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十二把椅子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2788873
- 條形碼:9787532788873 ; 978-7-5327-8887-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二把椅子 本書特色
《十二把椅子》是蘇聯(lián)文學(xué)中的一朵奇葩,同時也是不朽的諷刺杰作,作者用嬉笑怒罵的語言和一種平視的視角展現(xiàn)了一個復(fù)雜、混亂的世界,盡管故事里寫得是形形色色的惡,但是幽默而有力的諷刺不同于空洞的說教,在書中展現(xiàn)了一種傳承自契訶夫的笑的力量,這種笑使那些陰暗和邪惡似乎也不再可怖,因為在歡笑中,人們總會在絕境中生出希望。
十二把椅子 內(nèi)容簡介
《十二把椅子》是蘇聯(lián)作家伊利亞·伊里夫和葉甫蓋尼·彼得羅夫的代表作,在這本書問世之前,兩人只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記者,但是《十二把椅子》從在雜志上連載開始,就迅速成為全蘇聯(lián)老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甚至兩位作者不得不在群眾的要求下創(chuàng)作續(xù)集,并將在本書中死去的主角復(fù)活。
故事圍繞一筆被藏在椅子中的寶藏展開。革命來臨之際,一位貴族夫人將一些價值不菲的珠寶藏進了十二把一套的椅子中的一把,這個秘密直到臨終時她才透露給自己的女婿和為她做臨終告解的神父。這兩人各懷鬼胎,各自開始了遍布整個蘇聯(lián)的尋寶之旅,引發(fā)了一系列讓人忍俊不禁的荒唐事件。故事諷刺了當(dāng)時社會上各色匪夷所思的人和事,有舊時代的遺毒,也有新時代的蛀蟲,甚至還能通過蛛絲馬跡找到當(dāng)時社會名流和重要事件的影子。然而讓這本書成為不朽杰作的并不是這個幽默滑稽的故事本身,而是作者在描述這個故事時所使用的平視視角。作品中沒有寫作者居高臨下的語氣,更沒有說教意味和指責(zé),而是真實地反映著:無論個人也好、社會也好,總會有黑暗的角落,善與惡總是共生存在的。書中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正面人物,但是卻沒有讓人對社會感到失望,反而讓人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十二把椅子 目錄
**部分老城里的獅子001
**章別津丘克與“仙女”003
第二章佩圖霍娃太太辭世015
第三章罪人警鑒026
第四章遠游的繆斯034
第五章了不起的幕僚039
第六章鉆石迷霧050
第七章“泰坦尼克”后遺癥058
第八章知恥無悔的小偷064
第九章您的卷發(fā)去哪兒啦?078
第十章鉗工、鸚鵡和算命婆087
第十一章“人生鏡像”檢索100
第十二章熱情似火的女人是詩人的夢想115
第十三章請深呼吸:您太激動啦!130
第十四章劍犁之盟148
第二部分莫斯科之行165
第十五章椅子的海洋167
第十六章貝爾托爾德·施瓦爾茨修道士公共宿舍170
第十七章先生們,請尊重床墊!180
第十八章家具博物館189
第十九章歐式表決201
第二十章從塞維利亞到格林納達214
第二十一章體罰228
第二十二章吃人的艾洛齊卡243
第二十三章押沙龍·弗拉基米羅維奇·伊茲努連科夫254
第二十四章汽車俱樂部267
第二十五章與裸體工程師的談話278
第二十六章兩次拜訪287
第二十七章精巧的坐牢專用箱籠294
第二十八章小母雞和太平洋小公雞304
第二十九章《加百利頌》的作者316
第三十章哥倫布劇院內(nèi)327
第三部分佩圖霍娃太太的寶藏345
第三十一章伏爾加河迷幻之夜347
第三十二章不潔凈的一對357
第三十三章逐出天堂366
第三十四章星際國際象棋代表大會374
第三十五章及其他394
第三十六章翠石洼風(fēng)光401
第三十七章綠角414
第三十八章在云端426
第三十九章地震437
第四十章寶藏455
譯后記468
十二把椅子 節(jié)選
