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低能耗居住建筑多能互補供暖平衡方案研究:內蒙古農村牧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74292
- 條形碼:9787513074292 ; 978-7-5130-742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低能耗居住建筑多能互補供暖平衡方案研究:內蒙古農村牧區 內容簡介
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內蒙古農牧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在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的《2020年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工作要點》中提出:將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隨著內蒙古農村牧區經濟、社會的發展,農牧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對室內熱舒適度的要求也在提升。所以,在內蒙古農村牧區推動發展低能耗居住建筑既有利于節能, 也有利于提升農牧民生活品質,也是改善農牧民生活環境的重要內容。
低能耗居住建筑多能互補供暖平衡方案研究:內蒙古農村牧區 目錄
上篇 現狀居住建筑
第1章 概 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國建筑能耗現狀
1.1.2 農村居住建筑能耗現狀
1.1.3 內蒙古農村牧區居住環境
1.1.4 清潔能源供暖政策
1.1.5 清潔供暖潛力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 概念闡述
1.3.1 建筑熱工區劃
1.3.2農牧區住宅用能
1.3.3 被動式太陽能建筑
1.3.4 室內熱環境及熱舒適度
1.3.5 低能耗居住建筑
第2章 內蒙古農村牧區現狀調研
2.1 氣候特征與建筑熱工區屬
2.1.1 氣候特征
2.1.2 建筑熱工區屬
2.2 農村牧區基本情況
2.2.1 農戶家庭組成
2.2.2 農戶家庭生活、生產方式
2.2.3 生活習慣
2.2.4 居住情況
2.3 農村牧區居住建筑現狀調研
2.3.1 調研地點及內容
2.3.2 嚴寒B區住宅平面布局
2.3.3 嚴寒C區住宅平面布局
2.4 住宅外圍護結構
2.4.1 外墻
2.4.2 屋面
2.4.3 門窗
2.4.4 地面
2.4.5 外圍護結構調研統計
2.5 供暖方式及供暖燃料
本篇總結
中篇 傳統供暖設施———火炕
第3章 居住建筑傳統供暖設施———火炕現狀調研
3.1 火炕的基本構造和供暖原理
3.1.1 火炕的基本構造
3.1.2火炕的供暖原理
3.2 火炕的熱工性能
3.2.1 熱性能與供暖
3.2.2 熱舒適與健康
3.2.3 熱效率與節能
3.2.4 熱舒適度和熱效率的影響因素
3.3 嚴寒B區居住建筑大花洞火炕
3.3.1 居住建筑典型性調研
3.3.2 典型居住建筑的模型建立
3.3.3 大花洞火炕的模型建立
3.4 嚴寒C區居住建筑直洞式火炕
3.4.1 居住建筑典型性調研
3.4.2典型居住建筑的模型建立
3.4.3 直洞式火炕的模型建立
第4章 現狀火炕的熱舒適度和熱效率
4.1 分析軟件的選擇
4.1.1VENT模擬軟件
4.1.2 ANSYS模擬軟件
4.2 大花洞火炕模擬研究
4.2.1 大花洞火炕熱舒適度分析
4.2.2 大花洞火炕熱效率分析
4.3 直洞式火炕模擬研究
4.3.1 模擬參數的設置
4.3.2 直洞式火炕類型Ⅰ、類型Ⅱ分析
第5章 改進型火炕的熱舒適度和熱效率
5.1 火炕的優化設計思路
5.2 改進型大花洞火炕的熱舒適度和熱效率
5.2.1 改進型火炕的模型建立
5.2.2 改進型火炕的熱舒適度
5.2.3 改進型火炕與現狀火炕的熱舒適度對比
5.2.4 改進型火炕的熱效率
5.2.5 改進型火炕與現狀火炕的熱效率對比
5.3改進型直洞式火炕的熱舒適度和熱效率
5.3.1 改進型火炕的模型建立
5.3.2 改進型火炕Ⅰ、改進型火炕Ⅱ分析
5.3.3 改進型火炕與現狀火炕熱工性能對比
本篇總結
下篇 清潔能源多能互補供暖方案
第6章 現狀典型住宅冬季熱環境及供暖能耗研究
6.1 嚴寒B區典型住宅模型建立
