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游臨汾 學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20124
- 條形碼:9787203120124 ; 978-7-203-1201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游臨汾 學歷史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臨汾歷史文化的全面講述, 作者從史前的丁村人講起, 講到陶寺遺址的文明曙光、*早“中國”的光輝歲月、輝煌燦爛的晉國春秋、秦漢三國的平陽兒女、魏晉北朝的民族融合、唐宋元明的平陽星光、清代民國的人物風采, 涉及臨汾歷史的方方面面, 可謂臨汾版的《史記》。
游臨汾 學歷史 目錄
輝煌在中國史上的臨汾
**講 遺址里的中華文明
史前時期
導言
汾河灣里丁村人
篝火照亮柿子灘
棗園遺址看先祖
陶寺遺址的文明曙光
第二講 平陽形成*早的“中國”
堯舜禹時期
導言
帝堯建都平陽
欽定歷法推進農耕文明
開鑿水井抵御大旱
治理洪水與劃定九州
堯命皋陶設刑法
垂拱而治開啟文明
堯舜禪讓傳佳話
《擊壤歌》與小康社會
第三講 輝煌的晉國霸業
西周春秋時期
導言
周成王桐葉封弟
天馬遺址看晉國
晉獻公強晉亂國
重耳逃國受歷練
晉文公稱霸諸侯
介子推隱居綿山
晉襄公崤山破秦軍
千秋大義救孤兒
晉國遷都新田
晉悼公中興復霸
晉國鑄造刑鼎
侯馬盟書
名垂青史的師曠
第四講 名垂青史的英才
戰國時期
導言
三家分晉拉開戰國序幕
韓國初都在平陽
申不害韓國變法
智勇雙全的藺相如
“貫通百家”的荀子
法家代表韓非
趙國名將李牧
第五講 建功朝堂的平陽兒女
秦漢三國時期
導言
西漢開國謀士張良
魏豹建都平陽城
曹參受封平陽侯
歌女皇后衛子夫
衛青抗擊匈奴
常勝將軍霍去病
霍光忠心輔主
治世能臣張敞
尹翁歸懲一儆百
三國名將徐晃
忠義之臣賈逵
第六講 民族融合悲與喜
西晉北朝時期
導言
賈充制定《晉律》
賈南風禍亂西晉
劉淵蒲子建漢國
漢國遷都平陽城
漢國滅掉西晉
劉聰荒淫誤國
骨肉相殘亡漢國
漢國的胡漢分治
法顯西行求取佛律
北周浴血守平陽
第七講 點染歷史的平陽星光
隋唐時期
導言
李淵攻克霍州城
凌煙閣功臣柴紹
平陽公主李三娘
鄂國公尉遲敬德
敬暉參與復唐大舉
大云寺里看冶煉
第八講 燦爛文化輝映華夏
宋遼金元時期
導言
孫復講學國子監
抗金英雄梁興
雕版印刷中心
道教圣地云丘山
太醫許國禎
舉國流行《平水韻》
元代戲劇搖籃
元代雜劇大家
國家瑰寶元代戲臺
第九講 移民故地風采獨具
明朝時期
導言
洪洞大槐樹移民
州署衙門的活標本
學正楷模曹端
精美的明代建筑
蘇三監獄
東岳廟里看信仰
憂國才俊鄭崇儉
第十講 多業并舉更見活力
清朝時期
導言
衛臺揆治理臺灣
顧炎武曲沃修訂《日知錄》
平陽商幫
平陽人京都開名店
清代巨富亢百萬
孔尚任編修《平陽府志》
首位出使歐洲的皇家使者
平陽大地震
平陽文士名揚華夏
賈存仁修撰《弟子規》
楊篤編修《山西通志》
愛國實業家劉篤敬
第十一講 革命和抗戰的浩歌
民國時期
導言
喬義生參與營救孫中山
革命潮頭的臨汾義士
臨汾誕生黨組織
紅軍東征在臨汾
抗戰救國的大烘爐
民族革命大學人才云集
閻錫山駐扎克難坡
轉移《趙城金藏》
韓略村伏擊日軍觀戰團
臨汾攻堅戰
參考文獻
跋
**講 遺址里的中華文明
史前時期
導言
汾河灣里丁村人
篝火照亮柿子灘
棗園遺址看先祖
陶寺遺址的文明曙光
第二講 平陽形成*早的“中國”
堯舜禹時期
導言
帝堯建都平陽
欽定歷法推進農耕文明
開鑿水井抵御大旱
治理洪水與劃定九州
堯命皋陶設刑法
垂拱而治開啟文明
堯舜禪讓傳佳話
《擊壤歌》與小康社會
第三講 輝煌的晉國霸業
西周春秋時期
導言
周成王桐葉封弟
天馬遺址看晉國
晉獻公強晉亂國
重耳逃國受歷練
晉文公稱霸諸侯
介子推隱居綿山
晉襄公崤山破秦軍
千秋大義救孤兒
晉國遷都新田
晉悼公中興復霸
晉國鑄造刑鼎
侯馬盟書
名垂青史的師曠
第四講 名垂青史的英才
戰國時期
導言
三家分晉拉開戰國序幕
韓國初都在平陽
申不害韓國變法
智勇雙全的藺相如
“貫通百家”的荀子
法家代表韓非
趙國名將李牧
第五講 建功朝堂的平陽兒女
秦漢三國時期
導言
西漢開國謀士張良
魏豹建都平陽城
曹參受封平陽侯
歌女皇后衛子夫
衛青抗擊匈奴
常勝將軍霍去病
霍光忠心輔主
治世能臣張敞
尹翁歸懲一儆百
三國名將徐晃
忠義之臣賈逵
第六講 民族融合悲與喜
西晉北朝時期
導言
賈充制定《晉律》
賈南風禍亂西晉
劉淵蒲子建漢國
漢國遷都平陽城
漢國滅掉西晉
劉聰荒淫誤國
骨肉相殘亡漢國
漢國的胡漢分治
法顯西行求取佛律
北周浴血守平陽
第七講 點染歷史的平陽星光
隋唐時期
導言
李淵攻克霍州城
凌煙閣功臣柴紹
平陽公主李三娘
鄂國公尉遲敬德
敬暉參與復唐大舉
大云寺里看冶煉
第八講 燦爛文化輝映華夏
宋遼金元時期
導言
孫復講學國子監
抗金英雄梁興
雕版印刷中心
道教圣地云丘山
太醫許國禎
舉國流行《平水韻》
元代戲劇搖籃
元代雜劇大家
國家瑰寶元代戲臺
第九講 移民故地風采獨具
明朝時期
導言
洪洞大槐樹移民
州署衙門的活標本
學正楷模曹端
精美的明代建筑
蘇三監獄
東岳廟里看信仰
憂國才俊鄭崇儉
第十講 多業并舉更見活力
清朝時期
導言
衛臺揆治理臺灣
顧炎武曲沃修訂《日知錄》
平陽商幫
平陽人京都開名店
清代巨富亢百萬
孔尚任編修《平陽府志》
首位出使歐洲的皇家使者
平陽大地震
平陽文士名揚華夏
賈存仁修撰《弟子規》
楊篤編修《山西通志》
愛國實業家劉篤敬
第十一講 革命和抗戰的浩歌
民國時期
導言
喬義生參與營救孫中山
革命潮頭的臨汾義士
臨汾誕生黨組織
紅軍東征在臨汾
抗戰救國的大烘爐
民族革命大學人才云集
閻錫山駐扎克難坡
轉移《趙城金藏》
韓略村伏擊日軍觀戰團
臨汾攻堅戰
參考文獻
跋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