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北京絨鳥(絨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204363
- 條形碼:9787559204363 ; 978-7-5592-043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北京絨鳥(絨花) 本書特色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研究工作,是當前國際社會和理論學術界普遍關心的一件事情。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保持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形態變得非常急迫。維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捍衛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主權,成為國際社會和學術理論界義不容辭的責任。 北京市于2010年開始組織編輯出版“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本書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之一。北京絨鳥(絨花)是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是北京蠶絲絨制品的概稱,因成品中雞禽類品種在絲絨制品中占的比重較大,故北京的絲絨工藝品行業統稱為絨鳥行業,歷史長達1700年之久。北京絨鳥(絨花)制品造型優美,色彩鮮艷,紋樣清晰,工藝精致,工序繁雜,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民俗價值和社會價值。 本書作者李俊玲諳熟北京傳統工藝美術,曾參與了北京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普查與申報工作,著有多本專業著作。為編撰本書,她查閱典籍文獻,收集傳承史料,多次采訪絨鳥行業的老藝人,結集了全面而翔實的資料,編撰成為本書。 本書系統地梳理了北京絨鳥(絨花)的歷史發展、工藝特點、制作技藝等內容,還介紹了北京絨鳥(絨花)的民俗含義及傳承和保護,書中的內容是對絨鳥行業首次系統的整理、出版,為北京絨鳥(絨花)非遺技藝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手資料。 本書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識性與藝術性并重,且裝幀精美、設計典雅、印刷精良,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既保證了在理論上的高度、學術分析上的深度,同時也充分考慮到廣大讀者的愉悅性。 本書是民族文化的精品,定會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對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北京絨鳥(絨花) 內容簡介
北京絨鳥(絨花)是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是北京蠶絲絨制品的概稱,歷史長達1700年之久。本書主要著述了北京絨鳥(絨花)的歷史由來、工藝特點、制作技藝、民俗文化、傳承保護等內容,既是北京絨鳥(絨花)工藝的總結,也是絨鳥行業的發展史,其中還含有一些北京的民間習俗,填補了這一非遺項目的空白。
北京絨鳥(絨花) 目錄
序 趙 書
序 李蒼彥
前言
第 一 章
絨花、絨鳥在北京的發展 1
**節 從絨花到絨鳥 2
第二節 北京絨鳥廠時期 14
第三節 絨花、絨鳥的傳承 17
第 二 章
北京絨制品的工藝特點 37
**節 北京絨制品分類 38
第二節 北京絨花、絨鳥特點 57
第 三 章
絨花、絨鳥制作的技藝 61
**節 絨花、絨鳥材料及工具 62
第二節 絨花、絨鳥的制作方法 71
第三節 幾種有代表性的絨制品 90
第 四 章
絨花、絨鳥與北京民俗 103
**節 絨花的民俗含義 104
第二節 節令習俗里的絨花 121
第 五 章
北京絨花、絨鳥的非遺保護研究 135
附錄 144
附錄一 關于絨制品的傳說
附錄二 老藝人夏文富口述史:談絨制品創作
附錄三 報紙上記載的北京絨鳥(絨花)
后記 167
北京絨鳥(絨花) 作者簡介
李俊玲,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圖書館地方文獻室負責人。2003年以來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研究工作,熟識北京文史,積極參與協助“申遺”,組織撰寫申報材料,以申遺為己任,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因而撰寫有關文字得心應手。多年來,她已撰寫出版了多部“非遺”書籍,包括《天壇傳說》《北京宮燈》《北京刻瓷》《北京絨布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專著。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