6.1.1 兩居室戶型現狀
6.1.2 三居室戶型現狀
6.2 嚴寒C區典型住宅模型建立
6.2.1 兩居室戶型現狀
6.2.2 三居室戶型現狀
6.3 DeST-h能耗模擬軟件
6.4 嚴寒B區住宅冬季室內熱環境及供暖能耗
6.4.1 *冷月自然室溫模擬
6.4.2 供暖季供暖能耗
6.4.3 冬至日外墻內表面溫度計算
6.4.4 室內熱舒適度
6.5 嚴寒C區住宅冬季室內熱環境及供暖能耗
6.5.1 供暖季自然室溫
6.5.2 *冷日自然室溫
6.5.3 供暖季供暖能耗
6.5.4 *冷日表面輻射溫度
第7章 居住建筑低能耗優化設計
7.1 優化設計思路
7.1.1 平面功能的合理布置
7.1.2 主要使用房間尺度控制
7.1.3 增建陽光間
7.2 嚴寒B區農村牧區居住建筑低能耗優化設計
7.2.1 兩居室戶型優化設計
7.2.2 三居室戶型優化設計
7.2.3 平面優化設計方案
7.2.4外圍護結構優化設計
7.3 嚴寒B區低能耗住宅與現狀住宅模擬對比
7.3.1 *冷月自然室溫對比
7.3.2 供暖季室內自然溫度對比
7.3.3 供暖季供暖能耗對比
7.3.4 外墻表面溫度與相鄰空氣溫差對比
7.3.5 室內熱舒適度比較
7.4 嚴寒C區農村牧區居住建筑低能耗優化設計
7.4.1 兩居室戶型優化設計
7.4.2 三居室戶型優化設計
7.4.3 平面優化設計方案
7.4.4 外圍護結構優化設計
7.5 嚴寒C區低能耗住宅與現狀住宅模擬對比
7.5.1 全年自然室溫對比
7.5.2 供暖季自然室溫統計分析
7.5.3 *冷日自然室溫對比
7.5.4 供暖季供暖能耗分析
7.5.5 *冷日表面輻射溫度對比
第8章 清潔能源多能互補供暖平衡方案
8.1 供暖平衡理論
8.1.1 太陽能供熱量
8.1.2 生活產熱量
8.1.3 火炕散熱量
8.2 嚴寒B區平衡供熱量q的計算
8.2.1 低能耗住宅外墻熱惰性指標D值的計算
8.2.2 冬季室外熱工計算溫度的取值
8.2.3 平衡供熱量q的計算
8.3 嚴寒C區平衡供熱量q的計算
8.3.1 低能耗住宅外墻熱惰性指標D和冬季室外熱工計算溫度的計算
8.3.2 平衡供熱量q的計算
8.4 嚴寒B區農村牧區低能耗居住建筑供暖平衡方案
8.4.1 低能耗兩居室中面積戶型風電能輔助供暖平衡方案(非并網式方案)
8.4.2 低能耗三居室大面積戶型光電能輔助供暖平衡方案(非并網式方案)
8.4.3 并網式方案
8.5 嚴寒C區農村牧區低能耗居住建筑供暖平衡方案
8.5.1 太陽能+電能輔助供暖平衡方案
8.5.2 空氣能+電能輔助供暖平衡方案
本篇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內蒙古農村牧區居住建筑現狀調查表
第1章 概 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國建筑能耗現狀
1.1.2 農村居住建筑能耗現狀
1.1.3 內蒙古農村牧區居住環境
1.1.4 清潔能源供暖政策
1.1.5 清潔供暖潛力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 概念闡述
1.3.1 建筑熱工區劃
1.3.2農牧區住宅用能
1.3.3 被動式太陽能建筑
1.3.4 室內熱環境及熱舒適度
1.3.5 低能耗居住建筑
第2章 內蒙古農村牧區現狀調研
2.1 氣候特征與建筑熱工區屬
2.1.1 氣候特征
2.1.2 建筑熱工區屬
2.2 農村牧區基本情況
2.2.1 農戶家庭組成
2.2.2 農戶家庭生活、生產方式
2.2.3 生活習慣
2.2.4 居住情況
2.3 農村牧區居住建筑現狀調研
2.3.1 調研地點及內容
2.3.2 嚴寒B區住宅平面布局
2.3.3 嚴寒C區住宅平面布局
2.4 住宅外圍護結構
2.4.1 外墻
2.4.2 屋面
2.4.3 門窗
2.4.4 地面
2.4.5 外圍護結構調研統計
2.5 供暖方式及供暖燃料
本篇總結
中篇 傳統供暖設施———火炕
第3章 居住建筑傳統供暖設施———火炕現狀調研
3.1 火炕的基本構造和供暖原理
3.1.1 火炕的基本構造
3.1.2火炕的供暖原理
3.2 火炕的熱工性能
3.2.1 熱性能與供暖
3.2.2 熱舒適與健康
3.2.3 熱效率與節能
3.2.4 熱舒適度和熱效率的影響因素
3.3 嚴寒B區居住建筑大花洞火炕
3.3.1 居住建筑典型性調研
3.3.2 典型居住建筑的模型建立
3.3.3 大花洞火炕的模型建立
3.4 嚴寒C區居住建筑直洞式火炕
3.4.1 居住建筑典型性調研
3.4.2典型居住建筑的模型建立
3.4.3 直洞式火炕的模型建立
