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中國科普期刊研究(1949-201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64448
- 條形碼:9787519464448 ; 978-7-5194-644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中國科普期刊研究(1949-2019) 內容簡介
首先,用歷史的眼光,簡單分析了科普期刊的6大特性:科學性是科普期刊的靈魂,通俗性是科普期刊的實質,趣味性和實用性,可讀性,時效性和時尚性,人文精神;介紹了科普期刊的5個主要社會功能:責任意識—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教育功能—傳播科學知識,科學解疑—幫助大眾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潤物細無聲—潛衣默化科學素質地培養,著眼未來—啟迪少年兒童智力。 其次,從文獻分析的角度,統計與分析了大量的期刊發展數據,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新中國科普期刊的發展歷程和特點,給出了自己劃分的新中國科普期刊發展存在的5個發展歷程:新中國成立頭30年,科普期刊艱難起步,體現農業大國特色;科學的春天催生科普期刊蓬勃發展(1978—1986);期刊分化前的準備階段(1987—1992);細分市場,大浪淘沙,期刊發展的新高潮階段(1993—2006);期刊市場成熟期(2007—2019)。分析了新中國科普期刊發展的特點與存在問題,同時分析了科普期刊研究理論的發展。 第三,試圖討論分析中國科普期刊辦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大量的閱讀文獻,從前人的研究與思考中得到啟迪與啟發,同進吸收前人的經驗與思路,*后總結出了作者自己認為有必要提出來的問題。給出了一些解決思路與方法,指出了未來科普期刊的發展方向,認為科普期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科學與人文相結合,讓科普多點“人情味”;用好新媒體這把“雙刃劍”;全媒體時代的傳媒創意;知識服務與共生體模式。指出科普創作是科技工作者應盡的義務。 第四,通過5種類型的典型期刊的個案分析研究,從創刊詞、封面演變、發展簡況等幾個方面,試圖分析其成功經驗,為其他期刊提供可供借鑒的經驗與思路,為今后創辦科普期刊的期刊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選用的5種期刊分別是:社會廣泛需求的醫學生活類期刊《家庭醫生》,深受大眾喜愛的傳播廣泛的《中國國家地理》,科學界認可度較高的高級科普期刊《自然雜志》,適合農業大國地位的創刊時間長辦得有聲有色的《農業知識》,著眼于未來培養少年兒童的少兒期刊《少年科學畫報》。 第五,選擇了30種科普期刊,給讀者進行了簡介的情況介紹。
新中國科普期刊研究(1949-2019) 目錄
第1章緒言
第2章科普期刊的社會功能探析
第1節科普期刊的定義及基本要求
第2節科普期刊的特性
第3節科普期刊的社會功能
第3章新中國科普期刊的發展歷程及特點
第1節概述
第2節科普期刊發展歷程
第3節新中國科普期刊總體特征
第4節科普期刊發展理論綜述
第4章典型期刊的個案分析研究
第1節家庭醫生
第2節中國國家地理
第3節自然雜志
第4節農業知識
第5節少年科學畫報
第5章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
第1節科普期刊存在的問題
第2節解決思路
第6章未來發展方向
第1節科普期刊的未來發展方向
第2節科普創作是科技工作者應盡的義務
附錄主要科普期刊介紹
后記
新中國科普期刊研究(1949-2019) 作者簡介
鄭秀娟,1966年1月生,編審、博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古地理學報》編輯部主任,常務副主編。 1989年畢業于西北大學地質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2001年獲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工學博士學位。 現為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終身會員,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理事會副秘書長;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巖相古地理專業委員會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委員兼秘書長;中國寫作學會科技寫作研究會會員;北京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會員。 早期參與科研工作15項,并獲得華北石油管理局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撰寫及參與編寫學術專著5部,科普著作1部,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地質學及編輯部學術論文39篇。獲得各種榮譽獎勵29項。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經典常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