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新書--收獲長篇小說2021·冬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82268
- 條形碼:9787532182268 ; 978-7-5321-8226-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收獲長篇小說2021·冬卷 本書特色
1. 海派作家、藝術家范遷長篇新作《驚鴻踏雪》:講述時代跌宕中的選擇與命運,窘迫漂泊中的愛與痛苦,生命終點的靈魂歸宿;
2. “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著名編劇秦培春多文體長篇寓言《雁奴拾捌拍》:凝結作者十年思考成果,回應古代文學名篇《胡笳十八拍》,現代版《雁奴拾捌拍》故事徐徐展開;
3. 史鐵生妻子、編輯陳希米長篇新作《女人一思考》:近乎純思的小說,充滿對女人生存邊界的思考,是一次對女人想達到完滿幸福的可能的探索;
4. 《收獲》是原創文壇舉足輕重的雜志,其長篇小說專號出版多年,發表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引發讀者關注。一卷在手,超值合訂,名家新作搶鮮閱讀。
新書--收獲長篇小說2021·冬卷 內容簡介
范 遷《驚鴻踏雪》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期,動蕩的中國大地上生存著一群迷茫的年輕人,他們熱愛藝術,不諳世事,在時代中各自憑著本能和直覺做出了人生選擇。有人漂泊海外,有人堅守在家鄉;遭遇過饑餓和貧困的窘迫,也體會過極致的愛與痛苦。在通往生命的終點,他們各自找到了靈魂的去處。
秦培春《雁奴拾捌拍》
北方大雁國,一位名叫“云中客”的大雁偶遇莊周,并得到點化,直飛九天,成為雁神。兩千多年后,“云中客”為了愛情從天下凡,變成普通的大雁,他的女兒莎莎則成長為雁群的守護者——雁奴。回應著中國古代文學名篇《胡笳十八拍》,現代版《雁奴拾捌拍》故事徐徐展開。
陳希米《女人一思考》
這篇近乎純思的小說,從討論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的一個電影開始,電影主人公陶爾的行為引發女人們對人生存邊界的思考,但主要的是女人生存邊界的思考,而女人生存的邊界主要的還是男人。在性、愛和思想中,女人想達到幸福的完滿可能還在于對后者的理解——不僅是理解男人的邊界,更是理解人的邊界——幾乎必然的,這場思是一次探險。
新書--收獲長篇小說2021·冬卷 目錄
驚鴻踏雪/范遷
多文體長篇寓言
雁奴拾捌拍/秦培春
創作談:走進寓言/秦培春
長篇小說
女人一思考/陳希米
評論:邊界下的困局/馮祉艾
新書--收獲長篇小說2021·冬卷 節選
推窗望出去,是巴黎圣母院高聳的鐘樓,正沐浴在金黃色的夕陽之中。沿河一排排建筑、樹冠、和教堂的穹頂,在天穹之下都像是銅雕般的質地。黃昏淡紫色的陰影下,一群鴿子在盤旋。塞納河上游船無聲地滑行,輕軟飄渺若在夢中。再遠處,圣米歇爾廣場上點點燈光已經開始閃爍,入夜之后的巴黎將無比燦爛。國粹站在窗前,感覺整個人是空的,無思無想,也沒有作畫的沖動。世界和他,緩慢地開始分離,脫序。這種心情就如一個手工匠人,做完了活拿了工錢出門,再回頭望一眼曾為之付出心血的地方。
國粹覺得這僅是一時的感觸,他只是工作得太久了,有點累,休息過來就好了。醫生一再叫他戒煙,但戒了煙,人生連*后一點賴以疏解的東西也沒有了。
在神經繃緊之時不覺得,但大病初愈之際,人一旦松弛下來,一絲孤獨感潛入心中,彌漫開來,世界突然顯得無比空曠,人與人的疏離顯得何其遙遠。這個世界上有幾十億人,但與他貼近的,幾乎可說一個也沒有。他的原生家庭,遠在地球的另一端,已經多年沒有他們的音訊了。*近收到的一封信,還是三年前國樟從香港寄來的,說是小妹滋禎在六年前嫁到橫塘,妹夫倒是忠厚老實的手藝人,細工木匠出身,不過也是做一日吃一日。老母親范應氏已經到了風燭殘年,也只好搬去橫塘跟了小妹過活。至于蘇州祖傳的當鋪房產等等,早在五六年就公私合營了,已經不用去再想。
他傷感,但一無所措。那個世界已經離他很遠很遠了,但記憶深處的童年和少年,有時還會出現在睡夢中,如一間久閉屋子里的蒙塵之鏡,偶爾之際廻光返照,使人恍如隔世。這些年來他一個人在異國,一直是孤身獨行。此刻環顧,身邊竟如此荒涼,獨立不羈如他,此刻也渴望能依偎在某個人的身邊,一個能夠面對面暢懷傾談,或者面對面沉默不語的伴侶,只要感到身邊另一個人的體溫,呼吸,或是僅僅的一個眼神交流。