第4章 現狀火炕的熱舒適度和熱效率
4.1 分析軟件的選擇
4.1.1VENT模擬軟件
4.1.2 ANSYS模擬軟件
4.2 大花洞火炕模擬研究
4.2.1 大花洞火炕熱舒適度分析
4.2.2 大花洞火炕熱效率分析
4.3 直洞式火炕模擬研究
4.3.1 模擬參數的設置
4.3.2 直洞式火炕類型Ⅰ、類型Ⅱ分析
第5章 改進型火炕的熱舒適度和熱效率
5.1 火炕的優化設計思路
5.2 改進型大花洞火炕的熱舒適度和熱效率
5.2.1 改進型火炕的模型建立
5.2.2 改進型火炕的熱舒適度
5.2.3 改進型火炕與現狀火炕的熱舒適度對比
5.2.4 改進型火炕的熱效率
5.2.5 改進型火炕與現狀火炕的熱效率對比
5.3改進型直洞式火炕的熱舒適度和熱效率
5.3.1 改進型火炕的模型建立
5.3.2 改進型火炕Ⅰ、改進型火炕Ⅱ分析
5.3.3 改進型火炕與現狀火炕熱工性能對比
本篇總結
下篇 清潔能源多能互補供暖方案
第6章 現狀典型住宅冬季熱環境及供暖能耗研究
6.1 嚴寒B區典型住宅模型建立
6.1.1 兩居室戶型現狀
6.1.2 三居室戶型現狀
6.2 嚴寒C區典型住宅模型建立
6.2.1 兩居室戶型現狀
6.2.2 三居室戶型現狀
6.3 DeST-h能耗模擬軟件
6.4 嚴寒B區住宅冬季室內熱環境及供暖能耗
6.4.1 *冷月自然室溫模擬
6.4.2 供暖季供暖能耗
6.4.3 冬至日外墻內表面溫度計算
6.4.4 室內熱舒適度
6.5 嚴寒C區住宅冬季室內熱環境及供暖能耗
6.5.1 供暖季自然室溫
6.5.2 *冷日自然室溫
6.5.3 供暖季供暖能耗
6.5.4 *冷日表面輻射溫度
第7章 居住建筑低能耗優化設計
7.1 優化設計思路
7.1.1 平面功能的合理布置
7.1.2 主要使用房間尺度控制
7.1.3 增建陽光間
7.2 嚴寒B區農村牧區居住建筑低能耗優化設計
7.2.1 兩居室戶型優化設計
7.2.2 三居室戶型優化設計
7.2.3 平面優化設計方案
7.2.4外圍護結構優化設計
7.3 嚴寒B區低能耗住宅與現狀住宅模擬對比
7.3.1 *冷月自然室溫對比
7.3.2 供暖季室內自然溫度對比
7.3.3 供暖季供暖能耗對比
7.3.4 外墻表面溫度與相鄰空氣溫差對比
7.3.5 室內熱舒適度比較
7.4 嚴寒C區農村牧區居住建筑低能耗優化設計
7.4.1 兩居室戶型優化設計
7.4.2 三居室戶型優化設計
7.4.3 平面優化設計方案
7.4.4 外圍護結構優化設計
7.5 嚴寒C區低能耗住宅與現狀住宅模擬對比
7.5.1 全年自然室溫對比
7.5.2 供暖季自然室溫統計分析
7.5.3 *冷日自然室溫對比
7.5.4 供暖季供暖能耗分析
7.5.5 *冷日表面輻射溫度對比
第8章 清潔能源多能互補供暖平衡方案
8.1 供暖平衡理論
8.1.1 太陽能供熱量
8.1.2 生活產熱量
8.1.3 火炕散熱量
8.2 嚴寒B區平衡供熱量q的計算
8.2.1 低能耗住宅外墻熱惰性指標D值的計算
8.2.2 冬季室外熱工計算溫度的取值
8.2.3 平衡供熱量q的計算
8.3 嚴寒C區平衡供熱量q的計算
8.3.1 低能耗住宅外墻熱惰性指標D和冬季室外熱工計算溫度的計算
8.3.2 平衡供熱量q的計算
8.4 嚴寒B區農村牧區低能耗居住建筑供暖平衡方案
8.4.1 低能耗兩居室中面積戶型風電能輔助供暖平衡方案(非并網式方案)
8.4.2 低能耗三居室大面積戶型光電能輔助供暖平衡方案(非并網式方案)
8.4.3 并網式方案
8.5 嚴寒C區農村牧區低能耗居住建筑供暖平衡方案
8.5.1 太陽能+電能輔助供暖平衡方案
8.5.2 空氣能+電能輔助供暖平衡方案
本篇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內蒙古農村牧區居住建筑現狀調查表
展開全部
低能耗居住建筑多能互補供暖平衡方案研究:內蒙古農村牧區 作者簡介
薛蕓,內蒙古科技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一級注冊建筑師。研究方向為建筑技術設計及其理論。參編教材、地方標準多部,主持及參與多項國*級及省部級課題。張杰:內蒙古科技大學建筑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內蒙古綠色建筑評價標識評審專家、內蒙古建筑節能協會專家會員。研究方向為建筑物理環境與設計、建筑節能技術。主編、參編教材、內蒙古自治區工程建設地方規范、標準、規程、圖集多部,主持及參與多項國*級及省部級課題。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