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習近平講黨史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43757
- 條形碼:9787010243757 ; 978-7-01-024375-7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習近平講黨史故事 本書特色
一部可信、可近、可親、可讀的優秀通俗黨史讀物,融思想性、生動性、故事性于一體 “歷史細節見證黨百年輝煌,感人故事彰顯新思想魅力”
習近平講黨史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習近平總書記講過的80余個黨史故事,進行生動、感人、通俗、易懂的解讀。每個故事分三個板塊。**板塊,故事原委。原原本本地道出習近平講述每個故事的時間、地點、場合和內容。第二板塊,故事延展。介紹故事來龍去脈,還原故事歷史場景,描述故事具體情節,體現故事完整性。第三板塊,故事啟迪。努力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述黨史故事的本義和引申義,簡要闡釋故事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該書堅持習近平總書記講故事的基本風格和基本特點,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到了有根有據、史實準確。同時,力求做到政治性、思想性、準確性和故事性的統一,可讀性極強,可以作為對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少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輔助讀物。
習近平講黨史故事 目錄
前 言/001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五四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準備/003
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007
毛澤東“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011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中共一大會址/016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019
毛澤東百讀《共產黨宣言》/022
毛澤東、賀龍、徐海東家族犧牲的革命英烈/026
這些文物是歷史的見證/032
南昌城頭的槍聲劃破了夜空/036
“支部建在連上”/040
八角樓的燈光/044
古田會議:黨和人民軍隊建設史上的里程碑/048
毛澤東的尋烏調查/052
半條被子的故事/056
陳樹湘斷腸明志/060
閩東畬族沒叛徒/064
忠誠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優秀品格/069
“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075
“兩點一存”話南梁/079
“我心里一直牽掛西路軍歷史和犧牲的將士”/084
“楊靖宇犧牲時是 35 歲”/089
“雖九死猶未悔”的趙尚志/093
“趙一曼犧牲時是 31 歲”/097
東北抗聯“八女投江”/101
左權將軍太行捐軀/104
“共產黨人好榜樣”:彭雪楓/108
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113
新四軍“劉老莊連”/117
“白刃格斗英雄連”121
英雄母親鄧玉芬/125
毛澤東為中央黨校題寫校訓/129
延安整風:“使患者為之一驚,出一身汗”/132
楷模張思德/136
用行動回答“窯洞之問”/139
沂蒙山英雄兒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142
淮海戰役:以 60 萬戰勝 80 萬的戰爭奇跡/148
進京的“趕考”遠未結束/152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毛澤東、鄧小平寫短文的故事/157
劉少奇廉潔奉公的故事/161
周恩來嚴于律己的故事/166
特級英雄楊根思/170
一級英雄邱少云/173
特級英雄黃繼光/176
六十年代初的全黨大調研179
“兩彈一星”揚國威/182
“如果沒有新發現,科學便死了”/186
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189
縣委書記的榜樣、全黨的榜樣焦裕祿/193
將軍當農民 妻子回農村/196
谷文昌的“潛績”與“顯績”/199
“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202
鋼鐵戰士麥賢得/205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鄧小平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211
陳云支持改革開放/215
鄧小平與寧波/219
胡耀邦與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223
萬里勇當改革先鋒和闖將/227
劉華清大抓海軍建設/231
“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235
義烏小商品走向世界/239
與時俱進的“楓橋經驗”/243
右玉的奇跡/247
領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251
一輩子的共產黨人:楊善洲/255
“鄭九萬現象”/259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60 年深藏功名的張富清/265
航天赤子孫家棟/269
航空報國的*美奮斗者:羅陽/275
獨龍族“老縣長”高德榮/279
一代楷模廖俊波/283
羌山忠魂:蘭輝/287
守島 32 年的老民兵王繼才/291
司法改革的“燃燈者”:鄒碧華/295
35 年堅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國/299
獻身教育扶貧、點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張桂梅/303
用實干兌現“水過不去、拿命來鋪”誓言的黃大發/307