才一宿的工夫,寒冷就散盡了。天氣一下子變得相當(dāng)暖和,以至于早起出行的人們個個腿腳發(fā)軟。處處都能聽到麻雀的啾啁。甚至連一只從廚房里躥出來的母雞都感覺自己氣力倍增,跑到大院子里打算一飛沖天。天空中飄著幾團小小的云彩,垃圾箱里飄出堇菜和田園湯的味道。屋檐下和風(fēng)輕柔。幾只貓懶散地躺在屋頂上,氣定神閑地看著院子里,有個名叫亞歷山大的樓層服務(wù)生正捧著一包臟衣服跑步穿過。 “索邦”酒店的走廊里一片嘈雜。代表們都來參加有軌電車線路開通儀式。掛著“索邦”牌子的酒店班車把他們大批大批地送到酒店門口。 熱情洋溢的太陽揮灑著溫暖。商店的卷簾鐵門都被拉了上去。蘇維埃工作人員穿著棉大衣,出門上班也感到了春意的壓力,敞開了衣襟,大口喘著粗氣。 合作社路上,面粉廠一輛超載的大貨車斷了板簧,維克多·米哈伊洛維奇·波列索夫已經(jīng)趕到了事故現(xiàn)場,正在指手畫腳。 在奢華度剛好符合辦公設(shè)施條件的房間里(兩張床和一個床頭柜),響起了猶如一匹馬在打鼾或者嘶吼的聲音:那是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正在歡快地洗臉清理鼻孔。了不起的幕僚躺在床上,仔細端詳著高筒皮鞋表面的破洞。 “忘了說了。”他說,“欠我的錢還我吧。” 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從毛巾里探出頭來,沒戴夾鼻鏡的眼珠子瞪出來,看了看合伙人。 “您這么看著我干嗎,就好像當(dāng)兵的在頭上找虱子一樣?有什么好奇怪的?欠了錢嗎?是!你是欠我錢呢。我昨天忘了告訴您,受您的委托,我自己墊付了清單的錢,七十盧布。這可是有收據(jù)的。您得轉(zhuǎn)給我三十五盧布。合伙人嘛,我想,開支也應(yīng)該平分吧?” 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戴上夾鼻鏡,看了一遍收據(jù),不甘心地掏了錢。不過,就連這事情也沒能讓他的喜悅心情蒙上陰影。財富眼看唾手可得。三十五盧布在成堆鉆石的光芒照耀下,簡直就像消失不見的塵粒。 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堆起滿臉燦爛的笑容走出房間,在走廊里來回散起步來。新生活是用奇珍異寶堆積起來的,想起來就覺得舒坦。“至于那個神父嘛,”他幸災(zāi)樂禍地想,“傻瓜終究是傻瓜。椅子他是再也看不到的了,就像他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絡(luò)腮胡一樣! 走到走廊盡頭的時候,沃羅比亞尼諾夫轉(zhuǎn)過身來。13號房間那扇滿是裂紋的白漆房門被打開了,穿著藍色偏領(lǐng)襯衫的費奧多爾神父竟然迎面向他走來,腰里還纏著一根掛著毛茸茸穗子的破舊黑腰帶。幸福已經(jīng)在他那張和善的臉上暈開。他也來到走廊里散步。競爭對手狹路相逢了好幾次,彼此都用眼神把勝利的宣言甩到對方臉上,然后各自繼續(xù)散步。兩人在走廊盡頭同時轉(zhuǎn)過身來,又開始面對面接近……極度的興奮在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心里喧騰。費奧多爾神父也被同樣的心情支配著。兩個人的內(nèi)心都充滿了對手下敗將的憐憫之情。終于,兩架航班第五次相遇時,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忍不住了。 “神父您好啊!彼荒橂y以形容的愜意。 費奧多爾神父也極盡上帝允許之鄙夷,回應(yīng)道: “早上好,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敵對雙方又各自散去。 兩個人再次走到一起時,沃羅比亞尼諾夫不客氣了: “上次見面我沒傷著您吧?” “沒有啊,怎么會呢,見面很愉快!鄙窀干癫娠w揚。 兩人又一次分開?墒琴M奧多爾神父的嘴臉開始讓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惱火了。 “您已經(jīng)不做午禱了吧?”又一次遇到時,他開口問道。 “午禱有什么好做的!連教民們都跑光了,到各城各鄉(xiāng)尋寶去了! “請您說話注意——找的可是自己的寶藏!自己的!” “到底是誰的——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家都在找。” 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想要罵幾句難聽的話,甚至已經(jīng)張開了嘴巴打算付諸行動,卻一個字都沒想出來該罵什么,只好悻悻地走回房間。只過了一小會兒,土耳其臣民的兒子便從里面閃身而出——正是奧斯塔普·本德爾,他披著一件淺藍色背心,踩著皮鞋上散落的鞋帶,走到沃斯特利科夫跟前。