思維的坑,別被習慣拴死 / 140
第七章 “思維轉彎”,拒絕低效率的勤奮
在“變”與“不變”中駕馭自己 / 148
“窮忙”真相:低效率的勤奮 / 150
反轉思維,劣勢也是優勢 / 153
反彈琵琶,用逆向思維創新 / 156
高能低薪?都是思維惹的禍 / 158
高效能人士的6種逆向思維 / 162
第八章 “逆向管理”,快速化解經營難題
員工差?說到底還是管理不行 / 168
*有效的管理,就是削減管理 / 171
會“懟”的員工,才算好員工 / 174
工作處于被動時,要學會突破傳統思維 / 178
向上管理:主動打開工作局面 / 181
善用逆向思維激勵團隊 / 185
第九章 “財富自由”,不分市場只分頭腦
學會賺逆向思維的錢 / 190
在他人的認知盲區賺錢 / 193
逆轉思維,把缺點當賣點 / 195
做生意就是要讓顧客“占便宜” / 199
冷門生意往往也是暴利生成之處 / 203
人與人的差別不在財富,而在思維 / 206
參考文獻 /211
逆向思維 節選
**章 什么是逆向思維 優秀者和平庸者的區別之一在于是否善于思考。相比較而言,優秀的人更善于思考,特別是善于逆向思考,因其具有更深的洞察力,故而能夠站在更佳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更可能實現“突圍”。人的思維一旦進入死胡同而不懂得反轉,那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條了。 生活不會虧待擁有逆向思維的人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我們學習的渠道、獲得的信息、懂得的道理越來越多,可是,為什么仍有很多人走不出自己的小天地,生活在迷茫與困頓中呢? 因為思維方式不同! 許多時候,不是他們不夠努力,而是習慣于使用正向思維——在問題面前經常循規蹈矩地得出理所當然、司空見慣的答案。因為受這種思維習慣的限制,所以也就很難把一些事情看得通透。 那么,什么是正向思維呢? 正向思維即根據事物發展的進程進行思考,是一種由已知推測未知,并揭示事物本質的線性思維方式。其邏輯是:因為甲,所以乙。 生活中,優秀的人不但善于正向思維,往往也善于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是相對于正向思維而言的,也叫求異思維。簡單來說,即“反其道而思之”,就是打破習慣思維方式的束縛,從已有定論的事物、現象、觀點出發,倒過來進行推理、思考的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 在社會生活、生產的各個領域,逆向思維都有廣泛應用。而且很多時候,善于逆向思維的人看問題會更全面更透徹,更善于掌控自己的人生。 舉個簡單的例子。 在一節物理課上,老師問學生:“汽車為什么必須要有剎車裝置?” 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 “為了不讓汽車超速。” “為了把速度降下來。” “一定是為了避免發生碰撞。” …… 老師說:“你們的回答都沒錯,但*好的答案是:為了讓你開得更快!” 學生們不解,開始交頭接耳。 老師解釋說:“你們認真想一想,假設你開的車沒有剎車系統,那么你能開多快?正是因為可以剎車,所以我們才敢加速,敢快速行駛,才能快速到達我們向往的目的地。” 上面這個例子中,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運用了正向思維。老師則是從另一個思維角度給出了“一反常規”的答案,既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又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實,在我們的成長之路上,也需要經常作這樣的逆向思考——當我們一路向前奔跑,在追求事業、成功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來自家人、親戚、朋友的質疑: “好好的主任醫師你不干,就那么喜歡‘跨界’嗎?” “你這樣折騰下去,哪有時間享受生活?” “你追求的東西實在是‘高大上’,我們看不懂。” …… 有時,這種質疑甚至是帶有刺激性的。按正常的思維,我們可以選擇無視,也可以選擇禮貌性地“敷衍”,但是換一個角度看,這有些像汽車的剎車裝置——人生需要這種“剎車”,它不是為了讓我們停止前進,而是為了讓我們走得更快、更平穩。所以,我們要感激這種“剎車”,并學會明智地使用它們。 現實生活中,很多被所謂的“幸運”眷顧的人除了有過硬的專業技能之外,*顯著的一個優勢就是善于逆向思維。特別是在今天,網絡資訊非常發達,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可能刷爆眼球的新聞熱點,各種觀點更是滿天飛,你如何從中看到事實與真相,更好地把握自己呢?這時可以選擇逆向思維。如果不善于逆向思維,思路總是被人牽引,那么,不論生活、學習,或者投資,都很難掌握主動權,甚至會被現實一次次無情地打臉。
逆向思維 作者簡介
丁利華: 早年曾經是一名臨床主治醫師,從1991年起,在多家全球TOP50強制藥企業先后任中國銷售總監、事業部總監、全國運營總監、業務總經理、總裁和亞太區核心管理人員等高層管理崗位。20世紀90年代中期曾自己創業,并在國內創新型企業擔任總經理和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多年。 近幾年,他跨界進入醫療大數據公司,出任聯席CEO和資深顧問,同時擔任浙江大學醫學院校友導師,美國偉事達(VISTAGE)私董會總裁教練,創辦了半公益私董工坊MoHoney。 2021年初,他作為聯合創始人兼CEO,創立一家平臺型生物技術公司lncTAC BioTech,正在開發一系列完全創新的核酸類藥物。 可以說,在職場上老丁是一個“另類”。中企、外企、創業,不斷逆行。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