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黃文秀/312
扎根脫貧一線、鞠躬盡瘁的黃詩燕/316
兒童歌曲作用大/320
從“沙木拉打”到小相嶺隧道/324
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327
后 記/333
習近平講黨史故事 節選
【故事原委】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看到了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講解員說這個譯本是由一位共產黨人的老父親放在“衣冠冢”里二十多年方才保存下來的。習近平總書記聽了連稱很珍貴,說這些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要保存好、利用好。 【故事延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展廳陳列柜里,看到的這本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具有非同尋常的來歷。 “衣冠冢”里埋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張人亞(原名張靜泉,亦稱張仁亞),浙江寧波人。初中畢業到上海法租界一家打造金銀首飾的銀樓當學徒。1921年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和中國共產黨,是青年團和共產黨*早的成員之一,也是上海*早的工人黨員之一。 1922年9月,上海金銀業工人俱樂部成立,張人亞任主任。他在工人俱樂部成立大會上指出,俱樂部“就是保存工人生命的機關”,希望工人們團結在俱樂部周圍“努力做去”。1922年10月上旬,上海金銀業工人俱樂部發動金銀業工人罷工,在罷工宣言中揭露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同時指出:罷工是被逼迫的,俱樂部是工人的第二生命,必須誓死捍衛之。張人亞是工人領袖之一。 這次罷工,2000多名工人罷工28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在城市舉行的持續時間*長的一次罷工,對上海各界產生強烈震撼,充分體現工人階級組織起來的力量。10月下旬,租界巡捕房鎮壓罷工運動。淞滬警察廳以私設“秘密機關”、“要挾罷工”的罪名,取締金銀業工人俱樂部,通緝張人亞等。 平時,張人亞總是如饑似渴地學習革命理論。1924年10月,中國共產黨派他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白天聽課學習、討論,晚上站崗、放哨,周末參加義務勞動。除了上課學習,他還認真研讀《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資本論》等馬列著作。在他撰寫的個人及家庭情況匯報材料中,明確表示,自己要成為“一個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工具——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過程中的一個工具”。 回國后,張人亞曾主辦上海總工會機關報《平民日報》,為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充當輿論前鋒。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白色恐怖籠罩上海。張人亞當時在中共中央機關工作。為了確保自己學習、保存的《共產黨宣言》和革命書刊萬無一失,1927年底,張人亞秘密回到寧波老家,將一批革命文獻交給父親張爵謙,要求父親想方設法保存好。 張人亞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給父親留下的是一批革命文獻和無盡的思念。張人亞的父親為了不辜負兒子的重托,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一個辦法,編造了一個“不肖兒在外亡故”的故事,進行傳播,1928年冬在霞浦鎮長山崗上建造了一個“衣冠冢”,埋葬了兒子“張人亞”和早年病故的兒媳顧玉娥。其實,“衣冠冢”里埋藏的是一個天大的秘密——張人亞交給父親保存的一批革命文獻。 從此,張人亞的父親苦守著“衣冠冢”里的秘密,苦苦期待著有朝一日兒子會突然回來,取走“衣冠冢”里的革命文獻。就這樣等呀、等呀,一直等待了二十多年。 然而,張人亞再也沒有回來。 “一個*勇敢堅決的革命戰士” 20世紀30年代初期,上海的白色恐怖極為嚴重。由于連續發生“顧順章叛變事件”“向忠發叛變事件”,中共中央機關和工作人員在上海難以開展工作,陸續轉移到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瑞金,張人亞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張人亞任中央出版局局長兼總發行部部長、代中央印刷局局長,領導中央印刷廠印刷大量革命書籍和報刊,為廣大干部、黨員和紅軍指揮員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在艱苦的革命戰爭環境中,由于任務艱巨,工作繁重,張人亞積勞成疾。1932年12月23日,張人亞帶病從江西瑞金去福建長汀檢查工作,路途遙遠,跋山涉水,缺醫少藥,病逝途中,時年34歲。 1933年1月7日,中央革命根據地主辦的《紅色中華》刊登《追悼張人亞同志》,悼念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工農檢察委員會委員、中央出版局局長兼代中央印刷局局長張人亞:“人亞同志對于革命工作是堅決努力,刻苦耐勞,在共產黨內始終是站在黨的正確路線之下,與一切不正確思想作堅決斗爭,在黨內沒有受過任何處罰,因為努力工作為革命而堅決斗爭使他的身體日弱,以致*后病死了。人亞同志已死了,這是我們革命的損失,尤其是在粉碎敵人大舉進攻中徒然失掉了一個*勇敢堅決的革命戰士。” 。
習近平講黨史故事 作者簡介
歐陽淞,著名黨史專家,原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等職。著有《中國共產黨黨的建設基本問題研究》《寫給中學生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寫給小學生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等著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