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61987
- 條形碼:9787516661987 ; 978-7-5166-619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美”“實”“效”“協”“共”五個字,深刻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傳遞鮮明觀點:中國經濟長期向好之勢不可逆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不可逆轉。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 內容簡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新時代中國經濟創造的奇跡,根本在于遵循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指引。 近期,新華社連續播發5篇“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以及《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歷史主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重塑新時代中國經濟述評》《“時與勢在我們一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增進中國經濟發展新優勢述評》等系列報道,生動深入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所凝聚的思想力量,成為“鎮版”“刷屏”之作,充分發揮主流輿論“定音鼓”作用,產生良好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為便于廣大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我們以新華社系列述評報道為基礎,并隨文配設新華社公開播發的圖表數十幅,編輯出版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一書。本書聚焦“美”“實”“效”“協”“共”五個字,深刻闡釋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傳遞鮮明觀點:中國經濟長期向好之勢不可逆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不可逆轉。 本書導向正確、內容權威、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可以作為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參考讀物。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 目錄
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歷史主動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重塑新時代中國經濟述評
領航定向,中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 4
理念為鑰,全面開啟關系全局的深刻變革,高質量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 12
格局之變,以構建新發展格局塑造合作競爭新優勢,共奏互利共贏新樂章 / 19
人民至上,向著共同富裕的目標扎實奮進,讓百姓都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 26
認識理解習近平經濟思想的五大鮮明特征
——論“美、實、效、協、共”
從社會主要矛盾出發,統籌需求與需要,習近平經濟思想聚焦于“美”,
構建起為人民謀幸福的經濟學 / 35
從勞動價值論出發,統籌經濟學與哲學關于價值的雙重意蘊,習近平經濟思想聚焦于“實”,
構建起為民族復興奠定更強大物質基礎的經濟學 / 37
從經濟規律和發展實際出發,統籌政府與市場,習近平經濟思想聚焦于“效”,
構建起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 / 40
從新發展階段出發,統籌經濟社會、物質精神、人與自然,習近平經濟思想聚焦于“協”,
構建起為萬世開太平的經濟學 / 42
從社會主義本質出發,統籌效率與公平,習近平經濟思想聚焦于“共”,
構建起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經濟學 / 43
從“美”字看為人民謀幸福的經濟學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之一
共享美好生活:“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 / 50
建設美麗中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54
堅定向“美”而行:“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58
從“實”字看為民族復興奠定更強大物質基礎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之二
夯實基礎:“堅持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 66
鍛造實力:“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 / 70
奮斗實干:“繼續不懈奮斗,扎扎實實攀登世界高峰” / 75
從“效”字看更好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之三
實現經濟治理之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 / 82
提升改革之效:讓市場在需要充分發揮作用的領域都發揮作用 / 86
增強統籌之效: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形成強大合力 / 91
從“協”字看發展方式之變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之四
協調發展:以理念之變掌握發展中的歷史主動 / 98
協同共進:以內涵之變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103
協力齊心:以維度之變選擇*有效發展模式,走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 107
從“共”字看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之五
共富之道:“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 114
共同奮斗:“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 / 118
命運與共:“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 122
“時與勢在我們一邊”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增進中國經濟發展新優勢述評
動力之源:以科技自立自強謀強國競爭新優勢 / 130
布局之變:以區域大戰略謀協調發展新優勢 / 136
大國之基:以布局重大工程謀深根固本新優勢 / 143
山河之機:以綠水青山謀永續發展新優勢 / 149
格局之變:以構建新發展格局謀戰略主動新優勢 / 157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 節選
“時與勢在我們一邊”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增進中國經濟發展新優勢述評 走在歷史十字路口的世界,在求解“中國之謎”——中國經濟為何能迎難而上實現一個又一個新跨越?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這一重大戰略判斷,道出了一個重要答案:善于審時度勢,把握歷史主動,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新時代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一把金鑰匙。 審天下之時,度天下之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觀大勢、定大局、謀大事,把中國經濟發展放到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和全球視野中來觀察和謀劃,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經濟厚植基礎、突破關鍵、贏得未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擘畫了到21世紀中葉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看當下,中國經濟以勢待時,以時取勢;看長遠,中國經濟厚積成勢,勢不可擋。 時與勢在奮斗的中國,在堅韌的中國,在前進的中國。中國經濟長風萬里,光明在前! 動力之源:以科技自立自強謀強國競爭新優勢 民族復興,根本在創新。 時間的指針回撥到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深刻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 彼時,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走到了一個關鍵當口。一方面,上一輪科技進步帶來的增長動能逐漸衰減,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尚未形成勢頭。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保護主義抬頭,多邊貿易體制受到沖擊。 中國經濟往何處去?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動力,再到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察大勢、謀全局,作出建設科技強國的重大決策,這事關中國未來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識變:創新是**動力,引領中國經濟長遠發展。 2021量子產業大會傳來新進展:人們在頭發絲直徑幾萬分之一的細微處感受磁場強弱……在此之前,《自然》雜志刊文,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志著中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 量子科技的重大突破,是中國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創新指數升至世界第12位。 從高校科研院所到企業車間,從國家實驗室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深入創新要素*活躍的地方。 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在上海張江科學城,總書記希冀科技工作者“要增強科技創新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創新擺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臨門一腳’”。 在廣東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書記勉勵企業“要有志氣和骨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 “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趨勢,下好‘先手棋’”“以推動重大科技項目為抓手,打通‘*后一公里’,拆除阻礙產業化的‘籬笆墻’”……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正是中國創新發展的路徑方向。 ——應變:攻堅“卡脖子”問題,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習近平總書記打過一個生動的比方:“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 解決這些“命門”和“卡脖子”問題,關鍵就要靠科技創新。 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瞄準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通過市場需求引導創新資源有效配置;培養創新型人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一系列舉措助推中國努力向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邁進。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打好種業翻身仗。 ——布局“國之重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E級超級計算機、“天眼”、“人造太陽”、上海光源……一個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科學裝置夯實創新的基礎。 ——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從對科技創新領域進行長遠謀劃,到搭建科技創新制度的“四梁八柱”,再到激發科技創新潛力的一系列實招硬招,我國科技創新活力不斷迸發。 ——求變: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創新浪潮,奔涌向前。 從探月、“北斗”再上層樓,到大飛機首飛、超級計算機競逐榜首,從量子、干細胞研究深入“無人區”,到疫情科學防控得到有力支撐……在新型舉國體制的助力下,科技前沿取得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重大原創成果,戰略領域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一些高新技術產業正在進入世界前列。 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并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 面向“十四五”,中國致力于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讓科技創新繼續成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我們要進入科技發展**方陣,就得靠我們自己”“要緊緊扭住技術創新這個戰略基點”,習近平總書記點明創新發展的路徑。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創新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從制定科技強國行動綱要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從明確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到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7%……鍛長板、補短板,從技術到產業,創新按下快進鍵,為實現強國夢創造競爭新優勢。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 作者簡介
本書稿由新華社國內新聞編輯部編著,收錄的內容全部為新華社公開播發的稿件,權威、真實、準確。文章作者均為新華社記者、評論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