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書--死亡工廠:1932-1945年日本細菌戰與美國的掩蓋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2289
- 條形碼:9787208172289 ; 978-7-208-17228-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死亡工廠:1932-1945年日本細菌戰與美國的掩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適讀人群:大眾 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的交戰國中,日本是唯一在戰場上使用化學武器和細菌武器的國家。而這之中,細菌武器主要用在了中國戰場,如被廣為了解的731部隊。但是長久以來,對于美國在此之中作用的研究卻不多。本書即是從上述兩個角度,闡述了二戰中的日本細菌戰以及日本方面與美國的牽涉。 本書主要介紹了在抗戰期間,日本在華從事細菌戰的犯罪行為,以及美國在此之中所起的作用。共分為兩部分,**部分講述了日本在中國建立的“死亡工廠”,利用大量資料揭露日軍的犯罪事實;第二部分為美國的掩蓋,揭示美國與日方的交易,以換取各自的利益。
新書--死亡工廠:1932-1945年日本細菌戰與美國的掩蓋 內容簡介
《死亡工廠——1932-1945年日本細菌戰與美國的掩蓋》(Factories of Death: Japanese Biological Warfare, 1932-45 and the American Cover-Up)初版于1994年,中文初版于2000年,本次是根據2002年原著修訂版出版的全新中譯本。 本書原作者哈里斯教授長期致力于細菌戰歷史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是所有參戰國中唯一在戰場使用過生物(細菌)武器的國家,并且造成了嚴重的后果。然而在戰后審判中,盟國對細菌戰著墨不多,間接導致了有關責任者逍遙法外。在本書中,哈里斯教授不僅對日本在華從事細菌戰、建設“死亡工廠”的事實進行了揭露,同時根據大量史料重點提出:美國方面在戰后與細菌戰主要責任者之間所進行的秘密交易,是有關史實長期鮮為人知的原因之一。 作為歷史學家,哈里斯教授在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始終關注細菌戰受害者的生存現狀,并積極為此奔走發聲。因此,他在1997年結識了時任侵華日軍細菌戰中國受害者訴訟原告團團長的王選女士(本書主要譯者、2002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為整場訴訟進行了雄辯有力的代言,亦成為本書中譯本出版的契機。 該書參考書目范圍廣泛,涵蓋了檔案文獻、個人收藏、日記、個人采訪、期刊雜志、美國國會報告等等方面,價值豐富。**部分主要涉及日本軍隊在華實施細菌戰所進行的相關活動,并注意到:除了廣為人知的731部隊之外,日軍在長春、南京等地也進行了類似的細菌戰活動,乃至人體實驗。第二部分則主要介紹美國的掩蓋。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也在國內實驗室進行了細菌戰實驗,但并未運用。日本大規模進行細菌戰實驗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使美國方面十分警惕,并懷疑日本對于相關技術的掌握遠超自身,這成為美方寧可以“放過日方細菌戰責任人”為籌碼,也要獲取相關技術,從而達到所謂“掩蓋”目的的重要原因。另外,本書在2002年英文修訂版的基礎上,亦于附錄中增加了近年來針對日軍細菌戰的蕞新研究成果。
新書--死亡工廠:1932-1945年日本細菌戰與美國的掩蓋 目錄
中文版序
中文版謝辭
譯者序
前言
謝辭
介紹
**部分 日本的死亡工廠
**章 滿洲
第二章 石井四郎
第三章 背蔭河細菌工廠
第四章 **階段:建設平房
第五章 第二階段:平房的地獄
第六章 秘中之秘:人體實驗
第七章 長春的死亡工廠
第八章 南京的死亡工廠
第九章 在戰俘身上實驗
第十章 誰知道?
第二部分 美國的掩蓋
第十一章 美國的細菌戰計劃
第十二章 秘中之秘的暴露
第十三章 調查
第十四章 科學家與掩蓋
第十五章 軍隊與掩蓋
第十六章 總結
附錄
譯者后記
新書--死亡工廠:1932-1945年日本細菌戰與美國的掩蓋 作者簡介
謝爾頓·H·哈里斯 (Sheldon H. Harris, 1928-2002) 美國歷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榮譽教授,從事美國現代史研究,并長期致力于細菌戰歷史的研究。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