費奧多爾神父臉上的酡紅立刻消退了,瞬間變成煙灰色。 “您來淘舊貨嗎?”奧斯塔普嚴厲叱問,“買椅子?牲畜的下水?鞋油盒子?” “您想干嗎?”費奧多爾神父囁嚅道。 “我倒是想把舊褲子賣給您! 神職人員手腳冰涼,立刻閃到一邊。 “您怎么啞了,一副高僧接見信眾的傻樣?” 費奧多爾神父慢慢地向自己的房間移動。 “舊貨我們買,新的我們偷!”奧斯塔普沖著他的背影叫道。 沃斯特利科夫把脖子縮了進去,在門邊停下腳步。奧斯塔普繼續(xù)冷嘲熱諷: “褲子到底要不要,*尊敬的法僧?買不買?還有兩只背心的袖子,圓面包的邊角圈,還有一對死驢的耳朵。一整套購買是批發(fā)價,更便宜。而且這些都不在椅子里面,都不用去找了!?!” 法僧在背后關(guān)上了門。得意洋洋的奧斯塔普慢慢踱了回去,鞋帶在地毯上打著節(jié)拍。就在他魁偉的身軀走到了足夠遠的位置,費奧多爾神父迅速從門里探出腦袋,尖聲脆叫著宣泄了壓抑已久的憤怒: “你才是傻瓜!” “你說什么?”奧斯塔普大叫一聲,返身撲了過來,但是門已經(jīng)被鎖上了,只聽到插銷咔嗒一聲。 奧斯塔普俯下身對準鎖孔,手掌攏成喇叭狀,字正腔圓地說: “麻醉人民的鴉片(出自卡爾·馬克思的著作《宗教是人民的鴉片》。)賣多少錢?” 門后沒有聲音。 “神父,您是個下流坯!”奧斯塔普提高了嗓門。 就在這一刻,門鎖里突然刺出一根鉛筆,原來是神父想用鉛筆的尖端刺傷敵人。合伙人及時閃身躲過,而且還一把抓住了鉛筆。隔著一扇門的敵我雙方二話不說,開始把鉛筆拽向自己一方。年輕的一方取得了勝利,鉛筆像一根插在肉里的刺一樣,被慢慢地從鎖眼里扯了出來。奧斯塔普帶著戰(zhàn)利品回到自己房間。兩位合伙人更加歡欣鼓舞了。 “敵人逃啊,逃啊,逃啊。ǔ鲎云障=鹪姼琛队⒚鞯膴W列格之歌》,后被改編為流行歌曲。)”奧斯塔普唱起歌來。他用折疊小刀在鉛筆的側(cè)面刻一個臟字,隨即跑到走廊里,從鎖眼里把鉛筆扔了進去,便立刻跑了回來。 兩個朋友在燈下掏出綠色的清單存根,開始詳詳細細地研究起來。 “這張是‘牧女’掛毯的清單。”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不無感慨地說,“這幅掛毯還是我從一個彼得堡古玩商手里買來的。” “‘牧女’就見鬼去吧!”奧斯塔普嚷嚷著把清單撕成碎條。 “圓桌……看來,也是這一套家具里的……” “把桌子拿來。桌子也去見鬼!就剩兩張清單了:一張是十把椅子,給了莫斯科家具工藝博物館,另一張是一把椅子的,給了老城的戈里匝祖耶夫同志,家住普列漢諾夫路15號。” “準備好錢吧!眾W斯塔普說,“也許,還得去一趟莫斯科呢。” “可是這里還有一把椅子呢?” “一比十的機會。不過就是一個數(shù)字而已。說實在的,這位戈里匝祖耶夫先生別把椅子扔進火爐給燒了就好! “別這么開玩笑,不吉利! “沒事的,沒事的,自由之父康拉德·卡爾洛維奇·米赫爾松,我們會找到的!我們的事業(yè)是神圣的!我們要帶上棉麻包腳布,還得有奶油吃! “我怎么總覺得,”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琢磨著說,“寶貝應(yīng)該就在這把椅子里面! “哈!您覺得?您還覺得什么了?沒了嗎?那好吧。那我們還是照著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干吧。天雖高,那是屬于鳥兒的,我們只管去找椅子 改編自德國社會民主黨、第二國際創(chuàng)建人之一和領(lǐng)導(dǎo)人倍倍爾(1840—1913)的名言。原文是:天雖高自有鳥去飛,我們只管人間是非…… 。我現(xiàn)在迫不及待地想要見一見這位帝國主義戰(zhàn)爭殘廢軍人戈里匝祖耶夫先生,普列漢諾夫路,15號。您別拖后腿,康拉德·卡爾洛維奇。我們一路邊走邊訂個計劃! 兩人走過費奧多爾神父的房門時,好記仇的土耳其臣民后代使勁用腳踹了一下。房間里的競爭對手遭到迫害,立刻發(fā)出有氣無力的低吼。 “他可別跟著我們!”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有點擔(dān)心。 “經(jīng)歷了今天的部長級游艇會晤,雙方不會再有任何近距離接觸的可能了。他怕我。” 兩個朋友一直到傍晚才回來。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滿臉心事的樣子。奧斯塔普卻興高采烈。