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秦長城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3201300
- 條形碼:9787573201300 ; 978-7-5732-013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秦長城研究 內容簡介
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具有多重象征意義。秦長城在整個長城發展史具有奠基性的重要作用,因而系統梳理秦長城的建造緣由、歷史面貌、功能作用以及后世影響等,對長城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書綜合利用文獻記載、考古發現與調查,力圖恢復秦長城的歷史原貌,并對長城文化予以探討。
秦長城研究 目錄
緒論
一、長城的定義
二、長城的起源
三、長城的沿革
(一)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長城
(二)漢長城
(三)北方少數民族修建的長城
(四)隋長城
(五)明長城
四 國外也有長城
**章 秦長城研究現狀
一 秦昭襄王以前長城的研究現狀
(一) “塹洛”研究現狀
(二)“上郡塞”研究現狀
(三) 合陽縣、澄城縣長城研究現狀
二 秦昭襄王長城研究現狀
(一)考古發現與調查
(二)秦昭襄王長城線路
(三)城墩遺跡
(四)障塞遺址
(五)秦昭襄王長城西端起點和東端終點問題
三 秦始皇長城研究現狀
(一)對秦始皇長城的實際考察
(二)秦始皇長城走向的研究
(三)秦始皇長城西端起首的爭論
(四)秦始皇長城修建的時間的爭論
(五)高闕地望研究
第二章 “塹洛”長城與上郡塞
一、秦與晉、魏的爭奪
二、“塹洛”長城的定性
三、“塹洛”長城的路線
四、“塹洛”長城遺跡及相關遺存
五、 雕陰城址地望考
六、上郡塞的定性
第三章 秦昭襄王長城
一、文獻中關于秦昭襄王長城的記載
二、修建時間
三、修建原因
四、與昭王長城有關的兩個人物--秦昭襄王與宣太后
五、秦昭襄王長城線路
(一)甘肅段路線
(二)寧夏段路線
(三)陜西段路線
(四)內蒙古段路線
第四章 秦始皇時期的萬里長城
一、秦始皇長城修建原因
二、秦始皇長城的修建
三、秦始皇在甘肅寧夏新修的長城
四、秦始皇對趙、燕兩國長城的修葺與利用
五、與秦始皇長城相配套的邊疆行政建制
六、秦始皇長城與直道
第五章 秦長城的修筑方法與防御體系的形成
一、秦長城的修筑方法
(一)夯筑土墻
(二)三道塹方式
(三)石筑或土石混筑
(四)木柵
二、秦長城防御體系的形成
(一)秦昭襄王長城的防御體系
(二)秦始皇萬里長城的防御體系
第六章 秦長城地帶的形成
第七章 秦長城修建的作用和意義
一、正面意義
(一) 保障了邊防安全
(二) 鞏固了軍事征服取得的成果
(三)保障了邊疆地區的開發和建設
(四)促進了邊疆地區的文化交流
(五)加深了民族融合
(六)現實意義
二、負面影響
第八章 過秦思潮影響下的“孟姜女哭長城傳說”的訛傳
一、“過秦思潮”的興起
二、“孟姜女哭長城傳說”的流變
三、“孟姜女哭長城傳說”的訛傳
四、揭密“孟姜女哭長城傳說”故事的歷史真相
第九章 “漢承秦制”下的漢長城
一、西漢為何也要修建長城
二、西漢長城的修建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秦長城研究 作者簡介
徐衛民,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二極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副院長。現兼任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秦文化研究會會長,陜西省司馬遷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陜西省秦俑學研究會副會長,陜西省三秦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西安古都學會副會長、西安歷史地理學會副會長、西安長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等。主要從事秦漢歷史、秦漢考古、歷史地理與文化遺產的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秦漢都城與自然環境關系研究”、“秦漢帝陵制度研究”和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中國歷代長城研究”子項目“秦漢長城研究”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軍事考古學研究”子項目“中國古代城防體系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基金委托項目”子項目“海昏侯墓與江南大型漢墓比較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秦漢時期的國家構建、民族認同、社會整合”子項目子課題“西漢前中期國家構建中的社會整合與文化認同”等項目。在商務印書館、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學術著作30余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