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修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80221
- 條形碼:9787100180221 ; 978-7-100-18022-1
- 裝幀:10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修訂本)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這是尼采未完成的一部早期哲學著作,與《悲劇的誕生》的理路一脈相承。 尼采對希臘哲學的關注和重視眾所周知,前蘇格拉底哲學是尼采思想的重要淵源之一,而在尼采著作中,專論前蘇格拉底哲學的作品只有這一部,僅此就足以表明本書對于研究尼采思想的意義了。 此書作譯俱佳,中譯文在還原尼采語言詩性與嚴謹兼備的同時,做到了中文表達的通順流暢。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修訂本) 內容簡介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是尼采的一部未完成、生前也未發表的早期著作,寫于《悲劇的誕生》之后,約1873年左右,并與《悲劇的誕生》一脈相承。全書主要是介紹和論述5位希臘哲學家: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和阿那克薩哥拉的思想。這本書并沒有像通常的哲學史那樣,對有名的哲學家們做概覽式的敘述;而只是擇取每個哲學家的思想中*有個性的,能*鮮明地體現出其個性的言論。正像尼采本人在序言中所說,“通過三件軼事,便可給出一個人的肖像。我試圖從每個體系中抽出三件軼事,對于余下的,則只能忍痛割愛了。”這樣的手法摒棄了平常又冗長的歷史性論述,從而在敘述事實之外還實現了對事實的超越。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修訂本) 目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尼采手稿與筆記簡寫表
譯后記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修訂本) 節選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修訂本)》: 當赫拉克利特的想象力用喜悅的旁觀者的眼光注視變動不居的宇宙即“現實性”,看到在快樂的競賽中無數對選手在嚴格的裁判的監督下搏斗時,一種更高的想法油然而生。他再也無法把正在搏斗的一對選手和裁判區分開:裁判自己好像在比賽,競賽者好像也在進行裁判。不錯,因為從根本上說他所知覺到的只是永遠居支配地位的正義,所以,他敢于宣布:多樣性的斗爭本身就是純粹的正義!而且,從總體上說,一就是多。因為所有那些質在本質上是什么?它們是不朽的神嗎?它們是彼此分離的、始終自行活動的本質嗎?如果我們所見的世界只知道生成和消逝,而根本不知道持留,也許那些質本應構成一個別樣的形而上世界,雖然不是阿那克西曼德在多樣性的漂浮面紗下所尋求的那個統一的世界,而是一個永恒的、本質上多元的世界?也許在兜了一個圈子之后,赫拉克利特又一次陷入了他曾強烈地加以否認的二重世界秩序,一個是由無數不朽的神靈和魔鬼——即多種實在——組成的奧林匹斯世界,一個是只能看到奧林匹斯競賽的硝煙和刀光劍影——即單純生成——的人類世界?阿那克西曼德恰恰就是從確定的質逃避到形而上學“不定”的母腹之中的。因為這些確定的質不斷生成和消逝,他否認它們擁有任何真正的、本質性的此在。但這豈不是說,生成只不過是使永恒的質之間的斗爭變得可見而已?也許在事物的本質中根本就沒有生成,只有許多真正不生不滅的實在的同時并存。這豈不是說,我們之所以談論生成,完全是由于人類知識本來就十分脆弱的緣故? 這是非赫拉克利特式的道路,也是錯誤的道路。他又一次呼喊:“一即是多。”多種多樣可知覺的質,既不像后來的阿那克薩哥拉所認為的那樣是永恒的存在,也不像后來的巴門尼德所認為的那樣是我們感官的幻覺,它們既不是凝固自主的存在,也不是人的頭腦中稍縱即逝的假象。任何人都不能借助辯證的鑒別力或者通過計算猜到只預留給赫拉克利特的那第三種可能性,因為他在此所發明的,即使在神秘的奇跡和出人意料的宇宙隱喻范圍內,也實屬罕見。——世界是宙斯的游戲,或者用更為物理化的語言說,是火的自我游戲。只有在這個意義上,一才同時是多。一 為了首先解釋采用火作為一種構成世界的力量,我要提醒人們注意阿那克西曼德以什么方式深化了用水作為事物本原的理論。盡管基本上相信泰利斯,并且強化和擴大了泰利斯的觀察,但阿那克西曼德不能確信:在水之前和水之后,沒有其他質的階段。相反,在他看來,濕本身是由熱和冷構成的,因此,熱和冷應當是水的初期階段,是更為源始的質。隨著它們從“不定”的源始存在中分離出來,便開始了生成。作為物理學家,赫拉克利特秉承了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但他對后者的熱做出了重新解釋,把它看作噓氣、熱的呼吸和干燥的蒸汽,簡言之,看作火熱的東西。現在,他就這個火所做的陳述,和泰利斯與阿那克西曼德就水所做的陳述是一樣的:火通過無數次變化,首先是通過熱、濕和硬這三種基本狀態,走完生成之路。因為水一部分下降變成土,一部分上升變為火。或者像赫拉克利特仿佛更準確地表述的那樣,從海上只升起純凈的蒸汽,用以滋養天上的星辰之火;從地上只升起渾濁而模糊的蒸汽,用以滋養潮濕。純凈的蒸汽是從海到火的通道,而不純凈的蒸汽則是從土到水的通道。火的兩條變化之路就是這樣不斷運行的:上升和下降、前進和后退以及二者的同時并存。從火到水,從水到土,從土又回到水,從水再到火。如果說在若干*為重要的觀念上——比如,火通過蒸汽得以保持,又比如,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部分是土,部分是火——赫拉克利特是阿那克西曼德的追隨者,那么,在下述看法上,他卻是獨立的,并且與阿那克西曼德相沖突:阿那克西曼德把冷與熱相并列,以便讓濕從此二者中產生出來,而赫拉克利特卻把冷排斥在物理過程之外。當然,對赫拉克利特來說,這樣做是必然的,因為如果一切都應當是火,那么,在火的一切可能的變化中,就不可能有它的絕對對立面。所以,他必將把人們稱為冷的東西解釋為熱的等級,并且能夠毫不費力地證明這一解釋。 ……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修訂本) 作者簡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 (1844-1900)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他的著作對于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于后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后現代主義上。 譯者簡介: 李超杰,哲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哈佛大學(1998-1999)和柏林洪堡大學(2003-2004)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德國哲學、生命哲學等。著有《理解生命:狄爾泰哲學引論》(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現代西方哲學的精神》(商務印書館2009)、《近代西方哲學的精神》(商務印書館2011)、《哲學的精神(修訂版)》(商務印書館2013)等。譯有《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商務印書館2006)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