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巴黎,19世紀的首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94214
- 條形碼:9787100094214 ; 978-7-100-09421-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巴黎,19世紀的首都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讀者我館歷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20世紀50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表作品。我們確信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系統,匯編為叢書,才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于研讀查考,又利于文化積累。為此,我們從1981年著手分輯刊行,至2011年已先后分十二輯印行名著500種,F繼續編印第十三輯。到2012年出版至550種。今后在積累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出得更好。
巴黎,19世紀的首都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的是德國學者瓦爾特?本雅明《拱廊研究計劃》的幾篇完成稿。本雅明的名字在中國人文知識界已經是耳熟能詳了。關于他的《拱廊研究計劃》可能還需要向讀者做些簡單的交代。拱廊研究計劃(德文:Das Passagen—Werk;英文:The Arcades Project)是本雅明對巴黎19世紀一種城市景觀的研究。
巴黎,19世紀的首都 目錄
巴黎,19世紀的首都(1935年提綱)
巴黎,19世紀的首都(1939年提綱)
波德萊爾筆下的第二帝國時期的巴黎
一、波希米亞人
二、閑逛者
三、現代性
附錄
論波德萊爾的幾個主題
附錄 波德萊爾論丹蒂
巴黎,19世紀的首都 節選
理解波德萊爾寓言方式的鑰匙是與商品通過價格而獲得的那種特殊意謂同氣相求。通過物品的意謂來貶低物品,這種獨特的貶低方式是17世紀寓言所特有的,與那種用物品作為商品的價格來貶低物品的獨特方式,乃是異曲同工。物品遭到這種貶黜是因為它們作為商品可以被課稅。這種貶黜在波德萊爾筆下是用“新奇”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價值來平衡!皶r新”代表了那種絕對價值,是不能解釋和比較的。它變成藝術的終極壁壘!稅褐ā返*后一首詩《旅行》這樣寫道:“啊,死亡,老船長,時間到了!快起錨!”⑤閑逛者的*后一次旅行:死亡。目標:新奇。新奇是一種獨立于商品使用價值之外的品質。它是那種以不斷翻新的時尚為載體的虛假意識的源泉。藝術的*后一道防線應該與商品的*前沿的攻擊線相重合,這個事實不得不始終回避著波德萊爾。 《憂郁與理想》——在《惡之花》**部的這個標題里——法語中一個古老的外來詞與一個新的外來詞聯結在一起。⑥對于波德萊爾,這兩個概念彼此沒有矛盾。他在憂郁中看到了理想的*新變形;理想在他看來似乎是憂郁的**表達。在這樣一個標題下,他把極端新奇的東西向讀者展現為“極其古老的”東西,他把*活躍的形式賦予他的現代觀。他的全部藝術理論的關鍵就是“現代美”;而對于他來說,現代性的證據似乎就在于這一點:它被打上了“有朝一日會成為古代性(古跡)”的宿命標記,它向一切目睹它的誕生的人顯露了這一標記。在這里我們遇到了意外性的本質,而它對于波德萊爾來說是美的不可轉讓的品質。一如美杜薩的目光對于希臘人那樣,現代性的面孔用它極其古老的目光電擊著我們。 ……
巴黎,19世紀的首都 作者簡介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紀Z具影響力的文學評論家和哲學家之一。出生于德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在申請大學教職失敗后,一直從事文學評論和翻譯工作。他的作品在法蘭克福學派批評理論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譯者簡介: 劉北成,1949年8月生于北京,1981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獲碩士學位。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F為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系主任。長期從事世界近代史和西方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在評介當代西方后現代主義思想、譯介國外史學及世界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編著有《?滤枷胄は瘛、《本雅明思想肖像》等,譯有《論歷史》、《歐洲近代思想史》、《瘋癲與文明》、《白銀資本》、 《歷史學與社會理論》等。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