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尋味普洱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899997
- 條形碼:9787534899997 ; 978-7-5348-999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尋味普洱茶 本書特色
《尋味普洱茶》是一部融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為一體的人文游記。上半部史話篇,作者從史學的角度,以《云南通志》《普洱府志》《思茅廳志》等清代古籍文獻為佐證,以散落在六大茶山地面上的碑刻為線索,描繪出從清宮皇帝到地方大員、文豪儒士,從茶山頭人到茶農、商販等形形色色的眾生相。下半部茶王篇,作者則從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角度,將深入云南西雙版納新、古六大茶山,尋訪各地茶王樹及茶王樹主人的親身經歷,以散文的筆法娓娓道來,使讀者猶如身臨其境,跟隨作者一起拜謁了一株株珍貴的古茶樹,一道走進了普洱茶鄉的現實生活之中,走進那有著厚重民族歷史文化的人文普洱的美麗神秘之境。 該書榮登2021年茶行業媒體推薦十大優質茶書榜單。
尋味普洱茶 內容簡介
《尋味普洱茶》是一部融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為一體的人文游記。上半部史話篇,作者從史學的角度,以《云南通志》《普洱府志》《思茅廳志》等清代古籍文獻為佐證,以散落在六大茶山地面上的碑刻為線索,描繪出從清宮皇帝到地方大員、文豪儒士,從茶山頭人到茶農、商販等形形色色的眾生相。下半部茶王篇,作者則從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角度,將深入云南西雙版納新、古六大茶山,尋訪各地茶王樹及茶王樹主人的親身經歷,以散文的筆法娓娓道來,使讀者猶如身臨其境,跟隨作者一起拜謁了一株株珍貴的古茶樹,一道走進了普洱茶鄉的現實生活之中,走進那有著厚重民族歷史文化的人文普洱的美麗神秘之境。 該書榮登2021年茶行業媒體推薦十大優質茶書榜單。
尋味普洱茶 目錄
史話篇
普洱茶:大歷史的小注腳
莽枝茶山頭人麻布朋的故事
云貴廣西總督鄂爾泰與普洱茶的故事
雍正皇帝與普洱茶的故事
云貴總督張允隨與普洱茶的故事
張漢與普洱茶的故事
乾隆皇帝與普洱茶的故事
寧洱縣江西會館背后的故事
檀萃《滇海虞衡志》茶文背后的故事
嘉道時期的普洱茶故事
阮福《普洱茶記》背后的故事
普洱號級茶莊背后的故事
尋味號級古董普洱茶
茶王樹的傳說
茶樹王的故事
茶王篇
南糯山茶樹王尋訪記
賀開山茶樹王尋訪記
帕沙山茶樹王尋訪記
勐宋山茶樹王尋訪記
巴達山茶樹王尋訪記
老曼峨茶樹王尋訪記
班章茶樹王尋訪記
老班章茶樹王尋訪記
攸樂山茶樹王尋訪記
易武山茶樹王尋訪記
薄荷塘茶樹王尋訪記
莽枝山茶樹王尋訪記
革登山茶樹王尋訪記
景邁山茶樹王尋訪記
尋味普洱茶 節選
普洱茶的背后,是人與茶的故事。它是帝王將相的珍賞之物,它是文人雅士的案頭清供,它是商賈巨子的財富源泉,它是夷民百姓的衣食所系。茶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的寫照,蕓蕓眾生將自身的命運交付于茶,在人生的舞臺上書寫出一幕幕悲歡離合,*終又無聲地湮沒在歷史的長河里。 信史所記普洱茶之名始見于范承勛監修,吳自肅、丁煒主編,成書于康熙三十年(1691)的《云南通志》,其書載:“普耳茶,出普耳山,性溫味香,異于他產。”此際的車里宣慰司尚在元江府治下。又見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章履成《元江府志》,其書載:“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溫味香,異于他產。”兩部志書對于普洱茶的記載如出一轍。 根據《康熙朝漢文朱批奏折匯編》中所記,康熙五十五年(1716),云南開化鎮總兵閻光煒曾“進普洱茶四十圓,孔雀翅四十副,女兒茶八簍,巨藤子二袋”。就目前已知文獻記載來看,就是這個云南地方武官無意中開啟了進貢普洱茶之先河。 康熙六十一年(1722),世宗即位,云貴總督高其倬在其《籌酌魯魁善后疏》中奏稱:“井鹽挨日收課,商茶按馱抽銀。”由此可見,早在康熙年間,已經有商人以身犯險深入茶山收購販運普洱茶。 康熙年間,只是拉開了普洱茶熱潮的序幕,真正屬于普洱茶的時代,從雍正年間開啟。 普洱茶的產地車里宣慰司,屬于傣族統領下的土司政權治下,本質上屬于國中之國,與大一統的中央王朝集權制相抵牾。雍正五年(1727),以莽枝茶山頭人麻布朋事件為導火索,*終引發改土歸流設立普洱府。同年,普洱茶正式開啟了進貢的歷史。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雍正七年(1729)由鄂爾泰奉命纂輯,靖道謨總纂,成書于乾隆元年(1736)的《云南通志》載曰:“(普洱府)茶,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耑、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蠻耑者味較勝。”在改土歸流設立普洱府的過程中,鄂爾泰與雍正皇帝之間有多份奏折與批復,收錄在中國**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朱批奏折匯編》一書中。正是通過這種**手珍貴的檔案資料,我們得以獲知事件的來龍去脈。品味著屬臣上貢的普洱茶的雍正皇帝,不獨對于六大茶山耳熟能詳,就連架布、慢林、央列、蠻嵩、慢拱、慢丫等寨名也是知曉的。歷史已經在此埋下了普洱茶名山名寨的伏筆。 …………
尋味普洱茶 作者簡介
馬哲峰,茶文化學者,guo jia級高級評茶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督導員。創辦有鄭州馬哲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行知茶文化講習所,致力于茶教育、促進茶經濟、弘揚茶文化。2017年榮膺《普洱》雜志創刊十周年優秀撰稿人。所著《普洱尋茶記》,榮登2018年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所著《讀懂中國茶》,榮登2019年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所著《普洱六山記》,榮登2020年茶媒推薦閱讀十大茶書榜單。 鄒東春,勐海福元昌zhang門人,百年老茶號福元昌傳承人。生于西雙版納,長于茶山。父輩于20世紀60年代赴西雙版納支邊。從云南大學畢業后,分配到農行勐海縣支行工作。從小耳濡目染,對普洱茶有特殊的癡念與摯愛。因對這片土地滿懷深情,辭職專心事茶。數十年間,為探尋好茶,足跡遍布西雙版納古茶山的村村寨寨。2012年創辦勐海縣福元昌茶廠,以“余福生福元昌”與“福元昌古樹”為商標,以傳承百年老茶莊的匠心精神為信念,遵循古法,專注制茶,在時光流轉中延續普洱茶的老味道。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