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近代知識考古學:國家、戰爭與知識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0876
- 條形碼:9787108070876 ; 978-7-108-07087-6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近代知識考古學:國家、戰爭與知識人 本書特色
本書以子安宣邦出版于1996年的《近代知識考古學——國家、戰爭與知識人》(巖波書店)為基礎,選入《日本民族主義解讀》中四篇相關論文,新編而成中文版,是“子安宣邦作品集”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其中,“知識考古”能體現作者多年來堅持的批判性視野和話語分析式思想史方法。正如福柯研究歷史時注重“知識”“話語”“觀念”的產生機制及與權力的關系一樣,本書注意在特定的思想史空間中確定某一概念或思想學說出現的“事件”性及其與社會意識形態的關聯。對于柳田國男“一國民俗學”、戰前京都“學”、近代與近代化論、“日本民族”概念、人間倫理學和“種的理論”等所做的剖析,均非一般概念學術史的考鏡源流,而是解構主義意義上的話語分析和知識考古。作者對“近代”日本的深度反思,貫穿其著作系列的始終,而以此書為發端。
也就是說,《近代知識考古學》的出版在子安宣邦先生的學術生涯中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預示了他此后二十余年的批判視野和思想史方法論路徑。對于要全面了解他的研究的中國讀者來說,可以視此為一本導論性質的著作。
近代知識考古學:國家、戰爭與知識人 內容簡介
本書以子安宣邦出版于1996年的《近代知識考古學——國家、戰爭與知識人》(巖波書店)為基礎,選入《日本民族主義解讀》中四篇相關論文,新編而成中文版,是“子安宣邦作品集”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其中,“知識考古”*能體現作者多年來堅持的批判性視野和話語分析式思想史方法。正如福柯研究歷史時注重“知識”“話語”“觀念”的產生機制及與權力的關系一樣,本書注意在特定的思想史空間中確定某一概念或思想學說出現的“事件”性及其與社會意識形態的關聯。對于柳田國男“一國民俗學”、戰前京都“支那學”、近代與近代化論、“日本民族”概念、人間倫理學和“種的理論”等所做的剖析,均非一般概念學術史的考鏡源流,而是解構主義意義上的話語分析和知識考古。作者對“近代”日本的深度反思,貫穿其著作系列的始終,而以此書為發端。
也就是說,《近代知識考古學》的出版在子安宣邦先生的學術生涯中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預示了他此后二十余年的批判視野和思想史方法論路徑。對于要全面了解他的研究的中國讀者來說,可以視此為一本導論性質的著作。
近代知識考古學:國家、戰爭與知識人 目錄
章一國民俗學的確立
第二章近代知識與中國觀——“學”的確立
第三章“國語”死去,“日本語”就誕生了嗎?
第四章日本的近代與近代化論——戰爭與近代日本知識人
第五章“近代”主義的錯誤與陷阱——丸山真男的“近代”
第六章在隱蔽與告發之間——戰爭的記憶與戰后意識
第七章被書寫者和無法書寫者——歷史表象與死者的記憶
第八章“日本民族”概念的知識考古——“民族”“日本民族”概念的確立
第九章“民族國家”的倫理學建構(一)——和辻哲郎:從eshics到倫理
第十章“民族國家”的倫理學建構(二)——和辻哲郎:昭和日本的倫理學
第十一章哲學的民族主義表征——“種的邏輯”與國家之本體論
注釋
譯者后記
近代知識考古學:國家、戰爭與知識人 作者簡介
1933年生。畢業于東京大學。大阪大學名譽教授,曾任日本思想史學會會長,日本思想史大家。子安宣邦以一系列著作,對江戶時代以來的日本思想界重要人物及其思想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批判性的研究。子安宣邦知識淵博、思想深刻,在日本學術界有廣泛影響。趙京華 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著作有《日本后現代與知識左翼》《周氏兄弟與日本》《中間的思想》及《活在日本的魯迅》(即出)等;譯著有《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人歌人哭大旗前》等;主編《柄谷行人文集》(六卷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