孤獨是一只青鳥,在蓬萊之路上下翻飛。
他流浪得夠久了,人生中所有的疲憊和軟弱在一剎那間全部襲來,忘記繪畫吧,忘記盧浮宮博物館,忘記藝術所帶來的狂喜和痛楚。像一個被遺棄兒童那樣尋找一些溫暖吧。弓弦已經拉開到極限,在下一次箭簇射出去之前,松弛一下,讓一切恢復原狀。世界無限,但人生來脆弱。這么多年下來,應該明白,我們只是一群朝生暮死的渺小生物,永遠填不滿這個無垠之海。
窗外暮色四沉,河上紫色的氤氳彌漫。國粹擎著香煙,眺望著天空中一只孤單的鴿子徐徐降落在對面屋檐,頻頻向他這個方向回首,再鉆入窗臺下面的巢穴。圣母院的鐘聲響了七下,一彎淡淡的新月懸掛在塞納河的上空,離水面很近。下面樓層里有人在彈奏著巴赫的彌撒曲,琴聲若斷若續,一音節有,一音節無地緩緩流淌,安靜如水卻隱含憂傷。國粹想起了曾經跟鐘櫻之一起走過初夏的林蔭道,也有人在黑洞洞的店堂里彈奏蕭邦的樂曲,不同的曲子,卻是同樣的情緒,月照古人亦照今人。
他如果給櫻之去封信,櫻之肯定會毫不耽擱地趕來巴黎,但他不想這樣做。
國粹扔掉煙蒂,關上窗子,回到書桌前坐下,打開*上面的抽屜,取出一個小木盒子,里面放著承曦的翡翠耳環。他想過要物歸原主,但一直沒有機會跟承曦碰面。而且,托云裳轉交也好像不太合適。就這樣,這副耳環還留存在他這里,被裝在一個小錦袋里,躺在抽屜的深處。平時他不敢取出來,生怕睹物思人,更不愿因為傷感而擾亂了心境。
這只錦袋如火柴盒大小,用乳白色的綢緞制成,翻蓋上綴有兩顆小珠子,用一根紅色的綾絲線系在一起。國粹解開綾絲線,把兩枚綠色的耳環傾倒在手心里。一抹鮮艷的綠色在他掌心中微微地顫抖,像是活物一般,淺淺地呼吸著。當年在舞會上初次見這副耳環,冬夜里,承曦在百樂門舞池中酣舞,剛認識的年輕女孩羞怯地低眉含笑。薄暗之中,吉特巴樂曲回蕩,女孩跳得微微冒汗,喘著大氣,撲面而來青春的氣息令人迷醉。何曾幾時,一切都面目全非,只留存下這兩枚綠色的余韻。
國粹直到現在還未明白過來,為什么承曦會視他如仇人?在吉維尼的那一幕像個可怕的噩夢,如今他一閉眼,承曦那副咬牙切齒的表情還歷歷在目。他對承曦的感覺沒變過,在分離的年月里,面對種種誘惑,他還是守住了底線。他身邊有女人,沒錯,這畢竟是二十世紀,男女可以自由地交往。但他僅僅對承曦一個人許下承諾,而且,至今也一直信守了這份諾言的。
人生無解,我們的一生,注定會遇上許多猝不及防的改變,現實與愿望相逆,努力與收獲不成比例,而誤解像蛛網一樣纏繞了我們的前世今生。但作為一個后知后覺的凡人,面對了這一切,又能如何呢?
新書--收獲長篇小說2021·冬卷 相關資料
(雁奴拾捌拍創作談)假如我的作品是一棵樹,已發表的作品僅僅是樹的枝葉,而我的軀干尚未裸露出來,軀干里封藏著我最切身的經歷和故事……我沒有開筆前自己先成了寓言。
——秦培春
(《女人一思考》)立足于兩性關系,探討邊界存在的意義與突破或拓展的可能性,從男女兩性出發,最終落點于“人”,在蓬勃的想象中對兩性之情感進行充分的挖掘、探討和思考,賦予精神世界沖擊之無限可能,也為該文的思想深度籠罩一層藝術之美的璀璨光輝。
——馮祉艾
新書--收獲長篇小說2021·冬卷 作者簡介
范遷,上海人,1981年出國,師從著名畫家、作家康拉德教授,獲舊金山藝術學院碩士學位,八十年代遍游日本、歐洲,作品曾兩次榮獲全美美術大展金獎,多次舉行個展和群展。現居舊金山柏克萊大學城,從事繪畫雕塑,并擔任海外中文報紙《世界日報》專欄作家、特約撰稿人。著有長篇小說《古玩街》《錯敲天堂門》《桃子》《丁托雷托莊園》《風吹草動》《失眠者俱樂部》,中短篇小說集《舊金山之吻》。
秦培春,1944年生,長期從事文學創作方面的研究。創作兒童劇劇本《雁奴莎莎》、《白馬飛飛》,話劇劇本《童心》、《紅房間、白房間、黑房間》,電視劇本《宰相劉羅鍋》等一大批優秀的劇本。先后獲得第五屆文華新劇目獎和“五個一”工程獎、第七屆文華新劇目獎和“五個一”工程獎、第四屆中國話劇“金獅獎”劇本創作等獎項。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
陳希米,華夏出版社副編審,當代作家史鐵生的妻子。1989年與史鐵生結婚。參與策劃了“哈佛商學經典”叢書,并責編了其中的《總經理》、《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等6部書,責編了《無根據頌》等4部圖書,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13年初,出版散文集《讓“死”活下去》,紀念史鐵生辭世兩周年;2021年憑借《循環與斷章》獲第十二屆《上海文學》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