他腳踩一雙新買的深紅色皮鞋,鞋幫上還箍了一圈橡膠印花,穿著綠黑相間的棋格紋襪子,頭戴奶油色鴨舌帽,還披著一條羅馬尼亞色澤的半絲圍巾(指1920年代在敖德薩非常流行的玫瑰色圍巾)。 “椅子倒是在!币敛ɡ亍ゑR特維耶維奇回想著拜訪戈里匝祖耶娃的經(jīng)過,“但是怎么拿到手呢?買嗎?” “怎么能買呢。”奧斯塔普回答,“別說這樣的消費不會有任何回報,這么做還會讓別人說閑話。為什么要買一把椅子?而且偏偏還是這一把?……” “那怎么辦呢?” 奧斯塔普愛惜地欣賞著新鞋的后跟。 “太闊氣了!彼f,“還能怎么辦呢?您別擔(dān)心,總裁,我來負責(zé)行動。有這樣一雙鞋子,沒有什么椅子是征服不了的! “不是,您不知道。”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激動起來,“剛才您和戈里匝祖耶娃夫人聊水災(zāi)的時候,我坐到我們的椅子上,嗯,說老實話,我感覺到屁股底下有硬硬的東西。鉆石一準在那兒,千真萬確,就在那兒……沒錯,千真萬確的,我能感覺到! “別激動,米赫爾松先生! “得趁著半夜把它偷出來!千真萬確,一定要偷出來!” “您還是首席貴族呢,這可太沒有風(fēng)度了。您了解干這一行需要什么技巧嗎?也許,您箱子里藏著的旅行化妝盒里有一套萬能鑰匙?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這是典型的紈绔作風(fēng)——打劫一個可憐的寡婦。” 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被罵醒了。 “我想快點了結(jié)啊!彼肭蟮。 “只有貓生崽子才會快!眾W斯塔普嚴厲訓(xùn)斥道,“我要娶她! “娶誰?” “娶戈里匝祖耶娃女士! “有什么必要?” “這樣就能太太平平、不動聲色地折騰那把椅子! “這么做您豈不是要捆住手腳一輩子?” “為了合作利益,有什么事情不能做的!” “一輩子。 币敛ɡ亍ゑR特維耶維奇嘟囔著。 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在極度訝異中揚起了雙手。牧師一樣刮得溜滑的臉上嘴巴張得老大,盡顯一口打從N縣城離開那天就沒有刷過的發(fā)藍的牙齒。 “要生活一輩子啊!”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囁嚅著,“這是多大的犧牲啊。” “生活!”奧斯塔普說,“犧牲!您了解什么是生活和犧牲?您以為,把您趕出了別墅,您就體驗了生活?充公了您那個仿制的中國花瓶,這就算犧牲了?生活,陪審員先生們,是很復(fù)雜的,不過,陪審員先生們,這個復(fù)雜的東西要打開也很容易,就像打開一個抽屜一樣。只不過需要懂得怎么打開它。誰不會開,誰就倒霉。您聽說過驃騎兵——苦行僧的故事嗎?” 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沒有聽說過。 “布拉諾夫!沒聽說過嗎?他是彼得堡貴族的英雄?我來告訴您……” 于是,奧斯塔普·本德爾就給伊波利特·馬特維耶維奇講述了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震驚了整個彼得堡的上流社會,但更讓人唏噓不已的結(jié)局卻莫名失傳,近年來已經(jīng)全然不為人提起了。
十二把椅子 作者簡介
伊利亞·伊里夫(1897—1937)和葉甫蓋尼·彼得羅夫(1903—1942),兩位均是來自敖德薩地區(qū)的蘇聯(lián)記者、作家,彼得羅夫還曾供職于敖德薩刑事偵查局。1926年兩人因同時在《汽笛》報擔(dān)任記者而結(jié)識,之后開啟了十余年的共同創(chuàng)作生涯,其間他們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共同署名的。兩位作家心意相通,作品非但沒有顯得割裂,反而因兩位作家相互取長補短而更加精彩。遺憾的是,兩位作家均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是憑借兩人共同創(chuàng)作的許多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幽默諷刺作品,他們至今依然為人們津津樂道,可以說是俄羅斯文學(xué)史上一朵無法被忽視的“奇葩”。《十二把椅子》是兩位作家的代表作,時至今日依然時常出現(xiàn)在俄羅斯的暢銷書榜單前列。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