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帝國的隱喻 中國民間宗教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057099
- 條形碼:9787214057099 ; 978-7-214-05709-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帝國的隱喻 中國民間宗教 本書特色
英國 人類學家王斯福關于中國民間宗教的重要研究專著! 作者以中國東南地區的民間宗教和信仰為案例,用“他者”的目光,客觀考察了如上現象,為人們理解中國人日常生活及其信仰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視角。
帝國的隱喻 中國民間宗教 內容簡介
《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是英國著名人類學家王斯福關于中國民間宗教的重要研究專著。他以60年代在臺北山街近三年的人類學田野研究為基礎,著重研究民間宗教組織是如何將分散的個人組織在一起的。他直接從民間宗教當中來理解中國社會的組織形式,講述在民間社會的生活實踐中,人們是如何通過隱喻這種修辭學途徑來模仿帝國的行政、貿易和懲罰體系的,揭示了燒紙幣、城隍崇拜等民間習俗背后隱含的帝國隱喻的邏輯——這也一直是中華帝國和民間社會之間溝通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指出,這種隱喻式的模仿并非對帝國科層結構的一模一樣的模仿,而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民間宗教正是通過象征性的隱喻方式展現出生機勃勃的發展力量的。
帝國的隱喻 中國民間宗教 目錄
譯者的話
有關漢語術語和姓名翻譯的說明
中文版序
致謝
**章 歷史、認同與信仰
第二章 年度的啟示
第三章 官方崇拜與地方崇拜
第四章 地方節慶及其崇拜
第五章 香爐:交流與尊敬
第六章 道教及其崇拜者
第七章 翁公,玩偶的真理
第八章 宗教的政治與政治的儀式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什么是村落?
附錄二 克里斯瑪理論與某些華人生活史的事例
附錄三 三個政權之下的臺北城市寺廟
譯后記
帝國的隱喻 中國民間宗教 節選
在人的生命歷程中,總會有機會參加各類儀式性的與傳統上的慶典。人們在舉辦這些儀式的過程中找尋到的歷史感是什么?在他們自己一生中,這些集體場景又占有什么樣的位置? 有些儀式大可以不去理會,但其他的儀式則多是一種社會義務,其中有些人們還會全身心地投入。每一次做儀式,都會從心理上產生一種依賴感,這屬于個人的事情,但儀式的情境及其參照物也在建立一種歷史認同的社會周期。在中國的任何地方,人們都能夠經驗到不同系統的儀式情境,這些情境在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其中,每一個系統所展示出來的又是一種不同的歷史感。 從歷史包容范圍的極至而言,一個人可以被確認為:一個中國人,一個民族主義者,一個社會主義者,一個基督徒,一個回教徒,一個佛教徒,一個道教徒,一個儒家,或這些人中的某些人。每一種中國人的屬性都可以由儀式場景和慶典來表現,比如建立了共和國、成為了革命領袖、預言家以及奠基人等等。并且每一種又都直接與完善的文本傳統聯系在一起,比如國父孫中山所寫的《三民主義》,被稱為“毛澤東思想”的那些著作以及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著作,它們確立了人民共和國的基本意識形態;還有啟示性的著作(如《古蘭經》《圣經》);佛教各個教派的語錄;道教儀規中的祭拜儀式;儒家經典及其原則以及對上述這些深懷崇敬而寫下的注解。對這些東西能給出*恰當名稱的便是“經典”這一詞匯。對有關中國特性的討論,無一例外都是相對于它們而言的。馬克思主義者的無神論的經典傳統及其在中國的翻版、各種的基督教教義、各種的伊斯蘭教教義、佛教、道教以及儒家的教育,通常都是描述中國歷史及其制度所要引述的材料,由此而將其包容進一個更為宏大的歷史中去。
帝國的隱喻 中國民間宗教 作者簡介
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現為倫敦經濟學院(LSE)人類學系兼職教授。研究領域包括人類學理論與中國民間宗教、各文明之比較研究與歷史人類學。最近的出版物包括有其作為主編的論文集《制造地點:國家計劃、全球化與中國的地方反應》(Making Place: State projects, globalisation and local responses in China, UCL Press 2004)、與王銘銘合寫的著作《基層卡理斯瑪:中國的四種地方領袖》(Grassroots Charisma: Four local leaders in China, Routledge 2001),另外,還有最近發表在《皇家人類學刊》上的論文“論作為順從與過度交流的宗教儀式”('On religious ritual as deference and excessive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2007 vol 13 no 1 pp 57-72)。曾經擔任過英國中國研究學會會長(1999—2002),1996年至今為《人類學批判》(Critique of Anthropology)雜志主編之一,并在中國多所大學有過演講,包括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