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純粹·逍遙與散誕:十六世紀北方貶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場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43784
- 條形碼:9787559843784 ; 978-7-5598-4378-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純粹·逍遙與散誕:十六世紀北方貶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場域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本書是哈佛燕京學社系列叢書之一,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品牌效應。通過明代中期三位被貶文學家王九思、康海、李開先在退隱官場之后,遠離官僚與政治舞臺之后的退隱生涯,呈現出明朝特定歷史時期的文人、文化的獨特風貌,試圖勾勒出明代中葉中國北方鮮為人知的文學景觀。
純粹·逍遙與散誕:十六世紀北方貶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場域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16世紀王九思、康海和李開先三位文官在遠離官僚與政治舞臺之后的退隱生涯,探求他們在悖理于當時文人士大夫正式寫作文風的文藝創(chuàng)作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創(chuàng)作“曲”這一邊緣文類(包括劇曲和散曲)以尋求安慰和滿足的具體情況。盡管是從這三位主要曲家入手討論,然而他們并不以煢煢孑立、遷客騷人的姿態(tài)來獨力構建自己的曲創(chuàng)作世界,在文學史上鮮有提及的其他許多文人也參與了他們的曲作唱和活動,因此,探索這三位曲家領袖各自的曲創(chuàng)作的“圈子”也正是本書揭示圍繞這些文人所浮現出的曲創(chuàng)作的陜西和山東兩大地域中心的過程,進而展現十六世紀中國北方的地方創(chuàng)作群的全景。本書借助“文學場域”的理論,將“曲家圈子”作為散曲和劇曲研究的基本主體,可以很好地讓我們了解曲在文人之間是如何創(chuàng)作、傳播以及使用的,而這在研究單個作家時是難能一見的。
純粹·逍遙與散誕:十六世紀北方貶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場域 目錄
導 論
從政治中心退場/ 003
明代中期的曲與中國北方的曲/ 009
主要曲家與曲家圈子/ 012
**部 陜西:王九思與康海
**章 轉向寫曲/ 026
京城:早期歲月/ 027
1510年:黜官/ 033
曲:另類而恰當的文類/ 040
第二章 自適的表演化與歸隱的戲劇化/ 056
樂歸我土/ 057
隱逸散曲的傳統(tǒng)/ 063
斥絕“被斥”/ 072
第三章 地方圈子內的寫作/ 094
對一個曲家圈子的追溯/ 095
選本以外/ 099
賡韻前作/ 102
同題共寫/ 114
第四章 自許之地:文本和社交空間/ 150
應酬場合之曲/ 151
一部壽曲集/ 153
壽曲:流行、風格與主題/ 171
“吾鄉(xiāng)”(Our World)與“吾圈”(Our Community)的確立/ 181
間 奏
第五章 二地兩代曲學大師的交遇/ 198
對后世有影響的一段插曲/ 199
1541年:轉捩點/ 210
第二部 山東:李開先
第六章 當地曲社及以遠的散曲圈/ 222
李開先故里的曲社/ 224
當地之外:從曲百闋到跋近百/
233
提供模板/ 240
第七章 劇曲活動與曲作刊刻/ 260
北人寫南戲:《寶劍記》/ 263
院本與單折戲傳統(tǒng)/ 274
刊刻之業(yè)/ 281
第八章 散曲兼劇曲大師/ 300
李開先的作用及影響/ 301
大師的煉成:李開先的自我形塑/ 305
自衛(wèi)、自辯與自歉/ 311
后李開先時代的山東曲創(chuàng)作域界/ 317
結 語/ 325
本書所涉曲作版本一覽表/ 333
譯后記/ 343
?
純粹·逍遙與散誕:十六世紀北方貶官士大夫及其曲家場域 作者簡介
陳靝沅(Tian Yuan Tan),新加坡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著有《康海散曲集校箋》等。 周睿,1979年生,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海外傳播研究。 張西平,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著有《游走于中西之間》《中外哲學交流史》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