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上海膠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41337
- 條形碼:9787547741337 ; 978-7-5477-413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膠囊 本書特色
【圖書版次以實際收到為準】1,展覽可以成為小說嗎?小說可以成為展覽嗎?這是出生并生活在上海的白羊座、酷愛小說/電影/當代藝術等無用之物的作家/譯者/評論人btr的小說集,或者說,個人展覽,歡迎各位的觀看/光臨。btr癡迷于新鮮有意思的敘事,新作《上海膠囊》包含了19篇展覽小說,憑空搭建起19座展廳,從入口進入,在文字和圖片構建的空間里,你可以隨著他一起自由觀看、想象、游蕩、晃神19篇故事,19個虛實映照的鏡廳,19段虛實互涉的旅行,為我們時代的都市生活保存下充滿迷思的奇妙膠囊。在btr筆下,你總能期待在某個地方,藝術突然涌入現實,將其改變。2,他要是不說,你總是看不見。btr是一位全能的創作者,他寫小說、翻譯小說、編雜志、拍照片、畫畫、策展,評論當代藝術、文學和電影小說家黎紫書說:btr永遠在世界的外邊,他看到的,他要是不說,你總是看不見。他似乎永遠在打量,永遠在反思,在他的作品中,我們總能看到先前看不見的角度和制約:藝術不只借給我們一個眼光,藝術是真實世界的實驗室,比現實更大。3,封?使?藍?兩色,內文采用80克高檔雅質膠版紙,四色彩頁,鎖線裝訂,整體猶如當代藝術展覽的一件展品, 回應文本與展覽千絲萬縷的聯系。
上海膠囊 內容簡介
展覽可以成為小說,在現實空間創設虛構的情境;小說亦可以成為紙上的展覽,將虛構成分織入真實的生活。 如同為一個浩瀚繁雜的博物館收集物品,btr在他的小說中觀看,想象,游蕩,又總在那些頓悟的時刻,輕盈狡黠地滑向另一個空間。藝術介入人與世界之間,19篇故事猶如19個虛實映照的鏡廳,19段虛實互涉的旅行,為我們時代的都市生活保存下充滿迷思的奇妙膠囊。
上海膠囊 目錄
赤鱲角之夜 / 1
瑪嘉烈的貝倫 / 35
上海膠囊 / 53
闊論廳 / 99
培根冰激凌 / 159
宇宙盡頭的餐廳:(不)完全索引書 / 179
夜迷宮 / 193
未來祭中祭 / 219
約翰之死 / 239
蔣凱申的一天(或生活的核心) / 253
迷魂記 / 261
對面的如怡 / 273
奇遇 / 285
墓地瘋子 / 295
見鬼七日談 / 307
后花園地圖 / 319
21.4 平方米的朝圣之旅 / 333
細涌 / 357
用吻代表吻 / 389
上海膠囊 作者簡介
btr,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譯者、創作者和當代藝術評論人。 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筆記》(2003)、《迷走·神經》(2013)、《迷你》(2016)、《意思意思》(2017)等。 譯有保羅·奧斯特《孤獨及其所創造的》(2009)、薩奇《殘酷極簡思維》(2013)、保羅·奧斯特《冬日筆記》(2016)、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2017)、扎克·羅克《故事博物館》(2021)、托比·瑞德爾《沒有人擁有月亮》(2021)等。 曾擔任大聲展文學單元(北京,2012)及朱浩攝影展《就像電影一樣》(10 Corso Como,2016)策展人。個展包括《意思意思》(新空間,2017)、《21.4平方米的朝圣之旅》(衡山和集,2019)。參與群展《公|園》(多倫現代美術館,2020)、《彼/此》(X-Space,2021)等。 關于城市生活、文學、電影及當代藝術的評論及寫作散見于《小說界》、歌德學院在線雜志、《Artforum中文網》、《藝術界》等。 2014年創辦微信公眾號“意思意思”(Petite_Mort)。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